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宴席,多用蒸法制菜,凡数十种,讲究原汁原味、软嫩香酥,其中流传最广、最有名的,尤以
粉蒸肉、
小酥肉和
酱梅肉为代表,并称“晋式三蒸”。
粉蒸肉,是“三蒸”中起源最早的一道
山西名菜。“蒸”之烹技,晋源流长,
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甑,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山西已“蒸谷为饭”(《
古史考》),至今
平定等地仍用
陶甑,晋南民间以其蒸糕,称“
甑糕”。《千鼎集·伊尹蒸考》有“雪鹄之蒸”,说明
夏商时已有蒸肉而食。《周语》记,
周定王设宴,
晋襄公任相礼,以“肴蒸”款待士会。晋地民间袭此“宴礼”,改为加米与肉相蒸,成粉蒸肉,传承至今,成为山西传统“行菜”之一、民间宴席的底座菜。
晋菜中还有一道
荷叶粉蒸肉,相传始于
三国。《晋食纵横丛书·名食掌故》等记载,民间传说
关羽马前步将
周仓,疾步如飞。关羽闻得其手脚长毛,号“飞毛”,为探虚实,对周仓说,欲能同床共眠。周仓不知是计,上床后就呼呼大睡,而手脚之毛扎得关羽一夜难寝。次日周仓得知,情急之下将手脚上的毛剃得精光。周仓此后开始掉队,还常常来不及吃饭,一次用荷叶包了蒸肉边走边吃,味道变得格外香美可口。晋人尚义,加以夏秋之际,
晋祠荷叶连天碧,遂创制成荷叶粉蒸肉,成为
并州古城夏令美食。
柏原在《
谈花说木》一书中感叹其色之艳,味之珍,赋有“曲院莲叶碧清新,蒸肉犹留荷花香”。
粉蒸肉在
忻州定襄一带,加入土豆泥和面粉相制,甚是独特,被称为“忻定蒸肉”或“山西蒸肉”,是当地过去“九簋八盘”宴席的主打菜,相传阎锡山曾以此菜招待过
冯玉祥、
蒋介石等人。现在定襄蒸肉还被制作成礼盒美食来馈朋酬宾,成了当地名特产品。
晋式第二蒸,是山西小酥肉。酥肉是山西的传统名菜,用猪肋条肉切块,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烹制而成。《名食掌故》记,
永乐二年,
明成祖朱棣封其第三子
朱高燧为赵王,府内侍女知赵王有喜食烤肉习惯,就选用上好猪肉先煮再蒸后炸,配大葱、面酱佐食,深得赞赏。因加入紫苏调料,称为“紫苏肉”。后传于民间,
晋中一带唤作“香酥肉”,晋南民间宴席多称“
小酥肉”,制法略有变化,将五花肉切小片,拌淀粉鸡蛋糊腌制,然后用油炸至金黄色,与炒好的木耳、
玉兰片混合,放入蒸锅蒸制而成。
小酥肉在
运城一带民间宴席多取
羊肉制作。而
晋城行菜则选用肥猪膘先煮再蒸后炸,称“紫酥刀背”,是
上党地方传统菜肴,而其民间多选
五花肉先炸再煮后蒸,称“胡卜肉”,是逢年过节、喜庆婚筵必上的菜肴。长治一带则改良创新有酥肉芥末粉皮汤,已为当地名吃。
全晋会馆改良创新有王家小酥肉酸菜鱼唇菜,据传晋商
灵石王家主人王谦曾参加
康熙六十一年
乾清宫“
千叟宴”,受御赐龙头拐杖一把和鱼唇菜一道。王谦回乡后,命家人将鱼唇配以山西小酥肉、酸菜烹制,味道极美,成为王家家宴的头菜。东南亚王氏宗亲会客人在全晋会馆品尝此菜,赞不绝口,并留诗纪念“春风走马汾水边,丰年留客作清欢。几回梦里今非梦,王氏宗亲聚太原。”
酱梅肉,是
晋商庄菜代表菜,也是晋式第三蒸,因用
酱豆腐汁相蒸去腥提鲜而名。
大同民间宴席有
杏梅肉,则用杏干相蒸,制法略同。相传,晋商常家的创业始祖
常威,本一介书生,学端木经商,乾隆初年已累财十万,后将生意交子经营,自己则专心教孙读书。常威发现这些个读书郎嫌腻,常将菜中白肉挑出。一次有人给他送来一罐酱豆腐,常威灵机一动,将白肉蘸酱豆腐吃,果然咸香不腻了。于是他叫厨房每次制作肉时必加酱豆腐相蒸,取名“酱梅肉”,夹在馍里给这些读书郎吃。久而久之,酱梅肉在晋中一带传播开来,进入了八碗八碟宴席当中,成了一道山西地方特色菜。
酱梅肉在
太原全晋会馆改良吃法,配以荷叶饼、酥方、葱丝、黄瓜丝等,深得顾客称赞,成为一道畅销名菜。笔者曾陪著名美食家
李耀云大师品此菜,兴所致,借白朴《沁园春》略改赋云“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友相欢。酱梅肉前,得味慰馋,鱼鸟溪山任往还。岂忘否,访晋商故里,食典相传。”的确,名菜多典故,典故多言礼。如此“晋式三蒸”传承至今、慰馋于人的,还有着一份味中之味、养心益神的东西了,菜式虽千变万化,此为鲜活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