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制导,根据天体在天空的运行规律提供的信息确定导弹运动参数,将导弹引向目标的自主制导。又称天文制导。常与惯性制导组合成惯性―星光制导,用于陆射机动
弹道导弹或潜射弹道导弹的制导。
星光制导的原理是利用星光探测器接受的光辐射,识别和跟踪预先选定的单个或多个星体,并以这些天体为参考点,借助陀螺平台建立水平基准面或基准垂线,将测量到的天体方位角和高度角变换成电信号送到制导计算机,制导计算机按预先装定的星历表、标准时间和制导规律进行计算,得到实时的制导参数。一方面,根据制导计算机给出的指令跟踪星体,修正
弹道导弹的发射点位置误差、方位基准误差和初始对准误差,并对陀螺平台的漂移进行修正。另一方面,由制导计算机给出导引指令,通过姿态控制系统控制导弹沿给定的弹道稳定飞行,将导弹导向目标。星光制导的定向、定位精度高,制导精度与导弹射程无关。
采用此种制导技术的导弹,抗干扰性能强,制导精度受飞行速度影响小,工作隐蔽性好。但星光制导在大气层内会受到各种干扰,如白天太阳光的干扰,晚上地面灯光的影响等。因此,星光制导主要适用于
远程导弹的制导。有的远程运载火箭也采用星光制导,而且设计成在飞出大气层后的某个时刻开始工作。机动发射的地地弹道导弹和水下发射的
潜地弹道导弹,发射前不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初始定位瞄准,也难以确定发射点的位置。因此,发射前建立的参考基准有较大的初始条件误差(包括初始定位误差、初始调平误差、初始瞄准误差等)。在飞行中,导弹如以星光制导进行修正,与发射时间联系起来,则可确定发射点的经纬度,减小初始条件误差。
星光制导已成功地运用于多种
巡航导弹和远程弹道导弹。美国于1946年开始研制的SM-62A“鲨蛇”和SM-64A“那伐鹤”陆射巡航导弹,是最早采用星光制导的巡航导弹。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SS-N-8潜地
战略导弹,是最早采用星光制导的弹道导弹。20世纪末,采用星光制导的导弹命中精度较高。例如,俄罗斯的SS-24“解剖刀”
洲际弹道导弹,射程为10_000千米,
圆概率偏差为200米;“台风”级核潜艇装备的SS-N-28潜地弹道导弹,射程为9260千米,圆概率偏差为300米。美国“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装备的“三叉戟”Ⅱ潜地弹道导弹,射程为12_000千米,圆概率偏差为90~1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