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中国芯工程
工程
历经10年的自主创新,“星光中国芯工程”先后取得了8大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大规模产业化的一系列重要成果,申请超过1500多项国内外技术专利,取得了全球过亿枚的销售量,产品覆盖16个国家和地区,使得我国在PC图像输入、移动多媒体两大重点应用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星光系列”多媒体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再次证实了“星光中国芯工程”以数字多媒体技术为突破口这一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实现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八大特色
特色一
把握历史机遇 志在产业报国
面对中国芯片设计产业长期裹足不前的局面,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经过5到10年,让国产集成电路产品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部分需求,并有一定数量的出口,同时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开发和生产技术上的差距。”国家决策立即得到热烈响应,海外归国的留学人员抱着“爱国之心,创业之志”主动担当起集成电路研发的重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星微电子成立,承担并启动了“星光中国芯工程”。
随着中国融入国际市场,国家大力倡导“开放型自主创新”,在自主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快全球化进程,这是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起步阶段,也是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最佳时机。此外,政府对发展芯片的积极态度和营造的良好投资环境,使中星微电子的创始人增强了回国创业的信心,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出了可行的商业计划,并在融资、人才、创业、研发等方面切实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1999年,信息产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电子发展基金,首次以投资的形式向中星微电子注资1000万元,创业团队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这是“硅谷模式”在国有资本投资领域的创新。政府只扮演了风险投资人的角色,注入资金却不损害企业的主体性,不干涉企业的日常运营,目的就是方便公司管理,遵循市场化原则,保障了政府风投的成效。截至2007年2月,当初的1000万元已经增值了20倍。政府风险投资不仅为中星微电子提供了起始资金,更吸引了其他创投的跟进,开创了政府风投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
特色二
建树卓著 领军人物发挥核心作用
在创建中星微电子的过程中,“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电子公司董事局主席、首席专家邓中翰博士发挥了核心作用,是“星光中国芯工程”获得成功的关键人物。
邓中翰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学位,成为伯克利分校成立130年来横跨理、工、商三科的第一个人。毕业之后,邓中翰博士曾先后在Sun和IBM工作,在技术研发领域建树卓著。之后,邓中翰博士成功创立市值达数亿美元的硅谷芯片公司。
邓中翰博士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奖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5年度杰出青年领导人奖”等众多奖项及荣誉称号,并担任中国科协常委、全国青联常委,先后8次得到胡锦涛主席的接见。
特色三
专业化与国际化 突出核心管理团队优势
中星微的核心管理团队由以邓中翰博士为首的6位留学归国企业家组成。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均拥有较强的教育和学术背景,以及在跨国公司的长期高级管理或技术研发经验。这些核心团队的成员不但是技术上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公司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所具有的国际视野为中星微电子的发展树立了一个高起点,并且奠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意识,对“星光中国芯工程”的顺利实施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他几位“星光中国芯工程”主要参与人员包括:“星光中国芯工程”副总指挥杨晓东、张韵东、金兆玮,芯片设计总监朱军和总架构师张亦农。
杨晓东先生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曾任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的开发研究,拥有几十项美国及国际专利。
张韵东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微电子学硕士学位。张韵东曾是T-Square公司创始人,多年从事CPU及ASIC产品的设计工程管理工作,是2002年国家863计划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课题负责人。
金兆玮先生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曾参与“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超声波成像系统”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多频谱成像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是Mitech(金业)公司的创始人,从1997年起就开始了对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的研发,申请了十几项国内外专利。
朱军先生毕业于美国纽约Syracuse大学,获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曾任美国英特尔公司高级设计主管,参与奔腾芯片组开发设计,拥有丰富的集成电路设计经验。
张亦农先生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得计算机架构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张亦农曾任美国AMD公司高级架构师,参与了AMDK5、K7和K8CPU及多款芯片组的架构设计、性能预测及标准制定工作,是K7-Atholon(速龙)CPU的主设计师之一,并主持K8-Opteron(皓龙)CPU中高难度的存储流水线的开发和HyperTransport总线的定义。张亦农博士拥有十几年的芯片设计经验。
特色四
1500余项专利 凸显核心竞争力
目前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摆在我们国家、企业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对芯片设计这种核心技术行业来说,没有创新就无法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中星微电子在数字多媒体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创新上坚持不懈,先后取得8大核心技术突破,包括多媒体数据驱动平行计算技术、可重构CPU架构技术、深亚微米超大规模芯片设计技术、高品质图像处理及动态无损压缩算法技术、CMOS数模混合电路技术、超低功耗低振幅电路技术、单晶成像潜入系统技术、多核异构低功耗多媒体处理器架构技术。截至2008年12月,申报该领域超过1500项国内外专利,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也正是因为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上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公司从未遭遇任何知识产权纠纷。
芯片产业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投资者,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他们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尤其当芯片设计企业上市时,资本市场会根据它的知识产权来评价企业的发展态势和前景。为数众多的专利为中星微构建了庞大的知识产权体系,这些技术积累为企业持续、长久、不间断的产品创新提供了研发平台和知识基础。除了被直接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之外,自主知识产权也让中星微电子得到了业界的尊重,微软等世界级行业领袖陆续与中星微电子展开了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多媒体芯片技术的发展。
特色五
填补市场空白 抢占多媒体芯片高地
从创立伊始,中星微电子的决策层就清醒地意识到:产品研发并不是单纯地填补技术空白,而是要填补市场空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中星微电子一直坚持的发展原则。另外,研发定位不是纯粹的科学研究,而是旨在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这是当前中国芯片设计产业的迫切需求。
中星微电子的产品定位成功避开了CPU和存储芯片等主流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向未来广阔的多媒体应用领域。在选定了市场方向之后,中星微电子展开技术攻关,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成功推出国内首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百万门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星光一号”,迅速占领了数码影像市场。目前“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销售已经覆盖了欧、美、日、韩等16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客户囊括了三星、惠普、飞利浦、富士通、罗技、联想等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PC图像输入芯片领域占据了全球6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着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2002年,中星微电子进入了移动领域,致力于开发手机音频、视频多媒体芯片。目前,中星微电子“星光移动”手机多媒体芯片全球销量突破1亿枚,占有国内手机音频、视频多媒体芯片80%的市场份额,相关产品已被联想、波导、中兴、夏新、三星、LG、Pantech(泛泰)、波导/萨基姆和TCL-阿尔卡特等国内外知名手机厂商所应用。
特色六
吸收高端人才 国际化与本土化优势互补
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芯片设计企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储备。中星微电子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厉行创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吸引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回国是我国芯片产业“补氧”的有效途径,特别是硅谷高科技人才的回流推动了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中星微电子具有独特的“10%海归人+60%研发人”模式:10%的海归人是指公司员工的10%毕业于世界名校,在国际顶级公司从事过研发工作,具有先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同时,中星微电子60%以上的员工为研发人员,他们大多来自国内顶尖的高校,有着坚实的学术背景和相应的技术能力。每年,中星微电子从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培养研发后备力量;此外,业界也有很多资深的专业芯片设计工程师不断加盟中星微电子。
创业伊始,国内芯片设计人才极度匮乏,提高芯片设计产业的人才教育,加强芯片设计人才的储备,成为中星微电子乃至中国芯片产业的当务之急。中星微电子坚持学习、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围绕产学研一体化,设立了“北京数字图像集成电路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合作设立了产学研结合的“清华-中星微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中心”,与微软公司合作设立了“微软-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还经原人事部批准设立了“中星微博士后工作站”,筹备成立“中星微科技协会”,为公司员工的终身学习提供广阔平台。
特色七
立足中国国情 建立成功商业模式
中星微电子的创新形式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整个链条,贯穿于企业资源开发、研发模式、制造方式、营销体系、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上的系统创新已经演化成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
中星微电子采用无晶圆厂模式,公司专注于芯片研发和市场销售的工作,而把芯片生产工作交给专门的晶圆代工厂。晶圆厂投资数额巨大,生产工艺复杂,专业化程度很高,所以当前半导体行业便形成了“IC设计+晶圆代工”的专业化分工模式,这就有效地降低了芯片设计公司的成本。
中星微电子从建立伊始就确定了全球化发展的策略。芯片厂商想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核心技术全球化的道路,即立足于高端技术开发,建立世界级的技术平台,开拓全球市场。从PC摄像头芯片打入多媒体鼻祖索尼、应用于戴尔产品,到如今手机多媒体芯片攻克三星、LG等国际客户,中星微电子摸索出了一条中国芯片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新路。
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电子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设计公司。中星微电子的海外融资不仅打破了传统融资的瓶颈,也意味着海外资本市场对于中国正在快速成长的、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公司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特色八
开拓国际市场 寻求互利共赢
中星微电子自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全球化发展的经营路线,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开拓全球市场,与全球顶级企业合作,加入到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协作之中,最终实现与合作伙伴的共赢局面。
中关村的企业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多从事互联网服务、软件外包或整机装配等业务,在芯片技术研发领域异军突起的“星光中国芯”曾被视为天方夜谭。2001年,为打开“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国际市场,邓中翰博士带队到日本索尼拜访客户,受到技术实力的质疑,被拒之门外。中星微电子并没有放弃对索尼的市场公关,经过 4年100多次的艰苦谈判,索尼新一代笔记本电脑上的摄像头已经装配了“星光五号”芯片。目前,中星微电子的数字多媒体芯片产品行销欧、美、日等16个国家和地区,被三星、索尼、联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成为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导者,被视为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的“全球品牌”。
中星微电子长期以来积极参与并主动促成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相信形成合力才能共赢。中星微电子与微软联合成立“中星微-微软多媒体技术中心”,共同推进多媒体应用领域的技术研发;在国际3G标准的顶级俱乐部———MIPI(国际移动行业处理器联盟)中,中星微电子是第一家中国成员厂商,与包括英特尔、摩托罗拉、飞利浦、东芝、三星、西门子、索尼爱立信等39家厂商在内的成员一起积极推动全球3G数字多媒体平台标准化;中星微电子还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原中国网通、中国普天、华为、中兴等国内移动通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机构及企业发起成立了MMTA(移动多媒体技术联盟),共同推进移动通信技术及产品创新,提升中国通信产业全面竞争力。
十年大事记
1999年
1999年1月 在“两弹一星”元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院士的热情倡导下,在信息产业部、财政部、北京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投资支持下,应邀回国的邓中翰、杨晓东等一批留美博士启动并承担了“星光中国芯工程”,致力于数字多媒体芯片的研发、设计及产业化工作。
1999年10月14日 中星微电子公司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负责实施“星光中国芯工程”,确立了以数字多媒体芯片为突破口、实现核心技术产业化、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作为打入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
2001年
2001年3月 “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第一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CMOS数码图像处理芯片“星光一号”,应用于PC摄像,成功实现核心技术成果产业化。
2001年11月8日 “星光一号”通过微软WindowsXP的WHQL认证,这是当时中国唯一通过该项认证的产品。
2002年
2002年2月 “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集视音频同步处理于一体的数字多媒体芯片“星光二号”,从PC领域进入可视通信领域。
2002年10月 “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集拍摄、二维图形、智能图像处理于一体的手机控制机器人的人工视觉芯片“星光三号”,进入智能监控领域。
2003年
2003年4月 “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手机外接彩信多媒体处理芯片“星光四号”,进入移动通信领域。
2003年12月28日 “中国芯工程”成果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宣布“星光中国芯工程”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突破7大核心技术,申请了200多项国内外技术专利,“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销售量超过1000万枚。
2004年
2004年1月 “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PC及彩信手机多媒体处理芯片“星光五号”,支持PC和手机的视音频输入及处理、移动存储、数码相机、彩信等功能。
2004年2月 中星微作为的中国芯片公司成为国际移动行业处理器联盟(MIPI)的成员。
2004年10月21日 中星微等9家单位共同在京宣告成立移动多媒体技术联盟(MMTA),旨在通过联盟各方的力量,推动移动通信多媒体产业链上网络、终端和应用的合作、创新与规范。
2004年12月 “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针对手机铃音处理的“星光移动一号”手机多媒体芯片,以硬件方式实现了手机64和弦及真唱铃声的应用突破。
2005年
2005年3月28日 “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邓中翰博士颁奖。
2005年6月28日 “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针对手机嵌入式数码相机图像处理的“星光移动二号”手机多媒体芯片,并发布了手机多媒体格式技术规范VMD和VMI。
2005年6月 “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首枚笔记本电脑专用的图像输入芯片,该芯片集成晶体管800万门。
2005年11月15日 中星微电子公司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芯片设计公司。
2006年
2006年1月 “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单芯片混合电路移动多媒体处理器“星光移动三号”手机多媒体芯片,高度整合了多种多媒体功能,并具备低功耗和体积小等优点。
2006年3月 “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星光移动四号”手机多媒体芯片Vinno,Vinno是业界领先的单芯片、混合信号移动多媒体处理器,集成了多种目前广受欢迎的视音频功能。由于采用了创新性的可配置架构,该芯片能够与大多数手机基带平台实现无缝兼容,并能在GSM、GPRS、CDMA和不同3G标准的移动网络中良好工作。
2006年11月21日 “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针对3G的“星光移动五号”手机多媒体芯片,并成功应用于大唐移动3G测试手机终端,已在当时信息产业部指定的首批3G试点城市进行测试。
2006年12月7日 中星微电子公司荣获全球半导体设计协会年度奖,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家获此殊荣的芯片设计公司。
2007年
2007年2月7日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暨‘星光中国芯工程’成果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宣告“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全球市场累计销量突破1亿枚,占据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60%以上的市场份额。
2007年6月 “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Web2.0时代最先进的网络摄像头处理芯片VC0336,主要应用于外挂式电脑摄像头和嵌入式笔记本电脑摄像头。
2007年9月 “星光中国芯工程”申请国内外专利突破1000项。
2007年12月 “星光中国芯工程”发布WindowsRaly和网络摄像机的融合应用解决方案,推出第一代采用了WindowsRaly技术的网络摄像机VS-IPC1002,实现了在局域网和广域网远程监控。
2007年年底 中星微电子再次被《福布斯》中文版列入“中国最具潜力企业榜”,中星微已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2008年
2008年以来 “星光中国芯工程”大规模投入国家安防视频监控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芯片设计和产业化推进工作,已推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大规模部署的电信运营级宽带视频监控系统和新一代无线高清智能监控系统。
2008年11月19日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举办“星光中国芯工程”成果发布会,宣告“星光移动”手机多媒体芯片全球销量突破1亿枚。
做大做强
——星光中国心工程总指挥 邓中翰
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2005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感谢团中央、全国青联、欧美同学会给我这次与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
我是一名留学回国人员。15年前,我在中国科技大学学习,曾获得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授予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奖,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奠定了我用真才实学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志向。本科毕业后我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学习,在5年时间内取得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三个学位,是该校建校130年来第一位跨理、工、商三学科取得学位的人。6年前,我学成回国、艰苦创业,经过不懈努力,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我感到我是在党团组织多年的培养和引导下,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创业成长的发展道路的。
1999年,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周光召院士的倡导下,在信息产业部和北京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与我的留学团队从美国硅谷回到北京中关村,创立了中星微电子公司,启动并承担了“星光中国芯工程”,致力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多媒体芯片的研发、设计及产业化工作,我本人承担起“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的重任。
6年来,“星光中国芯工程”坚持自主创新,突破七大核心技术,申请了500多项国内外技术专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多媒体SoC芯片技术体系,开发设计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率先将“中国芯”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被国际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量目前已突破5000万枚,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世界第一、达6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国际知名的IC品牌,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中星微电子公司也发展成为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知名骨干企业。
今年11月15日,中星微电子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成功上市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这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依靠自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登陆纳斯达克的成功范例,标志着“中国芯”全面走向世界。
回顾回国创业6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由衷地感到“星光中国芯工程”的成功是党和政府重视、关心和支持的结果,是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拼搏进取的结果。
首先,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心给予我们巨大的鼓舞。胡锦涛总书记数次亲切接见,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多次亲笔批示,同时今年“五四”期间,我被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王兆国副委员长亲自颁奖勉励。几天前,我又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这是对我们海外赤子热忱报效祖国的肯定和鼓励,承载着党和政府对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留学人员的殷切期望。
其次,我们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都具有一颗真诚的“中国心”。正是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我们才能放弃美国硅谷优越的生活及工作条件,毅然回国,为国服务。
第三,我们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正是学习和继承了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自主创新,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在一些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取得进展和突破。
集成电路芯片技术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在这个领域为祖国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是我的追求和理想。我们决心在“十一五”期间更加奋发努力,把“星光中国芯工程”进一步做大做强,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我们的信任、支持、鼓励和期望!
实施
“星光中国芯工程”是以数字多媒体芯片为突破口,第一次将 “中国芯”率先打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工程。在“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等领导同志的长期关怀下,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在北京市的帮助下,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信办、天津市、上海市、深圳市等各部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于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五年期间,由中星微电子启动和承担了“星光中国芯工程”,以数字多媒体芯片为突破口,率先将“中国芯” 打入国际市场。通过五年的努力,已圆满完成了工程目标。“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全球销售突破一千万枚,标志着中国芯片设计已跨入世界前列。
芯片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国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已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在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上都还有差距。目前关键是在众多微电子技术产品的市场中,找到一个既适合中国现有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又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领域,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力争抢占该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我们认为,相对于通用CPU芯片、存储器芯片这样已有国际垄断霸主的产品,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全世界还处于群雄混战的局面,因而是我国芯片产业打入国际市场、快速腾飞的绝佳突破口!
五年来,“星光中国芯工程”实现了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成为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被三星、飞利浦、惠普、罗技、创新科技、富士通、联想、波导等国际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达40%以上),在全球市场的销售量目前已突破1000万枚,覆盖了欧、美、日、韩、台等16个国家和地区,“星光”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IC品牌。国际知名品牌跳动着“中国芯”这一激动人心的事实,标志着“星光中国芯工程”圆满完成!
五年来,“星光中国芯工程”实现了七大核心技术突破(多媒体数据驱动平行计算技术、可重构CPU架构技术、深亚微米超大规模芯片设计技术、高品质图像处理及动态无损压缩算法技术、CMOS模数混合电路技术、超低功耗低振幅电路技术、单晶成像嵌入系统技术),拥有该领域200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星光闪耀、五年辉煌,“星光中国芯”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宏大工程的成功,实现了几代中国集成电路科技工作者的梦想,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引领国际市场的成功典范,充分体现出党的科教兴国方针的英明正确和政府大力促进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卓越成效!
立项背景
随着计算机、通信与消费类电子在技术上的日益融合,大力发展数字3C产品并广泛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数字3C产业发展是一次机遇,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16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对集成电路产业而言,不仅要重视通用CPU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更应高度重视国内重点整机产品与各类数字化应用产品配套急需的核心芯片的自主研发;并以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和嵌入式软件技术为核心,在数字3C产业、移动通信和未来三网合一的技术与应用平台上,建立中国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把中国数字3C产业迅速做强做大。
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是新兴的数字3C产业的核心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数字多媒体芯片主要用于各类数字3C产品,包括计算机摄像头、手机、数码相机、高清晰度电视,还用于教育、工业、医疗、交通和安全等领域的摄像或拍照系统等。全球市场对数字多媒体芯片的需求量每年都以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05年将达到50亿美元,并可数十倍地带动数字3C产业达780亿美元。就像通用CPU芯片带动了整个计算机产业形成和发展一样,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开发及产业化,将会促进宽带多媒体通信产业链、移动多媒体产业链、数码相机产业链、高清电视产业链等数字 3C产业链的形成,带动规模庞大的数字3C产业的崛起和发展。
对我国来讲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相对于通用CPU芯片、存储器芯片这样已有国际垄断霸主的产品,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全世界还处于群雄混战的局面。所以,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是我国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如果我国集中力量攻占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就如同当初美国攻占通用CPU芯片领域、韩国攻占存储器芯片领域、台湾攻占芯片制造领域一样,是完全有可能取得成功的。因而,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是中国芯片产业打入国际市场、快速腾飞的绝佳突破口!
五年目标
技术研发目标
⑴ 深入研究发展多媒体数据驱动平行计算技术和可重构CPU架构技术等突破性核心技术,并不断积累数字多媒体算法和芯片技术,使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⑵申请大量国内外发明专利以保护在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
⑶ 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国际技术标准;
⑷ 建立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管理、市场营销人才队伍。
产业化目标
⑴ 实现数字多媒体芯片研发成果的产品化和产业化、推出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
⑵ 第一个将“中国芯”打入国际市场,并在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领域持续保持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⑶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不断创新的运营模式。
核心技术突破
“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第一次全面地分析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的共性,提出了一个完全的从多媒体数据结构、多媒体处理算法、直到多媒体芯片架构、高速低功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嵌入式系统软件技术的整体多媒体芯片技术体系,首次在中国实现了标准与核心技术产品的有机结合,并用低成本的单晶片系统方案实现了高昂的多媒体技术,为今后数字3C多媒体内容、应用及服务的标准化和普及化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五年来,“星光中国芯工程”实现了七大核心技术突破(多媒体数据驱动平行计算技术、可重构CPU架构技术、深亚微米超大规模芯片设计技术、高品质图像处理及动态无损压缩算法技术、CMOS模数混合电路技术、超低功耗低振幅电路技术、单晶成像嵌入系统技术),拥有该领域几十项国际及国内专有技术,申请了近20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1、多媒体数据驱动平行计算技术 (略)
2、可重构CPU架构技术 (略)
3、深亚微米超大规模芯片设计技术 (略)
4、高品质图像处理及动态无损压缩算法技术 (略)
5、CMOS模数混合电路技术 (略)
6、超低功耗低振幅电路技术 (略)
7、单晶成像嵌入系统技术 (略)
成果及市场
1、“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与国内外同类芯片的比较
“星光一号”数字多媒体芯片是应用于数码拍摄器的具有嵌入式存储器的单芯片。目前的微机多媒体数码影像系统通常采用片外存储器的设计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大量的图像数据存储要求,另一方面设计嵌入式存储器需要复杂的深亚微米系统设计技术。中星微电子成功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实现了片内存储器存储经过很高压缩的图像数据,因此,只要采用中星微电子的方案,不需要任何外部存储器(通常所说的内存条),就可以组成一台完整的微机多媒体数码影像系统,可大大降低系统成本,同时降低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该芯片是中国第一个通过微软WHQL认证的芯片产品。
由于音频视频同体、同步会相应地给图像处理芯片的系统稳定性和图像质量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国际上的主流图像芯片都不固化一体,需要声卡配合使用;中星微电子为了增强芯片产品的竞争性,攻克技术难关将视频音频固化一体并使之同步,开发出首次将音频、视频固化一体并达到同步运转的双模“星光二号”数字多媒体芯片。该芯片已经成功通过微软WHQL认证,标志着中国数字多媒体芯片设计技术又有了重大的突破。
“星光四号”数字多媒体芯片低功耗、高画质、支持多种手机接口,为彩信手机、数码相机、USB PC Camera等许多应用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这款芯片合成了图像传感器接口、彩色图像处理器、存储介质控制器、JPEG图像压缩和解压缩引擎、USB接口、SDRAM接口、LCD控制器接口和一个内置微处理器。通过增加一个UART接口,可以实现相机和诸如手机等移动器件之间的图像交流,所以可以随时随地地拍摄和共享图片。“星光四号”数字多媒体芯片已经成为三星彩信手机的标准配制,支持全美第一大CDMA运营商Sprint PCS MMS系统,被三星手机大量采用,达到当今世界领先水平。
“星光五号”数字多媒体芯片集成了“星光一号”到“星光四号”的全部功能,增加了许多创新性改进,不仅能够跨平台地在各种操作系统之上支持新一代PC多媒体输入标准,同时实现了与手机、移动存储和数码相机的有机结合,称得上是一颗集大成于一身的功能强大的数字多媒体芯片,并成为中国电信指定的标准芯片方案。
“星光中国芯工程”的五代数字多媒体芯片在PC多媒体输入领域创立了世界数字多媒体芯片标准,使在PC上的图像和声音摄取、处理及传输有了统一的规范标准,并且使每台PC上都安装一个多媒体输入设备有了可能。
2、“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市场应用
⑴ “星光一号”数字多媒体芯片
2001年3月“星光一号”作为第一枚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成功实现产业化并打入国际市场,为三星、飞利浦等国际知名品牌视频摄像头所采用;到2002年底,“星光一号”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量突破百万片,成为第一枚走向世界的“中国芯”。
⑵ “星光二号”数字多媒体芯片
“星光二号”集声音和图像处理于一体,实现了声音和图像完全同步,从PC领域进入了可视通信应用领域。2002年4月“星光二号”问世后,很快为国际厂商所定购,成功打入惠普、创新科技等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占领韩国电脑可视通市场份额70%以上。
⑶ “星光三号”数字多媒体芯片
“星光三号”集拍摄、二维及三维图形、智能图像处理为一体,从PC领域进入智能监控应用领域,2002年5月开发成功。2002年10月,与微软Windows CE结合,被日本富士通用于全球第一个手机控制机器人“Maron-1”的眼睛图像采集处理。在此基础上,中星微与微软进一步将双方在PC台式机的多媒体数码影像解决方案的战略合作延伸至嵌入式系统,为又一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⑷ “星光四号”数字多媒体芯片
“星光四号”低功耗、内嵌高速CPU、高画质、支持多种手机接口,2002年12月研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从PC领域进入了移动通信应用领域。在国外,“星光四号”支持全美第一大CDMA运营商Sprint PCS MMS系统,被三星手机大量采用;在国内,“星光四号”支持波导推出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具有核心芯片技术的彩信手机,被波导、联想等国产品牌手机大量采用。2003年,“星光四号”被信息产业部列入国家移动通信专项,为进一步带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彩信手机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发挥核心作用。
⑸ “星光五号”数字多媒体芯片
“星光五号”数字多媒体芯片自今年6月成功实现产业化后,被国际知名品牌罗技、创新科技、惠普、三星、富士通、联想等大量采用,并成为中国电信指定的唯一标准芯片方案。随着国际知名品牌大规模采用“星光中国芯”,“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量已突破1000万枚,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达40%以上) ,覆盖了欧、美、日、韩、台等16个国家和地区“星光”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IC品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展望
多媒体技术展望
多媒体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在短短的十多年内从鲜为人知已发展成家喻户晓的技术。它和计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融合在一起,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信息化数字化世界即将到来之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显然,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市场也是巨大的,不管是商用多媒体业务还是家用多媒体业务都将会得到空前的发展,多媒体通信网络如各种分布式多媒体会议系统、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各种多媒体点播系统和监控系统以及远程教育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等将逐步走向成熟并会有实质性突破;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会更加普及,各种电子媒体如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图书以其特有的优越性也将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并走上市场成为主要竞争产业;多媒体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重视,完善的电子商务通道也将出现,如电子钱包、电子银行、电子签名、电子货币等。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多媒体技术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数据库也将得到极大发展,基于多媒体内容的检索技术更加提上了议事日程。
作为多媒体技术赖以存在和发展重要基石之一的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将成为未来多媒体技术革命中的焦点,不管是从以PC技术为依附的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到移动通信业务的各种多媒体实现,以及未来3C时代各种电子化装置的多媒体大融合,数字多媒体芯片都是无可置疑的主角,它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必然直接影响到整个信息产业的长远发展。
数字多媒体芯片
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发展基本沿着这样的一条路线:PC时代--移动通信2.5G/3G时代--数字3C时代。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移动电话2.5G时代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手机彩信、彩铃、彩屏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集合游戏、影像、视讯的3G时代也已经到来,中星微电子的手机应用数字多媒体系列芯片已经研发成功并顺利进入市场,该系列芯片集高端手机视频处理、数码相机、2D/3D游戏/图形、MPEG4、AVS、手机和弦、MP3、语音合成等诸多功能,在国内乃至国外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据估计,从2005年开始,全球将每年消耗6亿只手机,彩屏、嵌入式数码相机、和弦铃声音乐将成为标准配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3C时代的到来指日可待,高清晰度电视网、移动网、宽带网三网合一,数字3C多媒体终端应用更加广泛,家庭娱乐、信息服务、网络流媒体等都使得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发展空间更加巨大。据CCID数据分析,未来网络数据70%以上是流媒体数据,中星微电子基于数字3C多媒体处理、HDTV、网络流媒体的数字多媒体芯片已经列入发展规划并处于研发阶段。
在移动多媒体应用领域,最切实可行的是建立这样一条产业链:芯片提供商--手机厂商--移动运营商--ISP(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芯片提供商为手机厂商提供适合应用的数字多媒体芯片,手机厂商在这些多媒体芯片的基础上开发出不同的手机产品,用户在移动运营商建立的平台上使用多媒体手机,ISP为用户提供各种多媒体产品和服务,内容提供商(如铃声/图像等多媒体内容编辑)又可为ISP丰富其服务内容。中星微电子致力于与国内相关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并逐步建立数字3C多媒体应用标准,以推动建立中国自主的数字3C产业链。
社会效益
“星光中国星工程”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外,社会效益也很明显。
“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是我国集成电路芯片第一次在全球市场份额领先,标志着中国已经在某些重要芯片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的成功推出打破了国外芯片产品的垄断地位,大大缓解了国内数字多媒体芯片由国外产品控制的局面,降低了国内成本,同时又可以大量出口创汇,促进和带动了我国数字3C产业的发展,为科技兴贸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标志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拥有200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且还在不断地开发和形成新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参与制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国际标准,为我国在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进一步深入开发及大规模产业化提供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可靠保障。
五年辉煌
星光闪耀、五年辉煌,“星光中国芯”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战略工程的成功,实现了几代中国集成电路科技工作者的梦想,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引领国际市场的成功典范,充分体现出党的科教兴国方针的英明正确和政府大力促进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卓越成效!让我们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深入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努力奋斗!
社会各界对“星光中国芯”的评价和指导
“星光中国芯工程”自启动以来,一致受到国家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并对“星光中国芯工程”的工作进展给予了不同的批示和指导意见。
●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到中关村科技园区视察,接见邓中翰博士等人时说:“你们既有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同时也有抓住机遇,推进事业发展的战略眼光,我对你们的选择和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希望大家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努力研发产品,创造效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2001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对中星微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的报道上亲笔批示赞扬,并做出批示:芯片设计、软件开发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国家已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现在关键是吸引一批有成就的海外学子回国创业。我国实现百万门级专用芯片产品化的经验说明,这可能是缩短我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条捷径。2004年8月,在“星光中国芯工程”取得了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又对“星光中国芯工程”做出重要批示:为“星光中国芯工程”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益探索,现代信息产业的规模已不小,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北京中星微电子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2008年4月1日,吴邦国同志莅临中星微电子考察“星光中国芯工程”有关情况,再次对中星微电子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认可,并亲笔题词“星光中国芯工程 ”。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于2005年12月3日对“星光中国芯工程”作出批示:坚持自主创新,把“星光中国芯工程”做大做强。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也曾于2005年11月24日对中星微电子成功上市致词祝贺并作出批示:祝贺你们取得丰硕成果,并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希望你们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开发核心技术,为提高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作出新贡献。
●2007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同志就政府风险投资在“星光中国芯工程”上取得的成功经验作出批示:电子发展基金作为国家财政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能够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进行创业投资的探索和尝试,并支持和培养起一批像中星微电子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值得肯定。
●2007年2月,在“星光中国芯工程”八周年成果汇报会上,电监会主席、原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在贺信中表示,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基金的支持下,中星微公司承担的“星光中国芯工程”取得了数字多媒体芯片的重大突破,使我国计算机图像芯片在全世界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今后仍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完善政策法律体系,支持关键领域重点项目研发,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2007年2月,在“星光中国芯工程”八周年成果汇报会上,赵凤桐副市长在会上总结了电子发展基金和中星微电子成功的关键因素:从电子发展基金和中星微电子公司取得的成绩来看,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这种创新的指导原则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在这方面电子发展基金给我们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此外,企业应该在我国的科技体制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成为创新的主体,中星微公司正是这方面成功的典范。
●2005年11月,在中星微电子公司上市庆祝活动上,“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院士说:“在国际化,网络化的大潮中,在IT的核心技术中,中星微能够推出“中国芯”的产品并打入国际市场,表明中国正在开始走向知识经济,中国不仅是制造业的大国和强国,也必将成为在知识经济中的大国和强国。”
●2005年11月,王选教授对中星微电子“先技术、后市场”的发展战略作出评价:“大家都知道信息产品,芯片是心脏,软件是大脑,现在我们在心脏方面取得了突破。我觉得星光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占领了市场。不仅技术领先,而且市场在一个领域里占据了世界领先的地位,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找准市场的切入点,技术领先变成市场领先。”此外,王选教授还对邓中翰和他的创业团队发出如下感慨:“过去有人说优秀的中国人在一起就要打架,还说日本人善于下围棋,团结一致,牺牲个别棋子求得全局的胜利;美国人善于打桥牌,跟对家密切合作战胜别人;中国人爱打麻将,孤军奋战,看着上家,防着下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和。现在变了,中星微电子的总指挥、副总指挥都是各有专长的优秀人才,能够很好地团结奋斗,说明中国已经改变了只会打麻将的作风,而且非常善于打桥牌,中星微电子与一些国际大公司的合作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7 11:29
目录
概述
八大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