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文正
中国著名水彩画家、山东水彩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美术教育家
晏文正(1926年-2022年12月27日),男,字兆庆,斋号“侧身楼”。山东省濮县(今河南省境内)人。青岛水彩画的奠基人。生前系青岛教育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山东水彩画会名誉会长,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青岛画院名誉院长。擅长水彩画、中国水墨画等。
人物生平
1926年3月12日生于沈阳,祖籍山东濮县,1931年定居青岛。
1943年辍学后从事设计工作,1949年在中学任教,1959年调青岛教育学院任教,任艺术系主任、教授,50年代起作品曾在国家及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及参加各级展览,其作品画风沉、豪放、真挚、水彩画水色饱满清新、富间境、得神韵、自成一格,中国水墨画则继传统而不为法度所拘,笔墨酣畅,澹泊天真。
2022年12月27日16点14分,晏文正在山东青岛逝世,享年96岁。
人物著作
自上世纪50年代起,晏文正先生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美展并获奖,同时,作品陆续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代表作有《毛主席长征路上》《风雨栈桥》《窗前》《海浪》《海滨》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山东美术馆等展馆收藏。
晏文正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编著出版《怎样画水彩画》《水彩画技法》《晏文正写生散记》《晏文正水彩画集》及个人传记《侧身楼记》《追梦一生》等。
社会评说
在晏文正先生的书房里,我曾见到四十年前那些水彩画大家与晏老的通信,内容许多是关于如何发展我国水彩画事业的。从中不难看出老艺术家们崇高的理想、沉重的使命感与献身精神。这些发黄变脆的信笺,使我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激情,那是何等的至真至诚。
现在,晏文正与吕品两位前辈被称为青岛水彩画的奠基人已无置疑。一个时代的不同艺术门类都有着一个共性的特征,晏老的绘画作品使我联想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电影,虽然电影科技尚处于落后的境况,但那些学者型的表演艺术大家却为我们塑造了超越时代的永恒形象。其内在的根本是至真至诚。晏老的绘画亦然。古人讲“画以载道”,晏老水彩画中的“道”实际上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一个转化,它包含着亲和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重视艺术家个人品格和学识修养,强调形式语言和精神境界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在传统艺术观基础上的继续与发展。晏老的水彩画作品多产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中更多地凸现着那个时代人文生活的刺激所引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种种复杂交织的心境和思绪,表现出画面意境中的精神厚度。从他对画画意境的追求来看,其自身文化结构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与新学交汇的时代胎记。晏老说:“在水彩画的写生中,我探索着进行艺术境界和审美空间的创造。”看他的作品使我们明显感觉到中国古典诗词同一美学境界中的共振。无论是汹涌的海涛,还是烟云迷蒙的峰峦,春华烂漫的生机和晚秋的苍凉,都让我们既感受到生活的激情,又油然生出一些基于生命现象的永恒惆怅。在浓淡冷暖的水色自然流变而成的幽明隐显恍惚交替的背景上,构成了具有神秘意味和诗韵的形象。晏老对晨昏雾雨的表现似乎超出绘画色彩、笔触的直观吸引力,令人感触到自然变幻和心灵交织的生命颤音。晏老的作品强调了绘画性因素,物象在一定程度被弱化,也许是因为画家希望他可以使情感活动在审美观照中获得自由的体验,饱蕴着激情笔触的挥写痕迹和对“留白”所产生的特殊肌理效果则被有意强化,浓郁的绘画意味的画面构成了审美意境,加之气氛情绪的渲染,酿造了晏老水彩画的特殊艺术境界。其实晏老青少年时代对各画种涉猎广泛,如油画、水墨写意画及文学插图等,并多有建树,但情有独钟的水彩画艺术却始终伴随着晏老在漫漫艺途的跋涉中求索,水彩画创作已融入晏老的生活,成为其生命的表达方式。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既是晏老人格境界和艺术境界的整合,亦是人们对其从艺、治学、育人诸方面成就的由衷赞叹。晏文正的作品兼容中西,广涉水彩画及中国水墨写意画等多种艺术领域,水彩画《风雨栈桥》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窗前》入选《中国水彩画》,《崂山明霞洞途中》受邀参加“中国百年水彩画展”,作品曾在国外展出和发表。
晏文正本次展出的水彩画中有一幅《崂山明霞洞途中》,山海相依,令人如身临其境。青岛的海滨景色,是画家的天然写生场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不少西画家来青写生,如倪贻德吕斯百、李剑晨及吴冠中等,其中晏文正就曾亲眼见到倪贻德几件笔法粗犷、颇似后期印象主义画家塞尚的写景青岛油画。
青岛的海滨风云变幻,大海也是千姿百态。晏文正也时常用画笔描绘这片熟悉的水域,他的水彩画《海浪》就是1974年去崂山海边为学生写生示范所画。晏文正对于海滨的风景画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在这位画家的眼中,大自然本身都是按照美的法则营构而成,一切符合美的景象,都各有千秋地达到艺术的境界。今年81岁的晏老数十年苦心求艺,但他说直至今日“偶尔在缝隙里见到一点新的东西,仍如获至宝”。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9 10:2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人物著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