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道,同马鸣阁道一样,均是剑阁道上的两条短线道路。景谷道,北起阴平郡(今文县),顺白龙江东南行,四川青川县姚渡乡对河之余家湾,折南达汉白水县(今沙洲镇),全长133公里,南经马鸣道至葭萌关(今昭化)入剑阁道。
景谷道位于四川广元市境内。《中国历史图集》第三册载,蜀汉时,益州北部标定,景谷道西起阴平郡(今文县),初沿白水江,再顺白龙江东南行,至川姚度乡折南达汉白水(沙洲),全长133公里。《
读史方舆纪要》载:“景谷广汉郡之白水县日景谷。……城西有景谷路达文州”。
沿景谷道西北行,接沓中阴平道;东南行至白水县与金牛道衔接, 北去中原;南由马鸣阁栈道至葭荫入剑门关达成都;折西经故青川城去龙州(今平武)、松州(今松潘);是古蜀道之一。汉白水县,是秦、陇、蜀之间的交通枢纽。
蜀汉时期,诸葛亮夺天水诸郡,以南郑(今汉中)、武都为据点,五伐中原,姜维囤军沓中,军旅往来,金由马鸣阁道经景谷道达陇南及秦西诸郡(《三国志》、《武备志》)。魏景元四年(263),邓艾自阴平道由景谷道旁入,一举灭蜀。故景谷道在蜀汉时期,名噪一时。至今故迹犹存。
汉唐时期,曾是蜀锦、川茶的运销路线。根据冯汉镛《唐、五代时剑南道的交通路线考》载:“从青川城入蕃界,径抵故松州城”(《旧唐书.王涯传》)。是唐、五代时期的商品运输的主要路线之一。入土蕃后,西去接西域的丝绸之路。故此路又是剑南蜀道接古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武都地区交通史》记载:“川茶自汉代起至唐代,便运往武都销售,除阴平道外,从四川省的青川过薅溪,翻越碧山到碧口,沿白龙江达武都郡、文州。”这条步道便是沿景谷道东段路线而发展的。
宋熙宁五年(1061年)立茶法(专卖法),设茶马司(专管机构),以茶易马。青川茶坝曾设茶场。川茶在阶、文一带的交易市场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毕比重。这时又发展了从武都经洛塘至姚度入川的另一条步道。
明、清时期,上述部分路线改为驮运,统称川甘驮运道。清雍正年间(1723-1734年)为驿道,由白水铺西北行接碧口塘、玉枕驿。据《中国之交通》(葛缕成著)云:“自昭化沿白水江入甘肃武都而至臬兰(今兰州),为清代大路。”当时以北京为中心,分全国道路为三级,即马大路面(京城至省会)、大路(省会或马大路通往各重要城市的支线)、小路(地方各市镇的道路)。民国时期,沙洲(白水)、姚度仍是这条路上的水陆交通码头,今发展为川甘国道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