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赖斯指数
衡量各个学科领域文献老化量度指标
1971年普赖斯提出了一个衡量各个学科领域文献老化量度指标——普赖斯指数。即指在一个具体学科内,把对年限不超过5年的引文数量与引文总数之比当做一个指标,用以量度文献的老化速度与程度。自然,普赖斯指数越大,文献老化越快。
指数定义
普赖斯根据《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分析,发现科技领域前沿的那些文献的平均年龄。一年中被引用文献中的一般,其年龄不超过5年。为此,普赖斯把受引的文献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有现时作用的文献”;其二是“档案性”文献。前者是在其出版5年内被引用的文献,后者则是出版5年后仍被引用的文献。这里表明文献的被引用行为有一个变化,出版5年后仍被引用,说明“有现时作用”的文献已转变成“档案性”文献了。档案性文献数量多寡,是受学科自身性质决定的。
普赖斯指数=近五年的被引用的文献数量 / 被引用的文献总量 * 100%
指数特征
普赖斯本人认为,普赖斯指数要优于半衰期和引文中值年龄,它即可用于某一领域的全部文献,也可用于评价某种期刊、某一机构、某一作者和某篇文章。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者两个指标,系按不同方式反映了影响老化因素的相关关系。把半衰期作为一个常量来计算时,采用的是某一年中所有的引文一半,并以其出版的年度作为引文年龄。当把普赖斯指数作为一个常量计算时,采用的是不超过5年的引文,并计算这部分引文占全部引文的百分比。
数值范围
普赖斯指数的数值范围大概是这样划分:22%~39%为档案性文献区间,75%~80%为有现时性作用的文献区间。一般而言,物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期刊的指数为60%~70%,x射线学和放射学为55%~60%,社会科学为40%~45%,植物学20%左右,语言学和历史学少于10%。下表按递减的顺序列出了不同学科某些期刊的“普赖斯指数”值。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0 17:22
目录
概述
指数定义
指数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