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捺钵遗址群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捺钵遗址群,位于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的花敖泡东南岸和查干湖西南岸,由四片遗址区即后鸣字区、腾字区、藏字区、地字区组成。
历史沿革
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调查时发现春捺钵遗址群。
2013年6~7月,为配合保护规划制定,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乾安县文保所在对春捺钵遗址群进行了调查,把后鸣字区分为东、中、西、南四区。在中区北部发现了小城址,城内有瓦顶建筑址3处、圆圈遗迹1处,在中区中部的土包台边缘发现多个野炊灶。在西区发现了铁匠炉遗迹。
2014年8~10月,对后鸣字区遗址进行勘探和小规模发掘。
2018年6~10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等单位选择了查干湖西南岸居中的藏字区遗址,对其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有了一系列的新发现。
2021年8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和乾安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春捺钵遗址群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发掘工作共持续两个月,发掘出土瓦当、滴水、陶瓷器、北宋铜钱、凤形脊兽及菩萨头像等上百件文物。
遗址特点
综述
春捺钵遗址群4片遗址都位于湖泊的边缘,以断续分布的土包台为主要遗迹,每个遗址大约有数百座。
后鸣字区遗址
后鸣字区遗址有九百余座包台。包台一般长10~50米、宽10~20米、高1~3米。土包台东西绵延3千米,总面积大约4.7平方千米。遗址所在的湖底地势低平,为草原和泽环境,土壤盐碱性较大,不适合农业耕作。东北夏季是雨季,土台群的地面多处积水,变成沼泽,夏季积水更加严重。这类遗迹只适合在无雨或少雨的冬春季节大规模居住,是一种季节性遗址。
通过试掘,以及被冲的包台断面观察,可以确认包台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堆砌和生活所致。根据T3、T4试掘可知,土包台基本是平地起建,多次修筑,累积而成。在台子及周采和出物是金时期物,未见其他时代物。其中的细密篦点纹陶片是典型的辽代契丹篦纹陶罐(或壶)的下部分,稀疏篦点纹陶片在城四家子古城(辽长春州城)2013发掘的辽代建筑中也有发现,该建筑址有辽代的纪年文字瓦出土,时代可靠。绿釉划花瓷片、盘口陶罐等也是辽代常见器物。可以确定遗址始于辽代,并与契丹人有关。钧窑瓷片和涩圈瓷碗都是金代的,宽面连弧形滴水与金代完颜希尹墓地的碑亭滴水风格一致,故遗址在金代仍被使用。
后鸣字区遗址包台的分布遵循一定的布局要求,但是规律性不强,带有随意性。宏观布局上,中区为主,东区和西区作为两翼拱卫。中区呈向心式(聚拢式)布局,核心最密集,“羊棚包”和“三大台子”最重要,可能是最高级别者使用。从西区发现的铁匠炉残迹和多个土包上有铁熔块、铁渣分析,西区有一定的手工业服务功能,同时远离核心区,烟火和打铁的噪声不会影响核心区。微观布局上存在大、中、小台子的附属关系,一个大台子周围有中小台子分布。
后鸣字区遗址建筑址的规模小,有瓦和瓦当,等级高,“圆圈”建筑特殊,围墙低矮,不具备防御功能,没有高大台子,不具备观望风景条件,推测可能是祭祀区。
藏字区遗址
藏字区遗址为低矮的土台基,高度为50~200厘米,总数约291处。单体规模最小10平方米,最大1000余平方米,1.28平方千米。形状有长方形、圆形两种。采集到辽代轮齿纹陶片、粗白瓷片、兽骨、北宋铜钱等。
2018年度的发掘共清理灰坑48个、房址2座、灶6个、窖穴1座、车辙印1组。灰坑多为圆形、椭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坑内堆积以黑灰土夹杂炭粒和红烧土粒为主。房址均位于土台中央的顶部区域,仅存部分火炕烟道的迹象。灶均为室外灶,圆形居多,灶内包含大量的红烧土块。窖穴与房址开口于同一层位下,平面呈圆形,建造方式为先下挖一个直径2.5米、深1.6米的直筒形深坑,然后紧贴坑壁的20厘米,间隔填筑厚约5厘米的黄土层和灰土层,最后在填土层内壁贴一层厚约5厘米的芦草作为护壁。车辙印为南北平行的两道黑土带,间距约1.7米。
腾字区遗址
腾字区遗址分布面积约1.73平方千米,台基数量480余个,同藏字井遗址一样,台基形状分圆形与长方形两种,其中最大的圆形台基直径30余米。遗址所在的草原已作为草库伦禁牧,故牧草茂密,高约尺余。遗址中部有一条东北一西南向的水渠将本区分为南北两片。
赞字区遗址
赞字区遗址分布范围4.4平方千米,现存高大的台基近969个,多为长方形。其特点是台基普遍高大,最高的近3米,最大的长方形台基长60余米,其余台基的规模均在80平方米以上。曾出土过六耳铜锅、多处灶址、辽代轮齿纹陶片、粗白瓷片、金银饰件、铁器、石磨、兽骨、北宋铜钱等。
余字区遗址
余字区遗址南北绵延约5千米,东西约1千米,现存台基265余个,面积达1.24平方千米。
文物遗存
春捺钵遗址群发现一尊10厘米高、拳头大小的菩萨头像,五官清晰、发髻完整。这一发现证实了《辽史》中辽代皇帝“春捺钵”时要“头鹅荐庙”(即狩猎到第一只天鹅时在庙中祭祀)的记载,为辽帝行宫遗址的确认提供了新的证据。
2018年,春捺钵遗址群藏字区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出土和采集了多个种类的遗物,其中以陶瓷器残片为主,此外还有铜钱、铜首饰、铁器、石器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等。陶器以各类灰陶器为主,可辨器型有罐、盆、壶等,其中卷沿盆具有典型的金代风格。瓷器以各类碗盏居多,部分碗盏采用了底部刮釉一周的涩圈叠烧工艺,是典型的金代瓷器制法。铜首饰为一件凤首簪,存留凤首部分,簪身已残。铜钱均为北宋年号铜钱,保存较好的有祥符通宝、天禧通宝、元丰通宝、元祐通宝等。铁器有碗、犁、钉等。石器有穿孔珠、砺石、磨盘等。动物骨骼的种类较为丰富,初步辨认的种属有牛、羊、狗、鼠、蚌等。
研究价值
春捺钵遗址群的发掘,弥补了全国文物考古专家寻找古代黄帝“捺钵”遗址的空白,体现了乾安县文物悠久的历史资源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对研究辽、金历史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历史文化
“捺钵”制度
捺钵,系契丹语,亦作“纳钵”,意为辽帝的行帐、牙帐,相当于汉语的“行在”。辽朝处理政务多在马背车帐之上和四时“捺钵”之中。因此,“捺钵”制度在辽代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
“捺钵”因按春、夏、秋、冬的时序安排,又称之为“四时捺钵”。“四时捺钵”既是皇帝钓鱼行猎、习武休闲的理想胜地,也是皇帝议政治军、号令天下的主要场所。其中“春捺钵、秋捺钵”主要处理辽朝和其他所属民族的关系;“夏捺钵、冬捺钵”主要召开北南臣僚会议。而关于四时捺钵的时间安排,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的,每三个月皇帝都要带领辽廷的主要官员从一处“捺钵”迁往另一处捺钵。
夏捺钵的主要地点为吐儿山,位于黑山东北。秋捺钵也称为“秋山”意为秋猎于山,秋捺钵地多为庆州(内蒙古林县)一带群山之间的伏虎林,有黑山、赤山、馒头山等。而“冬捺钵”则是四季捺钵停驻最久的地方,其通常设在永州东南30里的平广淀,位于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之处的平原。“春捺钵”也称“春水”,意为春渔于水,即:钓鱼、捕天鹅(“头鱼宴”与“头鹅宴”)并接受女真“千里之内”诸酋长的朝贺。
2009~2010年,吉林省乾安县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依围湖面的四处土台分布区,分别是位于乾安县西南部花敖泡东南侧的后鸣字区以及乾安县东北部查干湖西南岸的藏字区、腾字区和地字区。遗址群位于辽金春捺钵的区域内,形制特殊且规模宏大,采集到了大量辽金时期遗物,可能与辽金春捺钵存在着密切关系,遂将其定名为“春捺钵遗址群”。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春捺钵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12日,辽金捺钵遗址(春捺钵遗址群)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春捺钵遗址群位于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的花敖泡东南岸和查干湖西南岸。
交通信息
自驾:自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春捺钵遗址群,路程约25.2千米,用时约34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7 20:3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