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休克,
血流动力学为高动力型(又称高排低阻型)外周血管扩张,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和CO2正常或升高。暖休克周围血管阻力降低,氧耗量减低,乳酸增多,
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表现为皮肤发亮、肤暖、皮肤干。脉压差较大,
呼吸急促,
烦躁不安 。实际上,“暖休克”较少见,仅是一部分
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早期休克表现;“暖休克”晚期同“冷休克”晚期,病人均可出现心功能衰竭,外周血管扩张,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低排低阻型。
休克初期,由于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外周血管扩张使周围血管阻力降低, 表现为高排低阻型即高动力型,有血流分布异常和动静脉短路开放增加,细胞代谢障碍和能量生成不足。病人皮肤比较温暖干燥,故叫暖休克。随着病情发展,由于血管活性物质的生成及其作用,血浆外漏血液浓缩,
血管痉挛,外周阻力增加,心排血量继续减少, 表现为低排高阻型,即低动力型。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和CO2减少。病人皮肤湿冷,故叫
冷休克。
冷休克周围血管阻力增高,心输出量降低,低中心静脉压,低肺楔压,
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血压降低,脉搏细速,脉压差小,皮肤湿冷,呼吸浅快、紫绀、少尿 。
暖休克周围血管阻力降低,氧耗量减低,乳酸增多,
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表现为皮肤发亮、肤暖、皮肤干。脉压差较大,
呼吸急促,
烦躁不安 。实际上,“暖休克”较少见,仅是一部分
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早期休克表现。
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分高动力型和低动力型。前者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CO2正常或增高(又称高排低阻型),有血流分布异常和动静脉短路开放增加,细胞代谢障碍和能量生成不足。使病人皮肤比较温暖干燥,形成暖休克。
1、控制感染:
感染性休克可能与病人感染严重或抗生素用量不足、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有关。因此,需加大青霉素使用剂量,每日用量可达2000万单位,分4次静脉点滴,或根据痰液或血液细菌培养及
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静脉点滴。必要时选用高效、
广谱抗生素,如先锋必4g~6g/日,复达欣2g~3g/日,或
头孢三嗪1g~2g/日等进行治疗,以尽快控制感染。合并
厌氧菌感染时,可同时使用甲硝唑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
2、补充血容量:每日补液量可达2000ml~4000ml,其中
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每日1次,静脉点滴,其余可使用葡萄糖或
生理盐水注射液补充。有心
肾功能不全者,应注意补液速度,防止因补液速度过快而引发或加重心
肾功能衰竭。有条件的最好根据中心静脉压检测来决定输液的数量和速度,以免因输液过多或过快而诱发
心力衰竭。
3、纠正酸中毒: 使用5%
碳酸氢钠注射液100ml~200ml静脉点滴。之后,根据血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气分析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补碱,并计算补碱量。5%
碳酸氢钠用量(毫升)=(正常二氧化碳结合力-病人二氧化碳结合力)×0.3×体重(公斤)。
4、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经过补液后,病人中心静脉压已达到0.98kPa(10cmH2O),但收缩压仍<11.97kPa(90mmHg)时,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20mg~4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200ml中静脉点滴,或同时使用阿拉明(间羟胺)静脉点滴,使收缩压控制在12kPa~13.33kPa(90mmHg~100mmHg),以改善微循环,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
5、激素:有助于休克的抢救,缓解病情。可每日静脉点滴
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的松200mg~300mg
6、对于原有心脏病患者,应注意输液速度,避免因输液过快而诱发心衰,必要时,可给予毛花甙C(西地兰)0.2mg~0.4mg静脉注射;若病人经过补液,24小时尿量仍<400ml时,应考虑有肾功能不全的存在,如果病人收缩压>11.97kPa,可给予10~20mg呋噻咪(速尿)利尿,帮助代谢产物的排出,如果病人收缩压<11.97kPa,则应继续增加补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