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是宋代范成大所作的一组诗,描述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作品原文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飘尽桑麻小,夹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稜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藟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注释译文
1.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2.鞭笋:竹根称为鞭,横行伸展,笋自鞭生。
3.椎(zhuī)鼓:击鼓。
4.斗草:以草相赛为戏。
5.杜茅柴:乡村农家自酿的酒。
6.旗亭:酒馆的代称。
7.官酒:宋代酒是由国家专卖的,称为官酒。私人也可以酿酒,但需要向官府交税。
8.灰:南宋市镇上销售的酒大多是黄酒,酿酒时要放入一些石灰,以防变质。
9.骑吹:指地方长官出行时之仪仗。
10.碌(liù)碡(zhóu):乡村中用来压谷子的大石磙子。
11.蒨(qiàn):淡红色。
12.袂(mèi):衣袖。
13.醪(láo):甜酒。
14.荐:供奉。
16.搀前:从后面超越。
17.走:小跑。
18.廑(jǐn):仅仅。
19.樊:用为动词,插棘为篱。
20.种稻包:农家用来储存稻种的稻草包。
21.菘(sōng):白菜。
22.裹盐:买盐,按斤或两称好,用纸包裹起来。
23.薤(xiè):藠头,状如蒜,味香脆,叶长如蒜苗。
24.溪毛:溪边的野菜。
25.荡:水域。
26.梅天:江南在农历五、六月份黄梅熟时,常常连续阴雨不断,叫做梅天或黄梅天。
27.外水:水域的外围。
28.湔(jiān):洗涤,这里是打湿的意思。
29.上巳:农历三月初三,古代是上巳节,民俗在这一天去水边游玩、沐浴、野餐。作者在此诗后原注:吴下以上巳蛙鸣,则知无水灾。
30.蚤:同”早“,这是古文的习惯用法。
31.阿魏:一种药草,味道并不好闻,此处言香,当是作者表达对田园的喜爱。
32.三旬:整月。
33.蚕忌:江浙一带习俗,养蚕人家在农历三月蚕的结茧期,关门闭户,不与人来往,谓之蚕忌。
34.污(wū)莱:低洼、荒芜之地。
35.一稜(léng):农人以稜表示远近,一稜大约相当于一块田的距离。
36.茭青:茭白长成后变青,叫做茭青,根系发达,盘根错节,能保持土壤不被水冲毁,常用来做堤岸。
37.葑(fēng)田:水域中的茭、菱等,经多年腐烂后形成的田。
38.茅针:茅草清嫩的芯芽。
39.蓬藟(lěi):野草莓。
40.筠(yún)笼:竹笼。
41.河魨:即河豚。
42.楝(liàn)子:楝子树,一种落叶乔木,它开花之后,就该要入夏了。
43.石首:石首鱼,就是黄花鱼。
44.欹(qī):歪斜,这里同“倚”。
45.编阑:指编排、指挥、保持队形。
46.梅子:果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
47.肥:指果肉肥厚。
48.麦花:小麦、大麦花。
49.菜花:油菜花。
50.日长:夏天已近,白天越来越长了。
51.篱落:篱笆。
52.惟有:只有。
53.蛱(jiá)蝶:菜粉蝶。
54.麦秀:麦子长出了须,还没有结穗。从这一句可知,这首诗中所写不应该是五月,农历五月已到了收麦的时候。诗大约是三月写的,应该归入”晚春田园杂兴“之中。
55.科斗:即蝌蚪。
56.秋:收成。一作“收”。
57.缲(sāo):同“缫”,抽茧出丝。
58.嘈囋(zá):声音杂乱。
59.盆手:缫丝工。
60.绵茧:品质不好的蚕茧。
61.大耆(qí):乡里的长老、乡绅。
62.戽(hù):两头系有长绳的斗,舀水的农具,这里作动词。
63.耘田:锄草。
64.绩麻:把麻搓成线。
65.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66.童孙:小孩子。
67.未解:不懂。
68.供:从事,参加。
69.傍:靠近。
70.鼠耳:指槐叶的形状。
71.三公:古代最高级的官吏,一般指太师、太傅、太保。周代宫廷有三株槐树,拜见天子时,三公立于三槐之下。
72.亭午:指正午。
73.芙蕖:荷花。
74.鉏(chú):同”锄“。
75.蜩(tiáo)螗(táng):蝉。
76.黾(mǐn):蛙。
77.蛩(qióng):蟋蟀。
78.罥(juàn):缠绕。
79.寂历:寂静冷清。
80.扃(jiōng):闩上的门。
81.徼(yāo)福:邀福,祈福。
82.无端:无来由。
83.垂成:即将收成。
84.甲子:甲子日。古代以天干地支的组合来记日,六十天轮一遍。秋甲子大致在农历九月,民谚:“秋雨甲子,禾头生耳。”最怕甲子日下雨。
85.潜夫:即隐者。
86.连枷:一种为稻子脱谷的农具。
87.租船:交租米的船。
88.候开仓:等候官府开仓收租。
89.不惜:不得已,忍痛。
90.钟:量器和容量单位。古代以六斛四斗为一钟。
91.输:缴纳。
92.斛:量器和容量单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93.两钟输一斛:南宋苛税极重,各级地方官吏在官税上重重加征,以至于民间不得不以数倍、十数倍于官税来上缴。这里的两钟输一斛,接近原税额的十三倍之多。
94.赢:剩余。
95.覈(hé):同”核“。糠覈指糠中的粗屑,形容粗糙的饭食。
96.菽(shū):豆类。
97.罂(yīng):粮缸。
98.篘(chōu):滤酒的竹器,这里作动词。
99.枨(chéng)虀(jī):橙子酱。
100.鲙(kuài):即鲈鱼。
101.松(sōng):本意指发丝凌乱,这里形容鲈鱼肉千丝万缕。
102.缬(xié):染有花纹的织物。
103.行药:服药后,散步以宣导药力。
104.寮(liáo):小屋。
105.乾:西北方。
106.寅:东北方。
107.卮(zhī):盛酒器。
108.酹(lèi):洒酒拜祭。
109.牯(gǔ)牸(zì):公牛和母牛。
110.踏地菘:一种南方冬季上市的白菜,叶片贴地生长。
111.榾(gǔ)柮(duò):截断的木块、劈柴。
112.盘饤(dìng):在盘中堆叠盛放的食品。
113.廛(chán)居:城市生活。
114.秫(shú)米:用来酿酒的高粱米。
115.新来:最近。
116.蠲(juān):免。这句的意思是,朝廷虽然发敕令免了租税,但是地方官府写的布告上仍然要催收。
117.皂衣:公府中的差役,其公服的颜色是黑色的。皂,黑色。
118.旁(bàng)午:交错纷杂。
119.冬烘:糊涂。这句的意思是,长官说话办事糊涂了,具体还得听我的,我向你们讨些钱买酒回去喝。
120.款:叩,敲。
121.俗情:乡里交情。
122.柴荆:柴门荆院,指村舍。
创作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南宋诗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
中兴四大家”或“
南宋四大家”。又工词,文赋也享有盛名。著作颇富,传世作品有《
石湖居士诗集》《
石湖词》《
桂海虞衡志》《
吴船录》《
吴郡志》等,存诗19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