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行》是明代文学家
何景明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开头四句写
高渐离等人在易水为荆轲饯行,中间四句写
荆轲行刺秦王的情况,最后四句是诗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的评价。全诗语言通俗简洁,叙事形象生动,议论不落窠臼,颇具新意。
作品原文
易水行1
寒风夕吹易水波,渐离击筑荆卿歌2。
白衣洒泪当祖路3,日落登车去不顾。
秦王殿上开地图4,舞阳色沮那敢呼5?
手持匕首摘铜柱6,事已不成空骂倨7。
吁嗟呼!
燕丹寡谋当灭身8,田光自刎何足云9?惜哉枉杀樊将军10。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晚风飒飒吹,易水泛寒波。高渐离击筑,荆轲唱着歌。
行人饯行易水上,雪白衣冠眼泪落,日落荆轲登车去,头也不回向秦国。
秦王金殿上,打开了督亢图。舞阳颜色变,屏息不敢呼。
荆轲投出匕首剑,误中殿上青铜柱。行刺事已败,谩骂有如无。
可悲啊!
燕太子丹少谋略,理当灭亡自身;田光也无安邦策,自杀何足挂齿?可惜的是被枉杀了的樊将军。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大概不赞成仅凭一勇之力来行刺来解决国家存亡大事的轻率冲动手段而创作了这首咏史诗,借以表达对荆轲行刺未成的惋惜和感慨以及诗人对燕太子丹、田光、樊於期三人的看法。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之作,叙述了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事件并对其进行了评论。
“寒风夕吹易水波,渐离击筑荆卿歌。白衣洒泪当祖路,日落登车去不顾。”此诗开头四句便重现了当年送别易水的悲壮场面。这里,诗人选用了哀风、寒波、夕阳、白衣、悲歌等多种惨淡的景象,极力渲染诀别时的悲凉氛围,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飞车入秦,义无反顾,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同时奠定了全诗悲中有壮、壮中含悲的基调。特别地,诗人有意把送别安排在“夕阳”、“日落”之时,放在残阳如血的大背景之中,在设色点染上写出了新意。若银的寒波、如水的清泪、似雪的衣冠、如诀的悲歌,色调素淡而凄清,与如血的夕阳冷热协调、浓淡相宣,素色和绚烂相映衬,除了增加画面的美感之外,也和荆轲的豪气如虹、壮心似火相和谐。
接着的“秦王殿上开地图,舞阳色沮那敢呼。手持匕首摘铜柱,事已不成空骂倨”四句简洁地描绘了荆轲行刺秦王的过程,写得惊心动魄。这里,诗人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以秦舞阳的惊恐失色来反衬荆轲的从容镇定,以秦舞阳的懦弱怕死来反衬荆轲的勇猛坚贞,由衷地赞颂了荆轲扫除强暴的抗争精神。其中的一个“空”宇,饱含着对失败英雄的无限惋惜之情。
之后,诗人又发出了“吁嗟乎”的感叹,并以“燕丹寡谋当灭身,田光自刎何足云,惜哉枉杀樊将军”的议论结束全诗,用此来评论这一历史事件及其有关人物。这三句是画龙点睛的警策之语,与众不同地开掘了新意,使全诗的主旨更加显豁深沉,意味无穷。
全诗语言通俗简洁,用韵平仄交替,叙事形象生动,重点突出,议论不落窠臼,颇具新意。
名家点评
清代
沈德潜:(“燕丹寡谋当灭身,田光自刎何足云?惜哉枉杀樊将军。”)三语千古断案。(《明诗别裁》)
作者简介
何景明(1483年—1521年),字仲默,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人。
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因得罪
刘瑾而落职。
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事败,复起用,累官吏部员外郎,陕西提学副使。与
李梦阳齐名,为“
前七子”之一。有《大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