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树鼩
树鼩科树鼩属动物
普通树鼩(学名:Tupaia glis)是树鼩科树鼩属动物。体长约175毫米,尾长约165毫米。吻部尖长,耳短而圆。前后肢都很发达,四足各具5趾。尾毛发达,尾上面和两侧的毛较长,下面的毛甚短。头、颈、背及尾部均呈橄榄棕色或棕黑带绿。腹面毛色,由颌下经胸部至腹部中央均呈棕黄。后腹及鼠蹊部为灰棕色。头骨之吻部狭长。脑颅部宽而低平,略呈扁圆形。眶后突发达,向下与颧弓相联,形成一闭锁的骨质眼眶环。
形态特征
普通树鼩是树鼩类中体形最大的树鼩之一,平均体长16至21厘米,平均体重约190克。吻部尖长,耳短而圆。前后肢都很发达,四足各具5趾。尾毛发达,尾上面和两侧的毛较长,下面的毛甚短。头、颈、背及尾部均呈橄榄棕色或棕黑带绿。有些个体的颈侧有不明显的棕黄色纵形细纹。腹面毛色,由颌下经胸部至腹部中央均呈棕黄。后腹及鼠蹊部为灰棕色。头骨之吻部狭长。脑颅部宽而低平,略呈扁圆形。眶后突发达,向下与颧弓相联,形成一闭锁的骨质眼眶环。毛茸茸的尾巴长度可达体长。爪子光裸有锋利的指甲,长鼻子上方有个裸露的斑点。雄雌相似。
栖息环境
普通树鼩生活在落叶热带森林,常见于龙脑香森林。同时也常出现在种植园、果园、花园和房屋附近的树木上。
生活习性
善攀援,多在树、藤或灌木上活动,也在地面活动。昼行性。以昆虫为主要食物,也吃幼鸟、小鼠及部分野果。会通过气味和声音进行交流,当受到威胁时,会不断发出“尖叫声”,当交配和求偶时,会发出“咯咯声”和类似于吹口哨的声音。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东西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其中包括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周边岛屿。中国主要分布在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山地、丘陵或平原的森林或灌丛中,村落附近亦常可见到。
繁殖方式
在大多数情况下,普通树鼩是一夫一妻制的,没有明确的繁殖季节,常年可交配繁殖,在每年的2月到6月间,达到繁殖高峰。雌性树鼩每次发情周期持续8至39天,妊娠期为40至52天,每次产崽1至3只。刚出生的幼崽是失明、无毛的,出生体重约10至12克,平均断奶年龄为36天,大约1个月后可离开巢穴,3个月达到性成熟。在哺乳期间,母树鼩提供的母爱相对较 小,隔天仅给数分钟时间去给幼仔喂奶。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并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和个体数虽都在减少,但仍然相当普遍,特别是在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每公顷多达26只(2015年数据),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但由于森林砍伐等活动导致的栖息地丧失,该物种需要进行密切监测。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是近年来驯养成功的重要实验动物。
鉴于树鼩与灵长类动物较为接近的亲缘关系,并且还具有一些适合作物实验动物的独特的特点,如成年树鼩较小的体形尺寸,较高的脑体质量比,较短的生殖周期和生命周期,树鼩已被认为可以作 为一种灵长类动物的替代动物。树鼩作为一种替代动物模型已经广泛地应用与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安全试验,采用树鼩建立动物模型开展医学研究,已经建立了丙型肝炎病毒(HCV)和B型肝炎病毒(HBV)两种人类感染病毒的模型,视觉研究模型,社会压力和抑郁研究模型,以及衰老及学习 行为研究。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尤其是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树鼩遗传密码的破译,树鼩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研究和药物试验的替代灵长类动物的重要的实验动物。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5:5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