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晓村(1917-1994),原名景慕达,山东省章丘县人。 1933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读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入党的地下斗争,后在济南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春,任中共济南乡师支部书记。8月,受中共山东省委的委派,以省委组织员的身份到博兴、潍县、广饶、寿光、益都、临朐等地检查工作,帮助恢复、建立党组织。七七事变后,调任中共山东省委巡视员、秘书长。1938年1月,参加省委领导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历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团政委,中共山东省委青年部长,中共鲁东南特委书记兼第二支队政委,中共清河特委书记兼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军分区政委,中共清河区委书记兼八路军清河军区政委,中共渤海区委书记兼渤海军区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之后,任农业机械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人物生平
景晓村(1917-1994),本名景慕达,1917年10月出生在山东章丘县第十区宅科村(现属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北平(今北京市)等地的学生组织请愿团到南京请愿。当时,刚考入
章丘县立第三完全小学的景晓村与师生们听到这一消息,也自动组织起来到集镇、农村进行游行示威,宣传抗日的主张。他用演讲、演出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
1933年夏,景晓村在县立第三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济南山东省第一乡村师范学校(简称济南乡师)。与同学编辑出版《求生》和《齐鲁先修》,积极参加学生进步活动。济南乡师有个好传统:每当新学年开始,中共地下党员都积极热情地与新同学交朋友,开展工作。景晓村入学后,听课十分认真,课余时间埋头于阅览室中,阅读了《呐喊》、《彷徨》、《大众哲学》、《苏俄考察记》等大量进步书籍,还积极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景晓村的表现,引起学校中共地下党支部的注意。党支部书记赵健民分工负责对他进行撒育和帮助。
1935年10月,经赵健民介绍,景晓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12月,
赵健民与中共河北省委代表
黎玉建立了联系,从而与北方局取得了联系。
1935年12月9日,震动全国的北平“
一二九”学生救国运动爆发了。消息传到济南,广大学生立即响应。景晓村组织和领导了济南的学生运动,成立了乡师学生救国会,组织学生准备罢课和游行示威,但被山东的
韩复榘国民党政权镇压下去了。
1936年5月,黎玉受中共北方局委派来到济南,成立了中共山东省委,黎玉任书记。景晓村通过赵健民介绍,向黎玉汇报了济南乡师地下党组织的活动情况,不久景晓村担任了中共济南乡师党支部书记。暑假期间,景晓村受黎玉委派,以组织员的身份去博兴、寿光、益都、临朐等地检查工作,指导各地恢复和重建遭到破坏的基层党组织。
1936年秋天,任省委巡视员。因叛徒出卖,赵健民等被捕。在严重时刻,景晓村承担起省委巡视员的工作任务,根据黎玉的指示,冒着极大的危险,先后去兖州、济宁、东阿等地巡视党的工作,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景晓村根据黎玉的指示,组织乡师党员和进步学生在学校附近农村开办了数处夜校,上文化课和讲解形势,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和爱国热情。景晓村担任乡师党支部书记时期,正是乡师地下党组织发展最快的时期,全校300多名学生中,有中共党员70多人,还有许多“民先”队员。乡师党支部领导学生积极开展多种活动,成为中共党组织在济南地下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景晓村从济南乡师毕业后,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景晓村根据省委指示,组织到山东的平津流亡学生成立了平津流亡学生会和“民先”山东省队部,派遣大批“民先”队员回各县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组织大批出狱的党员,到各地参加抗日游击队的发动工作。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黎玉、洪涛、林浩、赵杰等领导下,举行徂徕山武装起义誓师大会,成立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景晓村为政治部副主任兼一团政委。
徂徕山武装起义后不久,景晓村调任鲁东南特委书记兼山东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政委。他与第二支队司令员刘涌等率部在莒县、沂水、诸城、日照等地开展斗争,开辟了滨海北部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8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山东省委改称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景晓村任省委秘书长,兼青年部部长。景晓村到清河区后,主持召开了特委会议,传达了山东分局的指示:改正过去忽视根据地建设的倾向,加紧建立专署和县、区抗日政权,积极扩大三支队与地方武装,巩固发展地方党组织,改变对顽固分子妥协退让和消极防御的被动局面。随后,景晓村、杨国夫等西进与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部会合,打通与冀鲁边区的联系。
1938年6月6日,三支队等部在邹平西北刘家井子一带遭到驻济南、惠民、张店、周村、青城、齐东等地日伪军4000多人的合围。三支队以简陋的武器创造了毙伤日军井田司令以下800余人的战绩,打击了日军的器张气焰,扩大了八路军的影响,推动了清河区抗日游击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和根据地的开辟建设。但三支队在战斗中也受到较大伤亡。
1938年7月22日,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在桓台牛王庄战斗中壮烈牺牲。马耀南牺牲后,景晓村到山东分局向书记郭洪涛和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汇报工作,听取指示。郭洪涛、徐向前、朱瑞明确指示:要树立长期坚持清河平原游击战的信心,要向北发展,改变东西一条线的狭小活动范围,建成南北一大片的根据地。随后,八路军山东纵队副指挥王建安来到了清河区,向清河地委传达山东分局、山东纵队关于三支队和清河区要向小清河北及黄河以北发展的指示,并宣布由清河地委书记景晓村、三支队司令员杨国夫、三支队政委徐斌洲三人组成清河区军政委员会,由景晓村任书记,统一领导全区的党政军工作。
清河地委、三支队遵照分局和山东纵队的指示,跳出了原来禁锢的小圈子,扩大了活动区域,开阔了视野,放开了手脚。景晓村提出,群众是永远砍不倒的青纱帐,要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必须放手发动群众,积极发展党员,培养和提拔干部,充实健全各级党的组织和各级群众团体,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发展县、区地方武装。根据平原作战的特点,他又提出了改造平原地形的战斗任务,大挖“抗日沟”,使敌人的快速部队寸步难行,八路军则依靠“抗日沟”的掩蔽进行活动,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争。
1938年8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建立鲁东南特委,景晓村任特委书记,同时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政治委员。特委建立后,景晓村和司令员刘涌等特委一班人率第二支队由莒县、沂水地区,向诸城、日照等地发展,曾数次重创顽军刘黑七部,不久就统一了鲁东南地区党的领导,扩大了抗日力量,提高了战斗力,开辟了滨海北部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3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决定调景晓村到清河地区任特委书记。6月6日拂晓日伪军3000余人将三支队驻地牛王庄团团包围,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在突围时壮烈牺牲。马耀南的牺牲和多次战斗的失利,使景晓村、杨国夫一致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必须改变斗争策略。为此,景晓村在向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建议中指出:三支队在胶济路南的部队,迅速返回路北,与路北部队和特委机关会合,趁青纱帐季节,集中力量,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他的建议得到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治委员朱瑞的同意。
1939年9月上旬,根据山东分局的指示,中共清河特委改称中共清河地委,景晓村任地委书记。
1939年12月,宣布成立清河区军政委员会,景晓村任书记,统一领导全区的党政军工作。
1940年5月5日,清河区参议会召开,景晓村当选为参议长。
1940年10月,中共清河区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博兴纯化镇召开。中共清河地委撤销,建立中共清河区党委,景晓村任书记。
1940年11月,八路军清河军区成立,杨国夫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委。到年底,清河区抗日根据地已包括17个县的一部或大部,建立了13个县级党的领导机构和清河区行政主任公署及10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根据地人口达110万,占全区人口的30%,根据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33%。清河区经过由弱到强、由小到大、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正式形成了党政军群领导机构齐全、具有较稳固的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区。
1941年夏,清河区党委派遣部队和工作团开始向黄河以北地区发展,开创垦区抗日根据地。9月,清河区党委、八路军山纵第三旅一举解放了国民党顽军盘踞的沾化县义和庄,标志着清河区平原最大的垦区根据地正式形成。随后,清河区三旅部队与冀鲁边区东进部队在沾化境内胜利会师。至此,向黄河北进军、打通与冀鲁边区联系的重大战略部署胜利实现。
1944年1月,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军区宣布由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建立中共渤海区党委和八路军山东渤海军区。景晓村任渤海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
1944年7、8月间,渤海军区部队在景晓村、杨国夫的指挥下,对日伪军发起了夏、秋季攻势作战,策反寿光县的“灭共建国军”1600多人,攻克利津县城。不久又发起全区的秋季攻势,先后攻克乐陵、临邑、南皮(属河北省)三座县城和沾化、青城的大部分地区,共歼灭日军和汉奸队5000余人,创造了渤海区抗战以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战果,并巩固和扩大了渤海与胶东区、鲁中区的联系。
1945年对日大反攻,景晓村与杨国夫率领渤海军区部队,作为山东军区的第四路大军对津浦路沧州至济南段及胶济路西段之敌展开进攻,解放了渤海区腹地的全部县城,从东北方向逼近济南市。
1947年10月,在渤海区召开的土地会议上,景晓村遭到诬陷和打击,先后被撤销了中共渤海区党委书记、渤海军区政治委员和十纵队政委等职务,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
1948年6月,景晓村调离渤海区,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华东局政策研究室任研究员。
1950年2月,调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
1951年8月,任华东工业部副部长。
1952年11月,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局长。
1956年6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期间,景晓村参与了机械行业建国初期和“一五”期间大规模的恢复发展工作。
1958年7月,景晓村任第二重型机器厂筹备组组长、厂党委书记兼厂长。
1963年初,景晓村调离第二重型机器厂,回北京到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65年5月至1968年8月,景晓村任国家一机部技术司司长。
“文化大革命”中,景晓村再次遭受迫害,打成走资派、“山东渤海战团”的后台。
1969年,被关牛棚10个月,
1970~ 1972年在五七干校劳动3年。
1972年8月,景晓村由“五七”干校调回一机部任重型通用局局长。中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景晓村得到彻底平反。为了恢复生产秩序,把重型机械设备生产抓上去,支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景晓村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一重、二重厂等重型企业蹲点,做广大干群的工作,帮助解决生产和职工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对全国重型企业在完成生产任务,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了加快攀枝花钢铁厂建设,景晓村带领机关各部门和设备主机厂、配套厂的技术人员和干部到攀钢去开现场会,现场研究解决设备制造、安装中的质量问题、技术问题,促进了攀钢的建设。
1975年8月,景晓村任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在国防科研生产任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979年春,任农业机械部常务副部长、党组成员。
1982年6月,景晓村退居第二线,任机械工业部老干部工作委员会主任,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此期间,他受机械部党组委托,历经十年,完成了《当代中国的机械工业》、《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工业》等系列史书的编辑任务,为机械、农机行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还积极参与了山东党史、军史资料的编纂工作,为党和人民抢救和保留下来一批珍贵的史料,景晓村还担任了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后又任第七届委员。
1994年8月9日,景晓村因病不治,逝世于北京,享年77岁。他夫人王梦林和3个儿子根据他的遗愿,将他们多年积蓄的5万元人民币,捐赠给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宅科小学作为奖学基金,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1995年,《景晓村文集》出版,收入了景晓村同志从1938年开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写的文章和作的报告。
历史评价
政协济南市历城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认为:景晓村晚年热心为大家服务,他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了老同志们的称赞。主编了《当代中国机械工业》、《当代中国的农机工业》、《机械工业大事记》、《机械工业重要文件汇编》。为机械、农机行业留下了一份珍贵资料和精神财富。与此同时,他还协助山东省委组织编写了原鲁东南特委、清河特委、清河地委、清河区党委、渤海区党委、清河军分区、清河军区、渤海军区和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三支队、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的党史、军史资料;他以极大的勇气和高度的负责精神,协助各级党组织平反了历史上的冤假错案,为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晓村具有较高的领导艺术和很强的驾驭全局的能力,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就是一位能够开创军事斗争、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群众工作新局面,受到群众尊敬、使敌人丧胆、闻名山东大地的领导者。他工作认真,讲求实效;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能成为一位内行颌导。他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团结同志共事。他胸怀宽广,无论个人蒙受多大冤屈,都能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1994年8月9日这位存心为公一世,蒙受冤屈半生的真正的人民公仆,因病不治,逝世于北京,享年77岁。其后9月1日《人民日报》报导了他逝世的消息,还报导了他夫人王梦林和三个儿子根据他的遗愿,将他们多年积蓄的5万元人民币,损赡给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宅科小学作为奖学基金,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