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题湖上》是唐代诗人
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前六句状写千娇百媚、美如画图的西湖景致;后二句直陈胸臆,以抑止不住的由衷礼赞,愈加突出西湖的美丽迷人。全诗以“春”为背景,以“湖”为中心,描摹出一幅有山有水,有主次,有陪衬,对比强烈,衬染分明,层次清晰,色彩丰富,自然浑成的西湖春景图。
作品原文
春题湖上⑴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⑵。
松排山面千重翠⑶,月点波心一颗珠⑷。
碧毯线头抽早稻⑸,青罗裙带展新蒲⑹。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⑺。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湖:指西湖。
⑵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⑶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许多松树。重(chóng):层。
⑷月点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
⑸碧毯:指早穗连成一片,如同绿色的地毯。
⑹罗:质地稀疏的丝织品。蒲:香蒲,多年生草木植物。
⑺勾留:停留,流连。
白话译文
春天的湖上如一幅画图,群峰绕湖水水面如镜铺。
松树排山上呈千层翠绿,月儿点波心如一颗珍珠。
早稻抽穗像碧毯的线头,新蒲舒展似青罗裙带舞。
不能抛下杭州到别处去,一半原因是留连这西湖。
创作背景
本诗约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春作于杭州。白居易于长庆三年(822)为躲避朝廷党争而自请外任,来到杭州作刺史,任职三年间,寄情山水,留连诗酒,写下了《钱塘湖春行》、《杭州春望》、《江楼夕阳招客》等一系列吟咏西湖美景的诗章,这首诗是作者在杭州刺史任期将满、即将离开时所作。他虽欲回帝京,但也舍不得离开杭州,直到长庆四年五月杭州刺史任满”除太子右庶子“,非回长安不可时,才有了“抛得杭州去”的思想,也才写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首句总体勾画西湖春景,有笼住全篇之势。“似画图”三字平淡无奇,但却是诗人目睹西湖春景时的第一印象,也是总的印象,是对湖上春光的轮廓所作的概括。至于“画图”的具体内容,诗人接着用五句作描述:“乱峰围绕水平铺”写其平如镜的湖水和湖周围高低不一、错落起伏的群山;“松排山面千重翠”写湖边众多峰峦上成排的松树重重叠叠、一派翠绿的景象;“月点波心一颗珠”写倒映在湖心的明月,宛如珍珠一般璀灿明丽,熠熠生辉;“碧毯线头抽早稻”写抽穗的早稻,就像碧毯上的线头一样毛绒绒的;“青罗裙带展新蒲”写新绿鲜嫩的香蒲,如同青罗裙带一般柔软舒展。诗人的目光由远及近,由高而低,流连于美妙可人的湖光山色中,一会儿是全景:“湖上春来似画图”;一会儿是远景:“乱峰”“松排”;一会儿又是近景:早稻已在抽穗,新蒲泛起绿意。这样写来,层次十分分明,主从有序,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写法上是很见技巧的。这是此诗写景的一个特色。特色之二,在于诗人笔下的春景,特征十分鲜明。如“乱峰围绕”、“松排山面”,固然为远佑所见,视觉不免模糊,无法工笔刻镂,所以有“乱”、“排”二字注重整体感受的描叙,但也不难想见,在宽阔的湖面上,因有若有若无的春日烟氲淡若薄纱,所以诗人无法极目端详远处群峰的具体情状。又如“碧毯线头”、“青罗裙带”,诗人善用譬喻,状形绘色,将春来湖上之后,湖水碧澄、平静之美写得十分准确而又传神;而“早稻”与“新蒲”之“早”、“新”二字,在意义上互相生发,将大自然的盎然生机,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出来。诗人就是这样以幽丽的笔触、华美的词句和新奇精妙的比喻,写出西湖一片葱茏隐秀的美景,可谓曲尽风光,历历如绘。
诗的结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改变了写法,将上面绘形绘色的笔触,一变而为直陈自己的心理:原来自己没有离开杭州去到他处,一半原因就是流连这西湖的美景。如果说前六句是直接铺陈西湖春景,进而寄寓赞美之情的话,那么这二句就属于薛雪所谓的“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了,是以诗人不愿别离杭州来反衬杭州西湖美景爽心的特色,从中见出西湖春色的动人力量。这样写来,正所谓“诗贵别趣,意忌直出”。
名家点评
清·毛奇龄、王锡《
唐七律选》:“物态新出(‘碧毯线头’二句下)。万千赞叹,尽此二句(末二句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唐宋诗醇》:“画图”二字是诗眼,下五句皆实写画图中景;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馀情。”
清·王尧衢《
古唐诗合解》:“以‘湖’字起结,奇极。‘一半勾留’,湖未尝留人,而人自不能抛舍。兴之所适也;然亦只得‘一半’,那一半当别有瞻恋君国去处,若说全被勾留,岂不是个游春郎君,不是白傅口中语矣(末二句下)。前解写山月之胜,后解写物色之胜,总写得‘湖上春’兰字。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