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贽论》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明贽论
古之人动必有以将意,故执贽之道自天子达焉。夫芬芳在上,臭达于下,而温粹无择,有似乎圣人者,鬯也,故用于天子。清越而瑕不自揜,洁白而物莫能污,内坚刚而外温润,有似乎君子者,玉也,故用乎诸侯。执之不鸣,刑之不嗥,似死义者,乳必能跪,似知礼者,羔也,故卿执焉。在人之上,而有先后行列者,雁也,故大夫执焉。耿介而一志者,雉也,故士执焉。视其所执而知其任。是故食愈重而志愈卑,位弥尊而道弥广。耿介之志,惟士得以行之。何也?务细而所试者寡,齿卑而所蔽者众。言未足以动听,故必激发以取异;行未足以应远,故必砥砺以沽闻。借令由士为大夫,舍雉而执雁,其志也随之。故耿介之名,不施于大夫矣。况其上乎?然则为士也,不思雉之介,为卿也,能思羔之礼欤?今夫或者不明分推理而观之,则曰:此居下而嗜直者,是必得志而稔其讦矣。彼当介而务宏者,是必处高而肥其德矣。曾不知讦当其分,则地易而自迁;宏非其所,则志遂而无制矣。於戏!责士以卿大夫之善,犹喻君以士之行耳。馀以执贽之道得其分,苟推分明矣,求刑罚之僭滥,得乎?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人。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早年曾被流放到巴山楚水之间,深入民间,学习当地的文化,创作了很多新词,如《杨柳枝》《竹枝词》等。词中多描述自然风光,反映百姓疾苦,对劳动妇女的爱情进行颂扬。其词轻柔流畅,优美婉转。今存《刘梦得集》,乐府中多有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