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霁》是北宋政治家
司马光创作的一首
五言绝句。这首诗写早上雨后初霁之所见,描绘了一幅美丽和谐的晨景图,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情、超脱的心态与很强的定力。
我从梦中醒来,张开惺忪的睡眼;什么时候,哗哗的雨声已经悄悄地停歇。一束束晨光射进了门外的树林,又透进了窗隙。多迷人的清晨!我连忙起床,推开了房门,“吱呀”一声,惊起了树上栖息的乌鸦。树枝摇动,残存的雨珠纷纷坠落,打在青苔上,声声清晰。
“梦觉”是说一觉醒来,应题中的“晓”字;“繁声绝”是写雨停了,应题中的“霁”字。“梦觉繁声绝”,写的是清晨的感觉,又补充了昨晚临睡时不绝的雨声,及一夜温馨的好梦——晚上睡得很熟,没醒过,所以什么时候雨停了都不知道。好梦醒来,先是听觉上的反映,雨声停了,一片寂静。既而是视觉上的反映,林中透进了一束束初阳,从门缝窗隙中射进寝室。“林光透隙来”,只有清晨的初日及傍晚的斜阳才会如此,应题中“晓”字;林光,又应题中“霁”字。
三、四句是前两句的延续。没听到雨声,见到了缝中透进的阳光,诗人顿然明白今天是个好天,于是迫不及待地起床,赶快去开门看外面;门一打开,吱呀声惊起了树上的乌鸟,它们扑楞楞地飞起,摇落了树上残余的水珠,滴到了满是青苔的地上。这宛如一幅生动的图画,把雨后清晨的景色写得很深很透,富有韵味。“开门惊乌鸟”,说明门外寂静无声,鸟儿尚在栖息,从侧面说明了“晓”。既然开门声能惊起这些鸟,说明鸟就停栖在离门很近的树林子里,呼应上句的“林光”。余滴紧扣昨夜的繁声,点明是残余枝头的雨滴,不是露水,照应了“霁”字。特意写青苔,是因为雨后的青苔特别的苍翠。
四句诗,一句一景,句句扣题,回环照应,清幽绝俗,把雨后初晴的早晨很细腻地表现出来,在景色的描写中,自然写出了诗人在睡足后,碰到天气转晴,心情一定是十分舒畅,诗人笔下这番宁谧的晨景,正是他恬静的心情的自然流露。这样融情入景的艺术手法,在唐
王维的绝句中经常能见到,如《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都是通过景色表现情感。司马光这首诗与王维诗有不少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