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作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作为对当时外在客观世界和诗人内在主体心灵双重反映的统一载体,必然要因唐王朝不同的时代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就晚唐文坛而言,据《唐音癸签》集录统计,晚唐诗文集有137家,与初唐之152家,盛唐之49家,中唐之165家相比,应该说仍然保持了繁荣。其中除李商隐、杜牧这两位大家外,其他知名诗人为数尚多。这些诗人在创作上吸收了前期诗歌的营养,各具风貌,形成了庞杂多姿的晚唐诗坛。
然而,在唐诗四期中,晚唐诗歌却最遭后人非议、贬损。类似“唐代诗原中晚佳”这样的评价极少,更多的是“近来诗人轻晚唐”,这方面的贬损之论不胜枚举。一言以蔽之,晚唐诗格调衰敝
萎弱不足取,基本已是唐以后至清历代诗论具有总体倾向性的定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对唐诗研究的深入,今天,我们早已摆脱了前人以盛唐为“正法眼藏”的偏见,打破了“诗必盛唐”,“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的桎梏,开始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正视晚唐诗歌,我们认为,晚唐诗歌不应受到轻视与否定。
本文即试图从时代、社会、文化、心理及诗歌本身这样一个多方位、多角度的方法入手,对晚唐诗歌进行尽可能全面、尽可能接近其本来面目的研究,从而争取做到能把握住并揭示出晚唐诗歌的风格特色,挖掘出晚唐诗歌艺术的真实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