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塔,位于河南省
郑州市登封市少林寺
塔林中区北部的一处台地上,是少林寺为普通寺僧所建造的墓塔,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
历史沿革
普通塔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
建筑格局
普通塔是一座平面方形单层单檐亭阁式宋代砖塔,是少林寺为普通寺僧所建造的墓塔。坐北面南,通高6.9米。整座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建筑特色
塔基
普通塔周砖铺散水,基部砌筑方形基台,其上为叠涩束腰须弥座,束腰各面分别辟8个小壶门,壶门之间用八角形様柱分隔,柱头置方形栌斗。每面8个壶门中相间4个壶门,内无雕饰,其余壶门内砖雕仙鹿、天马、化生、野羊、盆栽花卉、折枝花卉等图案,束腰下砖砌小束腰,其上下雕刻仰莲和宝装覆莲。圭角处砖雕变形反叶纹图案。
塔身
普通塔塔身壁体之上砌筑两层拔檐砖,其上为叠涩砖和反叠涩砖砌筑的塔檐。塔额下辟高1.02米、宽0.69米的半圆形拱券门,无门扉,门楣、立颊、地状等均无雕饰。门内为方形塔心室,室顶有方形藻井。塔心室后壁辟有壁龛,现龛内无物。塔体多采用长0.35米、宽0.17米、厚0.051米的青灰条砖,以不岔分的技术进行垒砌。外壁砖用白灰浆粘合,壁体内砖与砖之间用黄泥浆粘合,与河南境内宋塔粘合剂配料相同,表现出唐宋塔的嬗递关系。塔之壁面砖层,有用平顺砖和丁头砖的,也有用平顺砖、丁头砖加施补头砖的,只是同一层砖层中未见全用平顺砖的,这是宋塔与唐塔壁体砖层砌法的不同之处。从残存檐部考察,叠涩砖11层,托出塔身约0.5米。且外三层的叠出露明部分明显加长,甚至最外一层叠涩砖叠出露明部分达十余厘米,使塔檐呈现出内明显的弧线状形象,犹如振翅欲飞的鸟翼,柔和绚丽,造型颇佳。塔檐顶面用8层磨制的斜面砖铺砌成坡度平缓的屋面状。塔檐之上为砖砌高大的束腰须弥座,束腰每面砌筑5个壶门装饰。须弥座上部四角砖砌山花蕉叶形插角。
塔刹
普通塔塔刹为5层石雕组成,刹身和刹顶由覆钵、相轮、绶花、宝瓶等构成。
文物遗存
普通塔塔身正面嵌砌青石质塔额,阴刻楷书“普通塔”三字,落款为“宣和三年孟夏建造”。
历史文化
少林塔林是少林历代和尚的坟墓,佛教界有名望、有地位的和尚死后,把他们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主要根据和尚们生前对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的。少林塔林现有232座塔,占地面积l.4万多平方米。历经唐、宋、金、元、明、清不同年代,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个古塔建筑群。塔的层数不同,一般为一至七级,高度约在l5米以下,造型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有柱体、椎体;有直线形、抛物线形;有瓶体、。喇叭形。种类繁多,形态奇妍,这些塔是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是综合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宝库。少林塔林现存除一个唐朝的普通塔,一个宋朝普通塔和一个年代不详的普通塔外,其祭的全部都是个人塔。
所谓普通塔,也就是众僧塔,不是专为某僧建造的,而是一般寺僧圆寂后安放骨灰的共用墓塔。
文物价值
普通塔塔刹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是研究宋代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旅游信息
普通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
登封市少林寺塔林中区北部的一处台地上。
登封市人民政府距离西堂老师和尚塔约15千米,驾车约40分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