明皇回驾经马嵬赋
唐代黄滔赋作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是唐末五代文学家黄滔创作的抒情小赋。这篇小赋是写唐玄宗在战火平息后回归京城途经马嵬,无限思念杨贵妃的伤心情怀。全赋以马嵬所见、回忆、伤心、评价四个部分组成,艺术手法多样,文采华赡雅致,情感哀伤,格调凄凉。
作品原文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①
长鲸入鼎兮中原②,六龙回辔兮蜀门③。杳鳌阙而难寻艳质④,经马嵬而空念香魂。日惨风悲,到玉颜之死处。花愁露泣,认朱脸之啼痕。莫不积恨绵绵,伤心悄悄。逝川东咽以无驻,夜户下扃而莫晓⑤。褒云万叠,断肠新出于啼猿。秦树千层,比翼不如于飞鸟。
初其汉殿如子⑥,燕城若仇⑦。驱铁马以飞至,触金舆而出游⑧。谋于剑外,驻此原头。羽卫参差,拥翠华而不发⑨。天颜怆恨⑩,觉红袖以难留。鸳鹭相惊⑪,熊罴渐急⑫。千行之珠泪流下,四面之霜蹄践入。神山表态,忽零落以无归。雨露成波,已沾濡而不及⑬。
栈阁重处⑭,珠旒去程⑮。玉垒之云山暂幸⑯,金城之烟景旋清⑰。六马归秦,却经过于此地。九泉隔越,几凄恻于平生。钗飘彩凤之踪,鬓蜕元蝉之迹。茫茫而今日黄壤,历历而当时绮陌⑱。雨铃制曲,徒有感于宫商⑲。龙脑呈香,不可返其魂魄。空极宵梦,宁逢晓妆。辇路见梧桐半死⑳,烟空失鸾凤双翔。镜殿三春㉑,莫问菱花之照耀。骊山七夕㉒,休瞻榆叶之芬芳。
大凡有国之尊,罕或倾城之遇㉓。就言天宝之南面㉔,奚指坤维而西顾㉕。然则起兵虽自于青娥,斯亦圣唐之数㉖。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马嵬(wéi):即马嵬坡,杨贵妃缢死的地方,在今陕西兴平西。
②长鲸:海洋中的巨大动物。此处喻安禄山。鼎:古代一种烹任器。相传大禹收九州之金铸成九鼎,遂以鼎为传国的重器。后常用“鼎”喻国家政权。此处用作动词,即“问鼎”(有取而代之)之意。
③六龙:皇帝车驾。马八尺为龙皇帝车驾为六匹马,故云。
④杳(yǎo):昏暗,深远,不见踪影。鳌(áo):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鳖。
⑤扃(jiōng):门闩。
⑥汉殿如子:指玄宗、杨妃宠信安禄山而收为义子。
⑦燕城若仇:指范阳城节度使安禄山造反。
⑧金與:皇帝车驾,喻唐王朝。出游:指唐玄宗西逃于蜀避乱。
⑨翠华:皇帝车驾。
⑩怆恨:悲伤愤恨。
⑪鸳鹭:皆水鸟,比喻朝官。
⑫熊罴:猛兽,喻武将。
⑬沾濡:沾湿、沾上。
⑭栈阁:即栈道。因以架木为阁,故又名“栈阁”。
⑮珠旒(liú):缀有珍珠的彩旗。
⑯玉垒山:在今四川理番县东南新保关。
⑰金城:本始平县,中宗送金城公主降吐蕃至此,更名金城。今属陕西。
⑱绮陌:织横交错之路。
⑲“雨制曲”二句:玄宗回京,初出斜谷,霖雨涉旬,于栽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悼念贵妃,采其声作《雨霖铃曲》以寄恨。
⑳辇(niǎn)路:即辇道,此处泛指宫中之道。
㉑镜殿:以镜壁的宫殿。
㉒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区。其地有温泉,唐开元间建温泉宫。天宝时,改华清宫。玄宗和極贵妃常去避寒。白居易诗:“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㉓罕:稀少。倾城:形容女子貌美。
㉔南面:古以坐北朝南为尊。天子、诸侯见群臣,皆南面而坐。此处指帝位。
㉕奚:何。坤维:西南方,此指蜀地。
㉖数:定数、命运。
白话译文
有如长鲸搅海,安禄山进犯中原!收复京城后逃往西蜀的玄宗回写又经蜀门。经马嵬想起了死去的贵妃,像找传说中鳌鱼,哪里能见到她倩影,只有空念香魂!日光惨淡,悲风阵阵。贵妃死地,只见花儿愁苦、露珠儿悲泣,在辨认朱脸的啼痕。谁不积恨绵绵,谁不悄悄伤心!东去流水在呜咽,君王夜来更伤情;褒城愁云万叠,更令人断肠而又增加了啼猿声声。贵妃初进宫来,曾山盟海誓。而今望着千层秦树,还不如比翼齐飞的鸟,怎不叫人碎心!
当初玄宗待安禄山如儿子,后来却成仇人。驱大兵骤至,恐倾覆王朝只得逃奔。驻扎此地,商量向西蜀前进。将士愤慨,簇拥车驾而不进发;皇上忧伤,觉得难保爱妃性命。将士渐逼,大臣相惊;千行珠泪流下,四面士卒铁蹄踏进。神山表态,忽然感到草木凋谢,无人与他结伴同归;雨露聚集成波,想沾染其香体已来不及。
今日重经栈道,彩旗飘飘指归程。暂停玉垒云山,金城战火平息,天朗气清。皇驾回京,路经此地。黄泉相隔,几乎是生平最凄苦的时辰。想起那钗飘彩凤之姿,鬓蜕玄蝉之影,已隔茫茫的黄土,往日去就之际,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霖雨绵绵,铃声与山风相应。君王为此所作的《雨霖铃曲》啊,也是空为伤情!龙脑飘香,不能使其魂魄回归;梦中迷茫,怎能再见到她的晨妆?宫路旁的梧桐飘落,烟空中已不再有鸾凤双翔。镜殿三春之际,菱花与朱脸相映已成过去;骊山七夕,更无心欣赏那榆叶的芳香!
大凡作为君王,少遇倾城之貌。就说天宝南面称君的玄宗,哪里会想到入西蜀避难?虽然兵灾之起,是因美女之祸,却也是唐朝的定数。
创作背景
唐宣宗曾说:“童子能吟长恨曲。”自从白居易的《长恨歌》问世以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更广泛流传。后世文人也以此为题材,写出了多种体裁的优秀作品。此篇是以赋的形式来反映这一事件的。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篇抒情小赋是写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战火平息后回归京城途经马嵬,无限思念杨贵妃的伤心情怀。全赋以马嵬所见、回忆、伤心、评价四个部分组成。马嵬所见,景随情迁。作者用了“日惨风悲”“花愁露泣”“逝川东咽”“褒云万叠”“断肠啼猿”等词,不似道染了哀伤的气氛,并侧面烘托出了唐玄宗的悲伤。回忆马嵬事变,也是用了同种手法。大臣相惊,将帅逼迫,士卒愤怒,渲染了情况的紧急,赐死杨贵妃,实出于迫不得已。用“神山零落”“雨露成波”,侧面烘托出了唐玄宗的惋惜、凄苦。同时,作者又成功地运用反衬:用眼前的美景,“秦树”“比翼鸟”等反衬出玄宗的寂寞、空虚;用美好的回忆来反衬出失去贵妃后的凄凉。此外,还用了拟人手法来描述玄宗的悲痛,比如“花愁露泣”“神山表态”“积恨绵绵”“伤心悄悄”等。总之,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惟妙催肖地刻画出了这位多情天子的缠绵悱恻的情怀,收到了感人的艺术效果。然而,其点题未能逃出“女人为祸水”的陈腐观念,同时又增加了宿命论的思想,这是应当批判的。
名家点评
清·李调元赋话》:“褒云万叠,……比翼不如于飞鸟”,至为凄怆;又“六马归秦,却经过于此地,九泉隔越,几凄恻于平生”,“归秦隔越”是借对法,皆极华赡风雅。接此等题指斥先朝,颇嫌轻薄。唐人咏马嵬诗甚多,文江更演之为赋耳;芋(当作“芊”)眠凄戾,不减《长恨歌》《连昌宫词》。
现代·马积高赋史》:此篇写得最为凄凉,充满着感叹帝王末路的感情,尤显有諷喻时世之义,不独以对语为工。
作者简介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关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祖籍福建侯官(今属福州),后迁居莆田涵江黄巷。以辅佐闽王王审知名世,因擅于文辞而有“闽中文章初祖”之号。有《黄御史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40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