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兰英
南京大屠杀登记在册幸存者
易兰英(1926年5月4日—2025年2月15日),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屠杀登记在册幸存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6年5月4日,易兰英出生,之后在南京市升州路老坊巷居住,住的是祖上传下来的房子,100多年了,修一修,补一补,一家六七口人接着住。
南京大屠杀经历
1937年,在日军对南京城进行空袭,易兰英全家躲避及时,幸免于难。为了躲避空袭,易兰英随家人逃难至江宁土桥亲戚家,后来等到空袭减少才返回南京城内。
1937年12月,日军攻破南京,为了逃生,易兰英一家人躲在南京五台山附近五条巷的难民区。某天,几个日本鬼子闯进难民区找“花姑娘”,一把将易兰英的嫂子拉出屋。易兰英蜷缩在地铺角落,易兰英14岁的姐姐易翠兰吓得用被子裹住全身,一动不动躲藏在易兰英脚下,未被鬼子发现,才逃过一劫。易兰英的嫂子骨瘦如柴、面黄肌瘦,外间屋子正巧住着一位避难的国民党军官太太,人好看,日本鬼子放开易兰英的嫂子,把那位国民党军官太太拉走糟踏了。之后家人将易翠兰和易兰英大嫂送进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收容所避难 ,易兰英负责给她们送饭菜。
为了糊口,易兰英在南京五条巷临时住所门前摆了个小摊,卖香烟、火柴和花生米。一天上午,来了一小队日本鬼子,在易兰英香烟摊不远处有个年轻人正在早点摊吃早饭,日本鬼子二话没说将年轻人拉到街对面,一阵刺刀乱捅把他捅死。
有个日本军官走到还没缓过神的易兰英面前,日本军官抬手打易兰英几个耳光,一颗牙齿被打掉,满嘴流血。日本军官掏出香烟,做了一下手势,易兰英赶紧递给他火柴,才没再挨打。当天临近中午,又陆续来了一批日本兵,到处搜查,看到青壮年男子就拉出来,两人绑在一起,先后绑了七八十人,然后押着这批人向金陵女大方向走去。不久,就听到一阵密集的机枪声音传过来,七八十人全被枪杀在一口水塘里。第二年开春后,易兰英亲眼见到人们来到水塘打捞尸骨。
这段经历让年少的易兰英身心受到惊吓,几十年来如噩梦一般挥之不去,从此落下了心慌、心悸和耳鸣的病根。易兰英希望后人永远不要忘记那些被日本鬼子杀害的无辜百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易兰英有了工作,在合作社做缝纫工作。后来辞掉缝纫工作,与人合作搞了一个小组,做橡胶零件。再后来易兰英一直在橡胶厂工作,直至退休。
人物离世
2025年2月15日,易兰英去世,享年99岁。南京市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8人。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易兰英的父亲去世的早,一家人主要依靠易兰英的大哥卖肉挣钱养活,包括易兰英妈妈、嫂子、哥哥、妹妹等一家六七口人。易兰英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
婚姻生活
易兰英在哥哥的安排下,十六七岁就结婚了,婚后生了几个孩子。其中大儿子是一名教授,女儿帮人做事,挣些工资。
社会活动
社会关怀
2022年5月,易兰英收到了一份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工作人员准备的蛋糕和鲜花,纪念馆工作人员并登门拜访,为易兰英祝寿。
铭记历史
2022年初,“幸存印记·南京大屠杀85周年祭”创作计划启动,至10月底完成创作,来自全国各地的31位版画家刻下易兰英等61位幸存者的面影,一张张面影,震撼人心,也警醒世人:历史不能忘记。
熄灯仪式
2025年3月11日上午9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上的其中一盏灯熄灭了,纪念馆为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举行熄灯仪式,全体人员手持白菊向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三鞠躬。
相关作品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1 16:5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