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岗遗址,位于
山东省聊城市
阳谷县张秋镇景阳岗村,是一处龙山文化古城址,发现于1973年。
1994年,在景阳岗遗址西部修建公园时发现龙山文化时期城址。同年底至1996年冬,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聊城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又联合对其进行了钻探、试掘工作,发掘面积为1200平方米,发现了景阳冈龙山文化城址。
景阳岗遗址是一处龙山文化时期城址,城址平面近似椭圆形或舟形,东北—西南走向,两端较窄,中部弧形凸出,南北长约1150米,北端宽约230米,南端宽约330米,中部最宽处约400米,总面积35万平方米。城墙保存较好,高达数米,城的四门清晰可见,西北墙长1200米,东南墙长1160米,西南墙宽250米,东南墙宽300米。城内有大、小两个台基。大台基位于城内南部,面积约9万平方米,小台基位于北部,面积约1万平方米,两台基形状、方向与遗址一致。大、小台基利用原自然冈丘经部分加工而成。台基的夯土分上、下两层,下层主要用纯净黄褐面沙土夯筑,上层为灰花土筑成;夯具分圆棍夯与石器夯,夯窝明显,夯面清楚。
景阳岗遗址出土了大量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遗物,多为生活器皿,墓内出土遗物有陶、铜、骨器等共1770余件,有着显著的地方特征。陶器中以灰陶为主,黑陶较少,红褐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以素面为主,有较多的篮纹、绳纹、方格纹。器型较大,主要有瓮、鼎、鬻、鬲、盆等。小台基上灰坑中发现一些羊、狗头骨及骨架,表明此处进行过祭祀活动。特别是在1996年春季发掘的一条灰沟中,发现一刻文陶片,属一小型泥质磨光黑陶罐的肩部,残存部分呈三角形,从刻划形式看,是在陶器成型之后,烧制之前刻上的,系龙山时代人们所为。从字的形体看,与甲骨文似有渊源关系。
景阳岗遗址文化面貌以山东
龙山文化为主,也有一定量的河南龙山文化的因素,为研究这一地区龙山文化的面貌与中原龙山文化的关系乃至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等问题,提供了新线索。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等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