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颜不花
元朝官员
普颜不花(?一1367),又译巴布哈,字希古。《元史》本传称为“蒙古人”,《嘉靖青州府志》称其为“益都人”。至正五年(1345),普颜不花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历任河南行省员外郎、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江西廉访副使、益都路达鲁花赤、山东廉访使、中书参政知事。至正十九年(1359),普颜不花被授以山东宣慰使,转知枢密院事,总管山东行省军政事务,守卫益都。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经略山东,攻打益都,普颜不花力战数日,独力难撑,不屈而死。
人物生平
普颜不花先祖来自高昌回鹘王国(今吐鲁番),后投奔蒙古成吉思汗被重用,屡立功勋,所以有史家把普颜不花列入蒙古状元。
普颜不花为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右榜状元。元时社会依尊卑顺序将各民族人等分为四等,计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在蒙古游牧部落眼里,金人统治区的汉人是被他们征服的,当列入贱民。南宋统治区的南人是长江以南矢尽援绝、罢战投降的贼,因“不识顺逆,屡梗王师”令人生厌,所以列入最末等。色目人来自中亚和西域,肤色长相地域特征特别,外貌与汉人迥异。他们帮着蒙古人打天下,还有金银财宝进贡,蒙古人很喜欢,就让他坐了老二的交椅。普颜不花的先祖正是色目人。
按元制,进士分左右两榜,蒙古、色目人为右榜,汉人、南人为左榜。根据《普氏家乘》记载,普颜不花的祖父沙里的威担任溧阳达鲁花赤(溧阳的最高军政长官),在杨庄沙涨村置地建房,安置家小,从此扎根溧阳,子孙繁衍。普颜不花父母都在溧阳,普颜不花在遗书中曾写道:“吾家居溧,已阅数世,不必仍还高昌……”。可见普颜不花家族已经融入溧阳。
古时考进士要填表,类似我们今天的考生档案,表中有一栏是籍贯。元时籍贯指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普颜不花当然得填蒙古。按现在通行填法,其祖父沙里的威工作、生活都在溧阳,当填溧阳无疑。撇开籍贯之争,普颜不花三代在溧,自然是从溧阳走出去的状元郎。
普颜不花“倜傥有大志” (《元史》),儿时即天资聪慧,熟读四书五经。考中童子科后,进入元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既学蒙汉文字又习骑射。
至正5年,普颜不花参加元代第九次科举考试,荣登右榜状元,“授翰林修撰,调河南行省员外郎(相当于省部级副职)。十一年,迁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转正了)。十六年,除江西廉访副使(职能相当于省政法副职)。”(《元史》)
元状元分文武两科,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普颜不花虽为文科状元,然迫于时世,更多展示的却是领兵作战才能,血液中的剽悍善战基因屡屡被唤醒,造就了一员儒将。1351年10月,湖北罗田布商徐寿辉在湖北浠水称帝,国号“天完”。天完军在攻克湖北黄冈后,兵分两路进攻元军。江西行省平章政事(议军国大事的省长级官员)道童不谙军务,仓惶无措。时任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的普颜不花遂推荐江西临川官员章伯颜暂署江西左丞,专门负责指挥调派军队。章伯颜到任后,普颜不花与其详细制定了防御天完军方案,严阵以待。2月,天完军兵临今江西九江城下,平章政事秃坚里不花仓惶逃回行省驻地南昌(道童曾逃跑,秃氏可能临时接任,看来平章政事官儿实在难当,唯有跑路),普颜不花临危受命前往九江救援。在石头渡口,两军交锋,尽管普颜不花力战,但元军战斗力实在太差,普颜不花只得退守南昌。
普颜不花料定徐寿辉不日必攻南昌,于是他挑起守城重担,设定守城大计,与道童(看看没有生命危险又回来了)、章伯颜分门把守迎敌。三月,天完军包围南昌,普颜不花建议在城中各处设置厢官、巷长,昼夜坚守,有功者必给重赏,无功者也不加罪,一时军民振奋。如此坚守两月余,未能找出良计突围。某天深夜,正当天完军熟睡之机,突然军营外鼓声大震,接着闯进数千名面涂青色、头扎黄布、身着黄衣的“怪人”,天完军以为神兵降临,纷纷败退。原来这是普颜不花与章伯颜设计夜袭大营。元军能守住南昌,普颜不花功不可没,“蕲黄徐寿辉来寇,普颜不花战守之功为多。”(《元史》)
公元1358年,朱元璋的军队攻占南京,建立政权,势力推进到浙东、皖南地区。此时,在江南一带势力最强的陈友谅军已攻占南昌、安庆等地。元顺帝无奈,下诏令时任中书参知政事(宰相副手)的普颜不花与治书侍御史李国凤一同经略江南,解决困局。
普颜不花与李国凤分兵两路抗敌,普颜不花率兵进入福建。行至建宁时,陈友谅派部将邓克明围攻建宁,普颜不花立即做好迎战准备。平章政事阿鲁温沙等官员见围兵众多,遂乘夜色弃城潜逃(福建的平章政事也得了跑路传染病,看来这个游牧民族比较推崇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战术)。此时,李国凤所在的延平亦被天完军围困。普颜不花急派人请求李国风坚守城池,牵制天完军。令人遗憾的是,李国凤未作努力抵抗,延平随即被天完军攻陷,李国凤兵败逃走。面对孤城建宁,普颜不花愤慨地对守城将士道:“我承制来此,去将何之?誓与此城同存亡耳。”(《元史》)于是,命将士再加筑各城门,分兵把守,并不时激励官兵,誓与建宁共存亡,并亲自指挥战斗。经过64天奋战,最终击退围兵。
普颜不花因守建宁有功,授山东宣慰使,再转知枢密院事、平章山东行省,守御青州。然而此时的元朝统治已经风雨飘摇,气数将尽。普颜不花面临的是一座即将倾圮的大厦,岂一绳所能维!
1367年10月,朱元璋在基本平定南方后命徐达为统帅,开始北伐。11月,明军兵临青州城下,普颜不花捍城力战数日,青州仍被攻陷。平章政事保保出城投降,普颜不花回府,告其母曰:“儿忠孝不能两全,有二弟,当为终养。”言罢,拜母,趋官舍,端坐堂上。徐达早闻普颜不花贤名,派人招降再三,普颜不花不往,继而面缚之,普颜不花慷慨陈词:“我元朝进士,官至极品,臣各为其主。”后不屈而死。
当普颜不花离开家后,其妻阿鲁真召集家人告之曰:“我夫受国恩,我亦封齐国夫人,今事至此,唯有死耳。”(《元史》) 家人莫不叹息泣下。稍许,普颜不花两个弟弟的妻子各抱幼子及婢妾,投到院中南井而死。等到阿鲁真欲投井时,南井填咽不可容,遂抱子投舍之北井。其女、妾女及孙女,皆随其投井溺亡。
明太祖朱元璋编修《元史》时,把昔日的对手普颜不花列入“忠义”章节。嘉其忠,命其家人扶柩以归。遂卜葬于润州(今镇江)之华盖山。后人有祭文赞颂道:“烈烈英豪,忠节天褒。招魂海曲,埋骨江皋……”清光绪年间溧阳郡廪生史致旬撰文说:“臣殉其国,妻殉其夫,婢妾殉其主,两间忠义,萃于一门,予读公传,未尝不叹公之忠烈,足以感发世人也!公殁已数百年,而闻公之风者,无不为之动容。”
普颜不花在青州城失陷前安排两弟带了母亲等人逃离,有一封遗书交给先行回溧阳的长子,《普氏家乘》中收录了这封遗书。“尔还里(溧阳)后,明兵日逼,益都危险。人无固志,城罕坚城,万无完理。尔父幼读圣贤书,常佩孔、孟取义成仁之训,兼受国家厚恩,义不偷生。尔母素怀烈性,誓与我偕存亡。但愿太夫人得脱于难,则我两人含笑地下矣!”遗书还告诫子孙后代勤俭以持家,忠厚以待物,廉洁以治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普颜不花铁骨铮铮,忠义英烈,他的后代家族以此为荣,明朝姓氏汉化时取其第一字为姓,普颜不花遂为溧阳普姓始祖。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3 18:1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