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哈丁墓,俗称巴巴窑,又称
回回堂,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古运河东解放桥南
堍。普哈丁墓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普哈丁墓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哈三对墓园重建。
明嘉靖二年(1523年),商人马宗道同住持哈铭重修墓园。
明末清初,墓园因战争受损。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墓亭及四壁围墙。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重修大殿3间、厅房5间。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河水泛滥,石岸墙基均被冲毁。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殿宇石工。
清咸丰三年(1853年),寺毁于战火,事后募捐重修大殿、墓亭、“天方矩”门厅3间。
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东讲经堂。
清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大殿、水房。
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建北讲经堂、北亭台一座。
1949年后,普哈丁墓作为大运河沿线重要的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圣地开放。
1952年,由政府拨款对残坏的部分墓亭和古建筑进行小规模维修。
20世纪60年代初,对碑亭及古建筑施以油漆。
1983年,对其进行了修缮,并新建元代阿拉伯人墓碑亭和双层六角望月亭。
1986年,东榭东南新建望月亭一座。
1992年,对墓园古建筑进行了油漆。
2002年,普哈丁墓经过全面修缮,对外开放。
建筑格局
普哈丁墓园面对大运河西向依冈而筑,意为不忘西域故土。墓园分清真寺、墓区和园林区三部分。院落布局严谨,建筑、亭台、墓亭依地势起伏而分布,庭院中有丘池,有亭阁,有花树。
墓园面西临运河,门额上嵌“
西域先贤普哈丁之墓”九字刻石。门内南侧为礼拜殿和水房,东侧岗上为墓区。墓区门额上题刻“天方矩矱”。右侧为北轩三间,后带抱厦;迎面东榭三间。东榭东南,有望月亭一座。榭旁有南、北相向一对门亭。南门亭内西墙嵌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重建先贤普哈丁墓”石碑一块。过北门亭为法纳墓亭,再向北为主墓-普哈丁墓亭。
主要建筑
综述
墓园中的建筑分成三个部分,相互间以花墙相隔,又以门道相通。一为墓域,内有普哈丁墓及其他阿拉伯人的墓碑。二为清真寺,是穆斯林教徒做礼拜的活动场所。三为公园,小有山石、池沼、花木之胜。
清真寺
清真寺建于清乾隆年间,西侧临大运河,河边筑石堤,由门厅、礼拜殿、水房组成,门厅面阔三间,其拱门上嵌“西域先贤普哈丁之墓”石额。门厅南的礼拜殿坐西朝东,面阔三间,殿内有拱形圣龛及由阿拉伯文《
古兰经》组成的图案,具有浓厚的伊斯兰宗教氛围。殿南有水房,供穆斯林“大净”和“小净”。每逢先贤归真纪念日、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要节日,这里会举办宗教活动。直对大门是石阶甬道,石阶两旁有浮雕石栏,雕刻有狮子戏球、鲤鱼跳龙门、三羊开泰等吉祥图案,渗透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甬道顶部为墓区门厅,上方嵌有“天方矩
镬”石额,厅阔3榴,为四角攒尖顶。
墓域
墓域是墓园主体部分,位于门厅后,建于南宋和明清两代。由北墓区和南墓区组成。北墓区又为墓区的核心区域,有普哈丁墓、法纳墓、阿拉伯人墓碑等多处墓葬、墓亭建筑;南墓区为明清以来阿訇和虔诚穆斯林的墓葬群,共计29座,其中包含清代回族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左宝贵的衣冠冢。
普哈丁的坟墓在北亭之北、法纳的坟墓之后。墓的地面部分为砖石结构,底平面成方形,内面积为375x375厘米,通高为三百五十厘米,四壁砖墙,砌至一百六十厘米(转角处为一百一十厘米)高度,开始向内收缩成圆形拱顶建筑,阿拉伯语称之为拱拜尔。拱拜尔的外观,在伊斯兰国家砌作圆形帐幕的形式,在此和中国建筑相结合,砌作四坡形瓦顶,通常称之为墓亭。在墓亭四壁开有四个拱门,墓亭南壁外墙右上方,嵌“西域得道先贤补好丁之墓”碑刻一块,为清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年)所立。在墓亭的中央,上悬一块方匾,以阿拉伯文书写“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钦差”四句格言。下为普哈丁的墓塔,系用青石构筑,通高为八十八厘米,底座平面成216×88厘米,顶层平面为156x24厘米,逐层收缩成五级矩形塔式,阿拉伯语称作古布勒。每层平面线雕牡丹花纹,立面浮雕缠枝草和如意云纹。惟在第三级塔石上,阳刻阿拉伯文书写的《古兰经》部分章节。在普哈丁亭东北一隅,有一株古老的银杏,粗逾合抱,虬枝披纷.当是南宋遗植。另在南北对亭以东一侧,又有银杏一株,大可围合、亭亭如盖,为明代旧物。从而以老树的年轮佐证先贤墓亭存在的岁月,为今世研究扬州和阿拉伯之间的交往留下了一部可靠的信史。
另有法纳墓亭等分布在普哈丁墓亭周围,呈环绕状布置。这些建筑在形式、结构和特征皆同于普哈丁墓亭,但在体量上偏小,建筑工艺稍有逊色。
元代阿拉伯人墓碑碑亭在普哈丁墓亭西北侧,建于1984年,平面呈长方形,四通墓碑平行放置在墓亭中央的白矾石底座上,碑呈莲花瓣形,均以青石镌刻而成。碑的周边和背面都镌刻有各色图案花纹,正反两面均刻有碑文。碑文以中文、阿拉伯文夹有波斯文刻成,记载了亡者的姓名、身份、死亡日期,并刻有《古兰经》、《穆罕默德言行录》等经文摘录及《格言》和《祷文》,还有出自名家之手、盛行于当时的西亚北非的古代诗歌。
公园
园林区位于墓园东部、围墙上开有月门,与墓区相连。园中山势起伏,池水清澈,绿树成林,鸟鸣鱼戏,意境清幽静雅,颇具野趣。居高处,可静坐栖息,于方寸之地,鸟瞰园林胜景;处低势,可动观四周,于移步换景中体味园林韵律。整个古典园林依托地势高低错落,造就出一幅秀山环抱碧水之景与墓区内庄严肃穆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既承接了墓区的幽静又开拓了一方修身养性的乐土。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普哈丁(亦称补好丁),传为穆罕默德十六世孙,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来中国传教,并在扬州建了仙鹤寺,为中国早期著名的伊斯兰教寺院。
据《嘉靖维扬志》载:“礼拜寺(即仙鹤寺)在府东太平桥北(今汶河路中端东侧),宋德祐元年西域补好丁(即普哈丁)游方至此创建”。此寺与应州怀圣寺(亦名光塔寺)、泉州麒麟寺、杭州凤凰寺齐名,同为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的四大清真寺。
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普哈丁自山东济宁传教返扬州时,于舟中死去。
传说轶事
据说普哈丁离开扬州之后,曾往天津、山东各地游历传教,然后沿运河乘舟南下。在途中,他已经病重,并且自觉可能不久于人世。他便嘱咐同行的人,说他一旦去见真主,务必将他葬在扬州官河东岸的高岗上。果然,他在从济南返回扬州的途中病逝在运河的船上。人们按照他的遗言,将他的遗体葬在现在的墓地。
研究价值
普哈丁墓体现了大运河沿线城市在与其他国内外城市的频繁交往过程中,在建筑、艺术和技术等诸多方面互为借鉴、彼此融合的倾向。普哈丁墓与中国西北地区的清真寺有着明显的区别。西北地区的清真寺一般是较为传统的伊斯兰风格建筑,从外观上看,几乎不受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普哈丁墓等大运河沿岸的建筑,包括建筑的屋顶、门窗、台阶等外观虽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但在整体格局、功能等方面又延续和保持了伊斯兰建筑的部分特征(普哈丁墓为东西向,与传统中国建筑南北向的风格有明显区别),这说明当时在中国的穆斯林曾沿着大运河一路北上,使大运河沿线成为伊斯兰教的重要传播地。伊斯兰教从遥远的阿拉伯来到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在保留自己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地与大运河沿线的生存环境适应和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文化。
普哈丁归真后,在大运河东岸土冈上修筑了墓园,并且先后又有南宋、明清多位西域先贤归葬于此,这些为佐证扬州在伊斯兰教史、海外交通史上的作用保留了珍贵的资料。普哈丁墓是特殊事件所衍生出来的思想、信仰文明的物化载体,体现着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价值互动和思想分享,是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历史遗迹,是中阿友好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
所获荣誉
2022年,普哈丁墓入围扬州“运河十二景”评选。
文物保护
2001年6月25日,普哈丁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普哈丁墓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古运河东解放桥南堍。
交通信息
①扬州市城区乘坐88路/89路/18路公交在解放桥(旅游集散中心)站下车,步行190米。
②扬州市城区乘坐26路/86路公交在吴道台府(第一人民医院)站下车,步行520米。
③扬州市城区乘坐K1路/Z6路公交车在琼花观(银河电子城)站下车,步行760米。
④乘坐扬泰机场接送班线(▲首班发车12:00)在解放桥旅游集散中心站下车,步行170米。
从
扬州站距离普哈丁墓园约10.2公里,驾车需31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