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拼音: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八佾》。
成语出处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
成语故事
公元前517年,即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时年35岁。当时正值春秋末期,周天子威名不再,各地诸侯割据,争战频仍,各诸侯国内大夫专权,违制越礼,封建制正处于礼崩乐坏的解体阶段。
鲁国的“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专权擅政,常有僭越礼法的举动。按照礼制的规定,古代天子在宗庙祭祀结束撤去祭品时唱的诗,因为其中有“参加助祭的都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持祭礼的诗句,但是“三桓”家却将这周天子祭祖用的《雍》诗用于自家的庙堂祭祀,按当时礼制,只有天子、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名山大川,而季孙氏偏偏要去祭祀泰山,这也令孔子气愤填膺。
季孙氏的季平子胆大妄为,按照当时礼制,他家只能用四行的舞队,却将鲁国公室的舞队调来四行,使用了周天子八行舞队的规格。这不仅是对周天子和鲁国公室的蔑视,而且使鲁昭公祭祀其先君鲁襄公的活动都无法进行。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确是大逆不道、令人愤慨。
“八佾舞于庭的事件发生后,鲁昭公非常气愤,加之此前季平子因为和郦昭伯比赛斗鸡结怨的事得罪了鲁昭公,鲁昭公受咸昭伯鼓动,发兵攻打季平子,季平子反而联合孟孙氏、叔孙氏,“三桓”一起围攻鲁昭公,鲁昭公兵败后逃避到了齐国。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评价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事后,孔子也因受季氏排挤出走到了齐国。
成语寓意
俗语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指的就是该忍的时候应该忍住。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一旦底线被突破,就该张扬血性,有所表示了。否则,人的尊严何在?人,最可怕的是你不但“此可忍”,而且“孰也可忍”,沦落为没有血性、毫无肝胆的庸人还毫无知觉。国防大学教授戴旭讲过:血性即勇气,于个人,于国家和民族,都特别重要。血性是锻造英雄个人和优秀民族的基本品质,担当是责任的承接和使命的托举。担当和血性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担当,血性只是“小勇”,如果没有血性,担当只是“负担”,只有血性和担当相结合,才能诞生时代的英雄和英雄的时代。一个人要有志气,要有信心,要有骨气,要坚持真理,要敢作敢为。胆小怕事,畏畏缩缩,不敢承担责任,最终只会越来越差。
成语运用
“是可忍,孰不可忍”意思是如果这样的事情都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指绝对无法容忍。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唐·房玄龄《
晋书·王敦传》:“王敦凭恃宠灵,敢肆狂逆,方肤太甲,欲见幽囚。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变鬼》:“乃一老,无论三子皆壮夫,何竟化化现睨、低首下心,是可忍,孰不可忍耶?”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十章:“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须给梁大牙来个下马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