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石山遗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
闽侯县荆溪镇恒心村南昙石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内最早发现并进行科学发掘的原始社会晚期人类居住遗址之一,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被认定、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一。
历史沿革
1954年1月,昙石山遗址在附近村民修筑闽江防洪堤坝时被偶然发现,并于当年4月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出土各类重要文物2600多件。其后,又分别在1959年12月、1960年3月、1960年7月、1963年9月、1964年9月至1965年8月、1974年10月至12月、1996年11月至1997年6月、2004年2月至6月和2009年5月进行了总共10次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其中,除第6和第8次发掘面积较大外,其余均属小规模发掘,每次发掘面积都在100平方米左右,共发现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墓葬近百座,壕沟2条,陶窑多座以及陶灶和大量灰坑遗迹。
1998年,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正式成立。
2005年,福建省政府启动“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的省重点建设项目。
2008年6月14日,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新馆落成并对外试运行。
遗址特点
综述
昙石山遗址地处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城近郊,东距福州市区约 18 千米。它处在闽江北岸丘陵地带的边缘,是一座相对孤立的低缓山丘,外形似“鱼形”,海拔约 26 米。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约 430 米,东西最宽处不过 150 米。遗址现存面积约2万平方米,为福建史前时期最重要的贝丘遗址之一。前后经10次发掘,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发现了壕沟、灰沟、灰坑、祭祀坑、陶窑、灶、柱洞等生活和生产遗迹,发现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墓葬近百座。
文化内涵
通过历次考古发掘所揭示的地层关系和出土文物表明,昙石山遗址至少可以划分为“不同阶段和文化性质不尽相同”的四种文化内涵:第一期,即昙石山遗址最下层,就是人类最早在此活动的时间,经测定约5000~5500年历史,出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第二期,即遗址中层,是昙石山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也是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层,经测定约4300~5000年历史,出土的陶器以灰黄陶为主。第三期,即遗址上层的下部,经测定约3500~4300年历史,出土的陶器以橙黄陶及赭彩陶为主要特征。第四期,即遗址上层的上部,经测定约2700~3500年历史,出土的器物以“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为代表。遗址的一、二期文化相当于中国北方的仰韶文化时期,三期相当于北方的龙山文化时期,四期则相当于商周时期。
文物遗存
综述
昙石山遗址出土了包括玉器、石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陶器和原始青瓷器在内的种类丰富的遗物,还有大量动物的骨骼、牙齿和贝壳标本。
贝器
贝器有铲、刀、凿以及锛形器四种类型,其中又以贝铲、贝刀占绝大多数。虽然福建沿海地区的贝器早在距今约6000多年的
壳丘头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但是数量较少,只有在昙石山文化时期贝器的使用才达到繁荣。昙石山文化的贝器采用长牡蛎的壳制成。长牡蛎是牡蛎科中个体较大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潮间带及浅海的岩礁海底。这种牡蛎壳不仅个体之间形状上不甚规整,大致有长条形、三角形、卵圆形等,而且左右两片贝壳也很不相同。因此大部分的贝器选用的都是较薄且平的右壳制作,尤其是所有的贝刀均如此。但也有少数贝铲选择较为厚重且内凹明显的左壳制作。石器的加工技术,如钻孔、切割、磨制等,也被应用到贝器的加工上。在贝器上的钻孔均是双面对钻形成,采用的方法除凿击钻孔外,还有锥钻钻孔。前者形成的孔形状不规则,孔壁粗糙;后者形成的则是规则的圆形孔,且孔壁相对平滑。切割主要用于贝制工具的成形加工,在贝铲、贝刀及锛形器制作上都有应用,部分贝制工具上可看到较清晰的切割痕迹。磨制技术普遍应用于刃部加工和器形修整。作为一种生产工具,贝器扮演了重要角色:如贝刀可用于采集收割;而贝铲和锛形器则可用于挖掘滩涂中的贝类。
塔式壶
1996年,昙石山遗址第8次考古发掘编号M125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形态特殊的陶器。该陶器基本特征为泥质灰黑陶,平顶、长颈、实心,顶缘外凸且起棱两道;扁折腹,上、中腹各起棱一道,颈腹交接处镂一椭圆形大孔,腹部中空;下附喇叭状圈足,足部有4个对称不规则圆形镂孔;通体呈灰黑色、素面;器身通高28.6厘米,顶径3.5厘米、腹径15厘米、足径11.8厘米。由于该器形在中国考古中尚属首次发现,缺少旁证、具体用途不明且相关研究资料不足,所以,长期以来,考古学界对该器物的认识普遍较为模糊,以致有关此陶器的命名问题众说纷纭、难以定论。最初,考古学者主要是根据该陶器器形本身上部呈喇嘛塔状,下部为折腹壶形,暂将其称为“塔式壶”。这件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到底是“灯”,是“壶”,还是“魂瓶”,是“生活用具”还是“祭祀神器”,考古学家们还在争议当中,尚无定论,但这并不影响它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至少在中国考古发现中,它是史无前例的。
陶豆
新石器时代(约5500~4000年前),泥质灰陶,口径16.2厘米,足径12厘米,腹径17.9厘米,通高10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该陶豆为泥质灰陶,小侈口,上腹转折居于近口处,且平斜呈斜肩状,下腹浅弧至底。矮圈足,圈足上饰三个圆孔。是新石器时代常见的陶器。
盘口鼓腹小圈足泥质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约5500~4000年前),泥质黄陶,口径12厘米, 足径10.5 厘米, 腹径21.5厘米, 通高18.2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该陶罐为泥质黄陶,盘口,束颈,圆鼓腹,腹中部起锯齿状凸棱,下附喇叭形矮圈足。上部及口沿内侧施红彩,下腹部饰交错绳纹,这是新石器时代常见的器型,但有施红彩的较少见。
棕色彩绘带柄陶壶
新石器时代(约前3000年),通高10.5厘米, 口径10.1厘米, 底径7.7厘米, 柄长3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福建博物院。这件彩绘带柄陶罐,1965年出土,位于昙石山遗址下层堆积中。罐矮颈,折腰,腹部附一向上翘的羊角状短把手,矮圈足,器表饰绳纹,间绘红色圆点纹,口沿内壁一圈绘红色竖条纹。这件羊角状把手的陶罐,器表及口沿施红色几何形图案和圆点纹彩绘,华丽夺目,是昙石山文化遗址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棕红色彩绘硬陶杯
新石器时代(约前3000年),通高7.3厘米, 口径10.6厘米, 足径5.8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福建博物院。这件棕红色彩绘陶杯,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于昙石山遗址中层遗址堆积中。器形为直口、直腹、短圈足,口颈部呈棕红色,腹部拍印网格纹,陶色橙黄,陶质较细腻,耀眼的红色彩带与网格纹结合,浅黄胎与红彩配合得宜。
历史文化
昙石山文化
1963年,南京博物院
曾昭燏、
尹焕章两位考古学家首次提出用“昙石山文化”来命名广泛分布于福建、粤东、浙南的“印纹陶文化”,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被认定、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第一个被确立的考古学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与西安半坡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一样被载入史册,影响广泛而深远。
学术研究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先后承担了福建省文物局“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福建沿海岛屿史前遗址考古调查”“福建史前彩陶研究”等科研课题,先后出版了《福建省昙石山遗址1954—2004年发掘报告》《昙石山遗址图说》《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海风山骨·昙石山卷》等著作,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
文化活动
2010年11月,由法属波利尼西亚独木舟协会发起和组织的一次跨越五千年的“寻根之路”活动,将首站选择在了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突显了昙石山遗址在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寻根之旅”,模仿和沿着南岛语族先民当年从中国东南沿海迁徙至太平洋诸岛屿的方式和路线,反向航行,回到起源地福建来“寻根”并开展文化交流。
保护开发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1998年,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正式成立,这是福建省第一座依托于史前遗址的博物馆。2005年,福建省政府启动“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的省重点建设项目。2008年6月14日,遗址博物馆新馆落成并对外试运行。新馆特色: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布局合理,展线顺畅。陈列使用了新展示手段、新材料、新工艺,在形式设计上有新创新。《海峡文明之根——昙石山文化陈列》是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新馆的基本陈列,展线长约220米,面积约1460平方米,由序厅、第一展厅小序厅、第一展厅场景厅、休息厅、第二展厅等组成。 展览以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昙石山文化遗物为陈列品,充分运用雕塑、仿真场景、多媒体、图片、文字资料和声光电等多种方式,多方位、生动地再现了五千年前昙石山人生产、生活的场景,还揭示了昙石山人的社会意识,昙石山文化的源流及与海峡对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紧密联系。基本陈列反映了昙石山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地位,在福建闽越文化中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烙印,对史前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闽台古文化渊源以及南岛语族的起源等课题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2009年春节,经改扩建的遗址厅也竣工并对外开放。新的遗址厅充分展现了昙石山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2024年8月,博物馆完成了对遗址厅展板及内容的提升改造。
主要展览
2024年10月17日,昙石山遗址发现70周年暨《陶源素影——史前彩陶联展》开幕式在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的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举行。《陶源素影——史前彩陶联展》由云南省文旅厅、省文物局等主办,分为“远古神韵”“人面陶画”“鱼跃花开”“彩陶中华”4个部分。展览将持续到12月15日。
文物价值
昙石山遗址包含了昙石山下层文化、昙石山文化、黄瓜山文化、黄土仑文化等4种以上考古学文化的内涵,为福建史前文化序列研究确立了一个标尺。其中
昙石山文化内涵最丰富,特征最明显,使得该遗址成为福建第一个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地。昙石山遗址对东南沿海地区、海峡两岸和南岛语族的扩散传播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保护措施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昙石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保护规划
2006年,国家文物局先后批准了《福建省昙石山遗址保护规划》《昙石山遗址第一期保护工程设计方案》。根据规划,昙石山遗址保护工程共分为三期进行:第一期,遗址山体护坡加固及排水工程,主要是解决遗址山体渗水和边坡坍塌问题,于2007年10月底完成;第二期,遗址厅改扩建工程,主要是改善遗址保护环境,解决原有保护棚因年久失修而出现的漏雨、渗水等问题,于2009年底完成;第三期,文物本体保护工程,于2012年10月正式启动,2016年9月顺利通过验收。此外,2020年,博物馆还开展了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通过设立自带微环境调控功能的文物储藏柜、制作无酸纸囊匣、改造展厅展柜、配备环境因素离线检测仪等方式,对馆藏文物实施了预防性保护,并根据文物库房及展柜温湿度监控系统,对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文物保存条件大幅提升。
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18日,昙石山遗址入选全国“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昙石山遗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恒心村南昙石山。
交通信息
公交车:从福州乘坐33、38路公交车,或从福州西客站乘坐至甘蔗的中巴车,到甘蔗街道昙石站下,可以到达昙石山遗址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