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要塞(Star fort)是要塞的一种样式,是在
火药时代来临后,为了应付
大炮而逐渐发展出来,最初出现于15世纪中叶的意大利。
星形要塞的特点在于其众多相互掩护的
棱角,所以不论从哪个方向被进攻,都可以从侧后方用火枪、弓箭等武器对攻城的敌人进行打击。非但如此,相比原本平直的城墙,星形城堡的棱角使得敌人即便用重炮也很难轰开一条开阔而缺乏防守的缺口发动攻城。侧斜的墙面使得炮火的威力大为减小,而星形的棱角又难以通达到城墙之后。即便花大力气打开缺口,也仍然要面对密集通过缺口是从各个方向的棱角的射击,这使得破坏城墙发动攻城几乎成为不可能。
星形要塞在东欧有效的抑制了奥斯曼帝国的进攻,为欧洲和基督教世界的众多蕞尔小邦免于被强大的奥斯曼苏丹吞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直到更新式,威力更大的加农炮出现以前,星形要塞都是非常可靠的军事据点。即便是
现在,如果没有重武器支援,要突破有人据守的星形要塞也是一种艰难的任务。
星形要塞(star fort)首见于十五世纪的意大利。中古时代的环形要塞,在遭遇能直接射击其直立城墙的炮火时,已被证明是极其脆弱的。相形之下,星形要塞以平坦的建筑,搭配多个能相互掩护的三角形棱堡以及壕沟。再增置其他如半月堡(ravelin)、角堡(hornwork)、皇冠堡(crownwork),及附属堡垒,形成一个复杂但均衡的建筑。
当十五世纪攻城炮取得战略的一席地位后,工程师则是设法使城墙与具有斜堤的壕沟相配合,使敌人无法进行威力强大的直接射击,并使城墙略微高于能抵销炮火威力的斜堤。倘若条件许可,如在马尔他(Malta)的马诺要塞(Fort Manoel),外壕以开凿天然岩盘而成,而城墙亦属天然岩盘。当城墙愈低,则愈容易受攻击。另一问题则是以往流行的圆形塔楼,相对来说会遮蔽守军火力,造成死角,毕竟由对面城墙直射的火力是不会绕着弧形的墙的。为避免圆形或方形塔楼会产生的问题,因此出现了令攻方士兵无所掩蔽的铲形塔楼。攻方一旦沿壕沟或城墙进入守方精心设计的「死地」时,由于攻方面对守军的火炮无所掩蔽,则守军炮火必将对攻方造成重大打击。
而一个更深层且更微妙的改变是守方由被动化为主动。矮墙容易突破,而一旦攻方占领壕沟外的斜堤并在此放列火炮时,原先用来抵挡直射炮火的斜堤便会因而失去作用。因此要塞的形制必须能将侧击火力发挥到最大,杀伤任何逼近墙角的敌军。星形要塞的每一角掩蔽放列在此的火炮。这些火炮直射相邻炮台的边缘,单一炮台是受两侧火力掩护的。复杂形制要塞的发展,使炮位形成交叉火网。前方的炮台控制能保护城墙及形制复杂的土坡。守军火炮不仅是用来应付强攻也可对付敌军火炮,使他们无法逼近要塞,以免朝脆弱的城墙行直接射击。守城的关键也因而变成围绕要塞外缘的壕沟。这是既隐蔽又隐密的路径。守军可相对安全地移动到壕沟的掩蔽处,并发动积极的反击手段以控制斜堤,斜坡置于壕沟外侧,借着建造防御工事来拒退敌人接近斜堤或可直射城墙的火力点,并以反地道战反击并瓦解对方试图接近城墙的地道战术。
与中古堡垒相比,要塞变得低矮,同时占地更广,更具备防御纵深,攻方为了能将火炮施加到内层的守军,则必须先克服层层的防御。守军火炮的炮位严密地防守,可不受外围的炮轰,但对城内则敞开,这不仅减少了攻方突破的可能性,也大大消除守军火炮所产生的大量硝烟。只要攻方配备的是加农炮(cannon),这种形制的要塞就能有效防御,所受损害大多也只是实心弹(solid shot)直接射击造成的。而虽有黑火药制成的低爆弹(low explosives)可用,但对这种要塞的破坏极微。臼炮(mortar)与高爆弹(high explosive)的发展,大大增强榴弹(explosive shell)的破坏力,而曲射(plunging fire)更使得这种要塞的几何型式变得不合时宜。战争因此再度变得更强调机动。然而也过了许多年才扬弃旧的筑城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