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睡症
病症名称
昏睡症是一种寄生虫——锥虫经采采蝇入侵人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病症。病人会不断陷入昏睡状态,直至永远醒不过来,死亡率近100%。这种病发生在非洲。
非洲锥虫病昏睡病)该病的定义 非洲人类锥虫病也称为昏睡病,是一种媒介传播寄生虫病。这种寄生虫属于锥体虫属原生动物。它们通过采采蝇(舌蝇属)的叮咬传给人类,采采蝇从人类或人类致病寄生虫的动物宿主身上获得感染。
在非洲存在着采采蝇。但是只有某种类型的采采蝇传播疾病。不同种属的采采蝇具有不同的栖息地。它们主要栖息在靠近河流和湖泊的植物中,在长廊林和大片多树的草原上。
昏睡病只发生在南撒哈拉非洲,发生在具有可能传播该病的采采蝇的地区。出于很多目前尚不能解释的原因,有很多地区即便存在着采采蝇,但是并没有发现昏睡病。 生活在发生该病传播并依赖于农业、捕鱼、畜牧或狩猎地区的农村人口最容易受到采采蝇的叮咬,因此最容易患病。 昏睡病一般发生在没有卫生系统或该系统脆弱的边远乡村地区。该病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中传播。人口流离失所、战争和贫困是导致该病迅速传播的重要因素。 该病发展的地区范围可从一个村庄至整个区域。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疾病的严重程度在村庄之间有所不同。非洲人类锥虫病根据所涉寄生虫有两种类型:
布氏冈比亚锥虫(T.b.g.)发生在西部和中部非洲。这一类型占所报告昏睡病病例的90%以上,造成慢性感染。一个人可受染数月甚至数年而没有主要疾病迹象或症状。当确实出现症状时,患者通常已处于晚期,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侵袭。 布氏罗得西亚锥虫(T.b.r.)发生在东部和南部非洲。这种类型占报告病例的不到10%,造成急性感染。在染病数月或数周之后即可观察到一些最初的迹象和症状。该病发展迅速并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另一种锥虫病发生在15个南美国家,称为美洲锥虫病或恰加斯病。其病原体与导致该病非洲型的病原体不同。
动物锥虫病 其它寄生虫种属和锥虫属的亚型能使动物致病并在很多野生和家畜种属中引发动物锥虫病(在牛中该病称为那加那病,这是祖鲁语的一个字,意为“抑郁”)。动物是人类致病寄生虫的宿主,特别是布氏罗得西亚锥虫;从而家畜和野生动物是最重要的寄生虫宿主。动物也可感染布氏冈比亚锥虫,然而尚不得知这一宿主的确切流行病学作用。
家畜,特别是牛患此病对受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项主要障碍。过去发生的几次大规模昏睡病的流行造成很多人死亡,造成沃土荒芜。
几次大流行 上个世纪非洲发生了几次流行:一次发生在1896年至1906年,主要在乌干达和刚果盆地,一次于1920年发在很多非洲国家,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970年。1920年的流行得以控制是由于巡回医疗队对上百万处于危险中的人们进行了组织和筛检。到60年代中,该病几乎消失。在成功之后放松了监测,因此过去的30年中该病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世卫组织最近的努力以及国家控制规划和非政府组织的努力阻止了该病的流行并开始扭转新病例上升的趋势。
疾病的地理分布 昏睡病威胁着南撒哈拉非洲36个国家中的上百万人。然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得到监测,经常进行检查,前往能提供诊断便利条件的卫生中心,或受到媒介控制干预措施的保护。
1986年,世卫组织召开的一个专家小组会议估计大约有7000万人生活在可能发生疾病传播的地区。 1998年报告了几乎4万例病例,但是据信这一数字并未反映真实情况,据估计有30万至50多万之间的众多病例未得到诊断和治疗。 在最近的流行期间,刚果民主共和国、安哥拉和南部苏丹几个村庄的患病率已达50%。在这些社区中,昏睡病被认为是造成死亡的第一或第二位最主要的原因,甚至领先于艾滋病毒/艾滋病。 到2005年,加强了监测工作,整个非洲大陆诊断出的新病例有了大幅度下降;1998至2004年期间,两种类型疾病的共有病例数字从37 991例下降为17 616例。现估计的病例数为5万至7万之间。疾病控制进展:
2000年,世卫组织与安万特公司建立了一种公立 - 私营伙伴关系,从而建立了一个监测小组,支持该病流行国家的控制活动并提供为治疗病人的免费药物。 2006年,在抑制昏睡病病例数量方面的成功鼓励了很多私方行动者坚持其为实现消灭一个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疾病所发起的努力。在流行国的现状 该病的流行在国与国以及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并在各种不同规模的地区中发现。2005年在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发生了几次大型暴发。在诸如博茨瓦纳、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纳米比亚、尼日尔、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和斯威士兰等国,该病的传播似乎停止,几十年来没有发现新病例。然而,由于缺乏监测和诊断技术, 难以评估一些流行国目前的形势。
感染和症状 该病由一种受染的采采蝇叮咬进行传播。开始时,锥虫在皮下组织、血液和淋巴中增殖。随后,寄生虫穿越血脑障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这一过程对布氏冈比亚锥虫病来说要经过数年。
母婴传播:锥虫可穿过胎盘感染胎儿。 有可能进行机械性传播。然而,难以评估通过其它吸血昆虫传播的流行病学影响。 在实验室中发生过由于被污染的针头刺破而产生事故性感染的情况。疾病的第一阶段称为血淋巴阶段,伴有发烧、头疼、关节疼和瘙痒(瘙痒症)。第二阶段称为神经阶段,在这一阶段,寄生虫开始穿越血脑障壁并侵袭中枢神经系统。一般来说,这时疾病开始出现下列迹象和症状:神智迷乱、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睡眠周期紊乱(该病因此得名)是该病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不加治疗,昏睡病是致命的。
疾病管理 疾病管理分三步进行:
筛检是首先筛选出可能受染的患者。这包括使用血清实验和/或检查临床症状 - 一般是肿胀的颈部腺体。 诊断是否存在着寄生虫。 阶段诊断显示疾病发展的情况。它需要通过腰椎穿刺进行脑脊髓液检查,用以确定疗程。必须尽早在神经阶段之前进行诊断以避免复杂、困难和危险的治疗程序。
布氏冈比亚锥虫昏睡病长期无症状的第一阶段是需要对处于风险的人群进行长期积极筛检以便在早期确定病人并减少传播的原因之一。
治疗 治疗类型取决于疾病发展的阶段,由于第一阶段使用的药物毒性较小,较易服用和疗效较好, 对疾病的确诊越早,治愈的前景就越好。疾病第二阶段治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一种能够穿越血脑壁障达及寄生虫的药物。这种药物使用起来更加复杂。为治疗昏睡病已注册了四种药物并通过世卫组织与赛诺菲 - 安万特公司(喷他脒、硫胂密胺和依氟鸟胺酸)以及拜耳股份有限公司(苏拉明)的私营伙伴关系向流行国免费提供。
第一阶段治疗:
喷他脒:于1941年研制,用于治疗布氏冈比亚昏睡病的第一阶段。尽管存在着一些副作用,但是病人对它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苏拉明:1921年研制,用于治疗布氏罗得西亚锥虫病。它在尿道中产生一些副作用,并有过敏反应。第二阶段治疗:
硫胂密胺:1949年研制,两种类型的感染均可使用。它是一种胂制剂,副作用很多。最严重的是一种反应性脑病(脑综合症),这种病可致命(3%-10%)。在几个疾病聚集点,特别是中非,观察到对此药抗药性的增强。 依氟鸟胺酸:这一分子式于1990年注册。它只对布氏冈比亚锥虫病有效。它可作为硫胂密胺的替代品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严格且难度很大。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 自70年代昏睡病重新流行以来,世卫组织加强了它的非洲人类锥虫病规划。目标是协调流行国的活动并调动广泛的合作伙伴。
世卫组织的规划向国家控制规划提供了支持和技术援助。建立了一个包括援助国、私人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区域机构、研究中心和大学在内的网络,以便参与监测和控制并为开发新药和诊断工具开展研究项目。
世卫组织规划的目标是:
加强和协调控制措施并确保坚持基层活动; 加强现有监测系统; 通过网络支持对治疗和药物抗药性的监测; 促进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机构间协作。后者致力于通过放射使雄性不育而控制媒介。此外还设有一个包括世卫组织(人类健康)、粮农组织(动物健康)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媒介控制)在内的防控非洲锥虫病(PAAT)的联合规划; 发展信息数据库和实施培训活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3 17:0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