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拼音:chūn fēng dé yì)是一个
成语,最早出自于唐·
孟郊《
登科后》。
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槐花飘香时节,赶考的举子们担箱负,纷纷进京。四十二岁的
孟郊也来到长安。孟郊出身寒微,他希望能凭自己的文笔诗才济身庙堂,以便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如今,进身之路就在眼前,有足即可上,捷足可先登。他坐下的马儿仿佛也会人心,跑得多么轻快,孟郊进京,充满了激情与希望。
贞元八年(792年)二月,考试放榜,孟郊榜上无名。他既伤心,又愤概。雄鹰猛雕,失势遭困暑;而那些巧妇鸟一样的唐人,却都假翼高飞。感叹世道不公,他悲愤地写下《落第》诗:“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凯见叶上霜。雕鸭失势病,鹤鹤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孟郊无时无刻不感到羞耻,所以他也更加发愤苦读,心与身为仇,自己跟自己较劲。
贞元九年(793年),孟郊再次来长安应试,他万万没有想到,新的打击又等待着他。他又落第了。他伤心落泪,彻夜难眠,写了《再下第》诗:“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在唐代,进士及第后即披红戴绿,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城中的大街上游行,寻花赏花,而无论皇亲贵戚、市井百姓、僧侣尼姑,都纷纷涌上街头,争赌新科进士的风采,可谓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孟郊说他两次落第,两度在长安街上含泪看高科进士的人游街赏花,悲叹自己命运不济。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这年四十六岁,第三次赴长安应进士第。这年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吕渭,试题是《日五色赋》《春台晴望诗》。二月放榜,孟郊终于高中,同榜中进士的有三十人。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一切辛酸、屈辱、窝囊气都一扫而光,他与同榜进士在曲江宴集赋诗,意气飞扬,纵情畅饮,眼前的一切顿时都变得那么美好,万事万物仿佛焕然一新,春雨中鲜花似在滴红,绿烟中新柳竞相吐翠。他把自己这无法抑制的兴奋与喜悦,都倾注在他与同年在曲江宴集时所赋的《同年春燕》诗里。这首长达十六韵一百六十字的诗,似乎仍不能尽情表达诗人的心态,他又写了《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情。
孟郊在经历了两次进京赶考,两次落榜后,直至贞元十二年第三次赶考才考中进士,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登科后》,然而考中进士后孟郊的人生却并没有“春风得意”,孟郊中进士后,没有立即被授官,过了四年才授溧阳尉一个县级小官。孟郊到任后终日流连山水,政务多废,县令让人代其职,减去孟郊一半薪俸,最终孟郊只好辞官回家。成语告诉人们,人生总有春风得意之时,但千万不可因此而得意忘形。人生有得意的时候,也会有失意的时候。得意的时候要泰然,失意的时候要淡然。只有这样,人生才不会走得太累。成功了,不骄傲自满;失败了,不灰心丧气;光明时不自夸,黑暗时不痛苦;顺境时不忘痛苦,逆境时淡定自若;在高位时不张狂,在底层时不要怨;顺风顺水、春风得意时,能够居安思危;倒霉背时、屡战屡败时,也能够欢笑开怀。
元·
乔吉《
金钱记》四折:“他见我春风得意长安道,因此上迎头儿将女婿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