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鵟是鹰形目鹰科鵟属鸟类,又称鸡母鹞、东方鵟。色型多变,由深棕色至浅棕色;喙铅灰色,端黑,虹膜黄色至褐色;脸侧皮黄具近红色细纹,栗色的髭纹显著;上体多为深红褐色,下体偏白,具深色横斑或纵纹,两胁及腿沾棕色;初级飞羽基部有明显的白斑,飞羽外缘和翼角黑色;尾浅灰褐色,具多道暗色横斑;脚黄色。在高空翱翔时两翼略呈“V”形;具窄的次端横带。
动物学史
普通鵟的学名是日本鵟(Buteo japonicus),曾经是
欧亚鵟(Buteo buteo)的亚种之一,2014年划分为独立物种。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该物种的中国标准名称定为“普通鵟”。
形态特征
普通鵟为中型
猛禽,体长42–54厘米,
翼展122-137厘米,雄性体重630–810克,雌性体重515–970克。上体深红褐色;脸侧皮黄具近红色细纹,栗色的髭纹显著;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羽为淡灰褐色,具有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在
初级飞羽虹膜黄色至褐色;鸟喙灰色,端黑,蜡膜黄色;脚黄色。伊豆亚种比指名亚种体型小,在翅膀尖端有更短更圆的末端。大岛亚种翅膀较短。
近种区别
普通鵟与欧亚鵟相比,它们的重量更轻,
胫骨处的羽毛更少。体羽明显的更红,并且头部通常较白。下体胸部的白羽处有黑色条纹,腹部和大腿经常染上棕色。尾部深灰褐色,带有或多或少的条纹。
栖息环境
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海平面到至少13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有时甚至出现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顶苔原带上空,秋冬季节则多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
生活习性
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多单独活动,有时亦见2-4只在天空盘旋。活动主要在白天。性机警,视觉敏锐。善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宽阔的两翅左右伸开,并稍向上抬起成浅‘V’字形,短而圆的尾成‘扇’形展开,姿态极为优美。
捕食方式主要通过在空中盘旋飞翔,通过锐利的眼睛观察和寻觅,一旦发现地面猎物,突然快速俯冲而下,用利爪抓捕。此外也栖息于树枝或电线杆上等高处等待猎物,当猎物出现在眼前时才突袭捕猎。以森林鼠类为食,食量甚大。除啮齿类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亦到村庄捕食鸡等家禽。
分布范围
原产地:中国、印度、日本、朝鲜、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俄罗斯。
繁殖地:北马里亚纳群岛、俄罗斯(东亚区)。
非繁殖地: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香港和台湾省)、韩国、老挝、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
游荡(非繁殖):文莱、印尼、马来西亚、马尔代夫、菲律宾和新加坡。
起源不确定(季节性不确定):帕劳。
繁殖方式
普通鵟的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林缘或森林中高大的树上,尤喜针叶松树。通常置巢于树冠上部近主干的枝桠上,距地高6-20米。也有营巢于悬岩的洞穴中或陡峭的斜坡或悬崖上的。巢结构较简单,主要由枯树枝堆集而成,内垫有松针及细枝条和枯叶,有时也垫有羽毛和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60-90厘米,内径20-30厘米,高40-60厘米,深10厘米。5-6月产卵,每窝产卵2-4枚,卵为青白色、被有栗褐色和紫褐色斑点和斑纹,大小为50-61毫米×41-48毫米。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约2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巢内幼鸟的竞争非常激烈,成活率为35%。经过30-33天的巢期生活后,雏鸟即能飞翔和离巢。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鉴于2015年来的物种重新分类和划分导致的分裂,全球数量规模未知。没有提名种群的数量信息,但是大岛亚种和伊逗亚种被认为是罕见的。趋势论证:由于栖息地改造对种群规模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种群趋势难以确定。
2024年4月,摄影爱好者在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祁山镇星光村拍摄到一只普通鵟在林边觅食的画面。
2024年12月,万州警民携手救助一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普通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