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纳高原
秘鲁东南部安第斯山间高原
普纳高原,秘鲁东南部安第斯山间高原。“普纳”克丘亚语意为“荒漠高原”,西班牙语意为“高原”。地跨秘鲁、玻利维亚两国。海拔4 500米以上。
特征
地面辽阔平坦,微有起伏。气候寒冷,分布有冰土,并常遭风暴袭击。主要植被为禾本科植物,通称“肥羊草”,故多宽阔牧场,放牧骆马、羊驼和小羊驼等当地驼科牲畜;在不易受风寒侵袭的牧场,草较肥美,放牧绵羊。多湖泊,其中以与玻利维亚共有的的的喀喀湖最为著名。湖畔有前印加时期蒂亚瓦纳科文化遗迹和耶稣会会士在18世纪建造的石教堂。有乌罗族印第安人后裔居住在湖上,其用香蒲草搭建的浮岛堪称一景,吸引着各方游客。
参考资料
普纳高原.中国大百科全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7 22:5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