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
初唐虞世南诗作
《春夜》是初唐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描写了月光下漫步在林苑里的主人公的形象;后两句写受惊的群鸟飞越树林,轻风隔水吹来阵阵花香。全诗描绘了一个有着灵动鸟影、醉人花香的春夜园林,语言浅近、静谧清新。
作品原文
春夜
春苑1月裴回2,竹堂侵夜3开。
惊鸟4排林度5,风花隔水来6。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苑:花园或园林。
2.裴回:同“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掠动、走动。
3.侵夜:近夜,入夜。侵,入、临近。
4.惊鸟:从休息场地或啄食场地惊起的鸟。
5.排林度:夜鸟归林,排行而过。
6.“风花”句:写隔岸花木的花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风花,春风吹送的花香。
白话译文
春天的林苑里,月自天穹缓缓移动,而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打开了。
喧闹声惊起林间宿鸟,掠过林子穿飞而去,而花香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
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唐太宗极为宠爱重臣虞世南,将当时富庶的永兴县划给虞世南作为封地,时有“虞永兴”之谓。贞观十一年(637年),虞世南在高陵城(据《湖广方舆纪要·湖广七十六》记:高陵城址,设在永兴县长乐乡宣化里深湖口,现陶港镇潘桥乡吴东陈处)过的丁酉年春节,在其春夜游园之际,虞世南留下了《春夜》一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中都有用“春夜”作题的诗。而虞世南的这首《春夜》则是初唐诗坛的优秀诗作之一,这首诗是诗人描写春夜游园的景色的作品,诗中花香鸟影,语言浅近、静谧清新。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下漫步在林苑里的主人公的形象。春天苑囿,明月徘徊,傍晚在竹子环绕的厅堂里聚会,体现了诗人此时月下漫步的悠闲。
后两句写受惊的群鸟飞越树林,轻风隔水吹来阵阵花香。“惊鸟排林度”,是瞬间的美景,作者快速地抓住了这一景象的韵味,此处也了作者对于外界的偶然事件及瞬间美的敏感性,技巧非常高明。而紧接着的是夜风带来的花香。如此,有着灵动鸟影、醉人花香的地方,一个优美、浪漫的世界出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名家点评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国璎:这首诗与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一诗颇相似,捕捉的是瞬间的美景,表现的是修辞的工巧。虽无诗人之“情”的流露,但却抓住了自然景象之“趣”,因此仍不失为一首好诗。(《中国山水诗研究》)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他(虞世南)现存的几首古乐府仍是六朝诗人照猫画虎模拟古人的路数,而大批的奉和、应诏诗虽然有些小巧的秀句,但大多还是啰里啰嗦排列丽词的六朝腔调,倒是偶尔一两首随意写出的小诗,却显得还不繁芜不俗气,颇有韵味,像《春夜》《秋雁》和《》。(《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唐诗卷》)
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市)人。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曾赐爵水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水兴”。唐太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谥文懿。传世墨迹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旧摹墨迹本《汝南公主墓志铭》等。书法理论著作有《笔髓论》《书旨述》。编有《北堂书钞》160卷、《群书理要》50卷、《兔园集》10卷等,另有诗文集10卷行于世,今存《虞秘监集》4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09:3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