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与技术(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发展历程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正式出现在该目录的《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名单》中,专业代码为080627S。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整为计算机类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080907T,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工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07T,属计算机类专业,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的能力,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在计算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参考总学分:建议参考总学分为140~180学分。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二、业务方面
(1)掌握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2)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经历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3)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工程意识或研究探索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及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4)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5)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6)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7)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该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体育方面: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等。课程体系须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进而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约占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约占15%,实践约占20%,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约占30%。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验方法,为学生表述工程问题、选择恰当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推理奠定基础。
学科基础类课程包括学科的基础内容,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能够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的设置有企业或行业专家有效参与。
理论课程
通识类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和自然科学类两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包括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基本内容;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知识包括高等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结构、力学、电磁学、光学与现代物理的基本内容。
学科基础知识被视为专业类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分析与设计、系统能力等专业基本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建议教学内容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
该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示例如下:
示例一:电路、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Python程序设计、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机器人基础、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示例院校:南京邮电大学)
示例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机器人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字图像处理、Java程序设计、Java Web开发框架技术、脑与认知科学、自然语言处理等。(示例院校:集美大学)
示例三:人工智能技术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现代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计算机图形学、智能体系统、学科实训项目、企业真实项目实训等。(示例院校:海南大学)
实践教学
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4年总的实验当量不少于2万行代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到各类工程单位实习或工作,取得工程经验,基本了解本行业状况。
实验课程:包括软、硬件及系统实验。
课程设计:至少完成2个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实习: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认识和参与生产实践。
毕业设计(论文):须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学生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内容不应重复;教师与学生每周进行交流,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控制;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与论文答辩应有相应的文档。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总体上应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的相关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专任教师不少于12人,专业生师比不高于24:1。教师须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学生培养工作。
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2名专任教师,在120名在校生基础上,每增加24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其中中青年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来自企业或行业的兼职教师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1、专业背景
大部分授课教师的学习经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计算机类专业或计算学科学历,部分教师具有相关学科、专业学习的经历。专业负责人学术造诣较高,熟悉并承担专业教学工作。
信息安全专业的专职教师还可以拥有通信、电子、数学、物理、生物、管理、法律和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学历且具有从事信息安全教学或科研工作的经历。
2、工程背景与研究背景
授课教师应具备与所讲授课程相匹配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承担的课程数和授课学时数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进行工程和研究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讲授工程与应用类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与课程相适应的工程或工作背景,面向理科学生讲授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与课程相适应的研究背景。
3、教学基本能力
全职教师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与承担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能力,掌握所授课程的内容及其在毕业要求中的作用,以及它与培养目标实现的关联,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与特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参与学生的指导,结合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
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教师进修、从事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为教师从事学科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基本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学生指导、学术研究与交流、工程设计与开发、社会服务等。
使教师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专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设备资源
总体上应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的相关要求。
(1)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不小于16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5000元;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良好,方便教师、学生使用。
(2)保证学生以学习为目的的上机、上网、实验需求。
(3)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地管理、配置、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的有效利用,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4)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或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为全体学生提供稳定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理解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具有项目开发或管理经验。
注重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保证图书资料购置经费的投入,配备数量充足的纸质和电子介质的专业图书资料,生均图书不少于80册,师生能够方便使用,阅读环境良好,包括能方便地通过网络获取。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能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发展的需要,专业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少于1200元。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包含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人员经费、实验室维护更新费、专业实践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等。新建专业还应保证固定资产投资以外的专业开办经费,特别是要有实验室建设经费。
质量保障
各高校应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对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培养的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培养模式
知识型能力本位教育(Knowledg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简称KCBE)模式是一种CBE模式与知识结构相辅相成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意味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放在并重的地位,既着眼于预期能力的培养,也必须让学生筑牢学科专业基础,在走向社会以后,在知识引擎的作用下,通过自我学习,具备并提升适应未来的、新的智能化岗位需求的能力。
在能力培养方面,知识和实践作为两大要素,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必须齐头并进,既要固基础,也要重实践。(1)筑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基础,构建与智能化应用相关的知识体系。在本科的低年级阶段,应注重公共基础课,特别是数学和力学课程,还应充分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内涵,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本科中高年级阶段,重点强化专业基础。(2)增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环节,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教学体系。按照KCBE模式,校企合作是强化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校根据人工智能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实践课程内容,根据企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以避免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脱离。人工智能企业还可以参与学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为学校实践教学提供各方面支持,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1)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背景,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应深入开展专业调研工作,基于TOPCATES-CDIO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框架,综合分析应用型人才的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学校标准和专业标准,构建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在专业教育阶段,教师可跟踪专业和产业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的要求,通过开设专业特色课和专业拓展课,将创新、创业融人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相应知识和技能。
(2)以项目为导向,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学生在学完所有学科课程后,要完成一个贯穿整个课程体系知识及能力的压顶石项目。为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完成压顶石项目,学生必须具有三大核心应用能力: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能力,智能机器人传动、驱动技术能力和智能机器人系统技术能力。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应以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面向行业、服务产业、突出应用,以项目训练为导向,系统构建课程与项目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培养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形成课程培养目标、项目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相互对应和支撑。
(3)以能力培养为本,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以项目为载体,采用“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方法,统筹安排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训练与实践、创业训练与实践、综合实训与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与企业实践等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训练内容逐级递进、逐步深化,将实践学期实训内容与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贯穿本科教育全程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培养方案中采用自顶而下的方式设计各级项目。一级项目(压顶石项目)的设计直接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二级和三级项目是一级项目培养能力的分解。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项目设计如图3所示。图中每一鱼骨分支上支撑同一个二级项目的一组课程为课程群,课程三级项目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扩展将对应二级项目的一部分。
(4)创新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需将素质教育项目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分要求、内容安排、组织方式及考核评价标准。构建与专业教育相呼应的集校、系两级项目和专业团队项目为一体的素质教育项目体系,加强学生职业素质、书面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社会实践与人才市场调研。在大学本科第1和2学期,组织学生对电子元器件和计算机等市场进行调查,使学生对基本元器件和计算机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涵盖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多个领域,且现代社会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瞬息万变,所以学生需要不断更新对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认识。大学本科第3~6学期,教师每学期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用人需要、当前流行的应用技术等,使学生充分了解人才市场的状况。
2、课程的柔性化设计。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中,以混合式教学为基础进行设计,其具体形式如下:(1)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教师通过课件教学、视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在课上向学生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在课下使学生随时可以复习重点和难点,从而实现“碎片化”学习;通过建立难度分层的题库,对学生进行日常测验,并记入考核成绩,以便于考核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时监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根据测验结果对讲授内容和授课速度进行调整。(2)在专业主干课中,教师除了将面授与网络授课相结合外,还进行课程资源共享和线上答疑等,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外。此外,教师还需不断更新升级讲授的内容,通过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招聘时对课程知识的需求,进而在讲授基本原理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中融入相关技术的更新变化,培养行业急需的人才。(3)在专业发展课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传前沿技术的相关视频、音频等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学习,并设置专门的学时让学生进行研究内容展示。该项设计有利于延伸和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专业实践课程中,教师在课前需要通过网络平台上传实验课所需知识和内容的材料,并且设置思考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实验授课时,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的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可采取如下措施: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拟或者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实践,完成项目的实施,并由学校评审认定成果后授予学分;增加开放实验室的数量和时间,使学生能够随时使用需要的实验设备;学生通过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登录开放的虚拟实验平台,控制实际实验室的实验设备,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使用所需实验设备,增强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教师给予必要的辅助。
4、网络平台的建设。进行柔性化教学模式构建,教师需要建立课程网络平台,包括课程资源(教学视频、作业、题库等)、线上答疑、学习讨论、行业实时信息推送、课程评估、虚拟实践等模块。教师可以安排感兴趣的学生,对网络平台进行开发与维护,保证网络平台内容的及时更新。
5、校企产学研实践基地的建设。采用建立校企产学研实践基地、与企业专家座谈、参观企业、推荐学生到企业实习、与企业联合攻关技术或研发产品等方式,使学生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培养较强实践能力的科研环境,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该专业本科生可报考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控制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智能制造技术、智能网络技术、智能检测技术、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监控等领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或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开设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