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1926年1月20日在上海创刊,自第2卷第1期起改名为《晨曦季刊》,于1927年1月20日第2卷第2期停刊,共8期。由光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自治会编辑部出版,自第2卷第1期起赵家璧为总编辑,由新西区光华贸易所发行。季刊,属于学生自治会刊物。
人员编制
本刊主要撰稿人有刘仁钊、昭元、赵家璧、张枕蓉、白苹、董阳方、赵恩麟、胡文传等。
办刊宗旨
本刊是光华中学的学生发表思想、研究学术、发扬爱国精神的园地。
主要栏目
设有论著、小说、诗歌、戏剧、小品等栏目。
刊登内容
内容有论著述说、科学研究、读书心得、中英文习作、演讲录、小说、文苑、戏剧、诗词、谈屑等,载有学生自治会全体委员与顾问名单,本刊职员的照片等资料。
本刊所登载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涵众多优美的诗歌,如《晨曦之前》、《残春》、《咏蝶》、《登天平山》等,有利于陶冶读者群众的情操,提高其文学修养,同时也保存了大量的民国诗歌,对于当时的诗词研究贡献巨大。
该刊图文并茂,刊登了许多画图,包括《哥哥,花儿要么?》、《黄鸟》、《啊!一只蜻蜓》等,还有照片《得上海各中学千申级篮球锦标之光华队:照片》,愉悦了学生的身心,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该刊还登载了李仰苏的《中国婚姻问题之研究(附表)》、秋庵的《意大利之帝国政策》、北平的《文章之意义与作用》等,所涉内容范围广博,包括中国的社会问题、国际上的大事记以及有助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文章,综合性较强。
该刊创刊于动荡的民国时期,联络了师生感情,其发行对于光华大学附中的学生工作开展、学校文化建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统
附:《发刊词》(编者)
这期晨曦,完全是名人的言论,不过我们负了一点记录的责任,在我们中学生小小的言论机关里,居然容纳了这许多可宝贵的作品,这是何等的荣幸。编辑部也情愿将第四期全本割爱,让我们唱出文艺部“抄手戏”,发行一本演讲录专号,可算别开生面,给晨曦开了一个新纪元!
这本专号的内容,凡是听过演讲的,总该承认有相当的价值。各种思潮,兼收并蓄。有政治,社会,心理,文艺等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我们应该人手一篇,作为课外之参考。现在何仲英先生情愿给我们做篇序文来介绍,指示我们一点观察门径,恐怕更要“洛阳纸贵”了。这是我们应当感谢的。
我们听演讲的第一个目的,不消说是作学理的研究。但是几位先生蒿目时艰。遂不觉言之深而望之切,对时局下了不少针砭,对青年给了不少教训,真是清夜钟声,警人迷梦;我们不当做平常刊物观,应作金规玉律看。这是我第一个希望。
我常想对于现代思潮,须有一种明确的观念,见闻不局于一隅,思想惟求其解放,这才是学者的态度。这半年许多学者的演讲,虽给我们极好的机会,能够使我们对各种学说作一度的问津,但为时间及别种关系,不能将各派学说,一一介绍出来,未免美中不足。我想以后定有许多机会继续进行,发扬光大,这是我的第二个希望。
本号篇幅不多,记录亦因简就陋,虽有很好的言论,而记录没无精采,这是我们对诸位演讲先生觉得很抱歉的。将来还得力图进步,一期比一期精密,这是我第三个希望。
说了许多话,却忘了一件事情,我们想想,这本专号是谁的功劳?不惜道路奔波,不顾唇焦舌敝,苦口婆心,只为了指导我们青年,来替我们演讲。将付梓时,他们又不惮烦劳,为我们细心校正记录稿子,这样恩惠,我们应当在这里很诚恳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