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区是中国台湾基隆下辖区,位于中国台湾省
基隆市南方,下辖行政区 13里287邻。
简介
暖暖区东与
新北市瑞芳区交界,西连七堵区,南与新北市
平溪区十分寮接壤,北与
仁爱区为邻,过去部落分为碇内、东势坑、西势坑、暖暖街、八堵等地,在暖暖街附近可见先民一路开垦的痕迹。
位于暖暖老街上的安德宫,今年(2001年)正逢建庙两百周年,当地文风鼎盛,两旁的门联将地理特色表露无遗,庙前有十一座「暖暖古今名人碑林」,是人文漫步的好去处。
暖暖山区有一座最佳的天然公园,也就是暖东峡谷,现由基隆市政府委外经营,正向林务局申请做为森林游乐区,计画做低密度的开发,为当地带来更多观光资源。基隆市政府也注意到暖暖得天独厚的人文及地理资源,在这里开辟了一座暖东苗圃,并向农委会争取将基隆河暖江桥一带的壶穴地形,列为重要文化资源。暖东苗圃主要是做为生态教育宣导之用,内设有日晷仪、动植物生态及传统农具展示区,还亲自播种蓬莱米,让游客可以亲近发出金色光芒的稻穗,体会农夫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概况
基隆市暖暖区
位置 东经 121.44度 北纬25.05度 面积 22.83平方公里
人口数(2005年5月) 38525人
行政区类别 区
区长 朱鸿村
邮递区号 205
教育
基隆高中
暖暖高中
碇内初中
交通
台五线
台二丁线
旅游
暖东峡谷
双龙潭
暖江桥壶穴
龙门谷
历史沿革
清代暖暖区为
台北府四堡其中一“石碇堡”之中心地带。
日本殖民统治开始,1901年置于基隆支厅管辖之下,为暖暖区[1]。
1913年成为基隆厅管辖下的第二十区。
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五堵、玛陵坑、暖暖三区合并为七堵庄,隶台北州基隆郡。
1945年,
国民政府改庄为乡、改郡为区署,暖暖属台北县基隆区七堵郷。之后暖暖八堵的民众希望改属基隆市设暖暖区,基隆市只辖有以港区为中心的5个行政区
1947年1月18日,
台北县七堵乡改划归基隆市管辖成为七堵区,七堵郷划归基隆市。
1949年2月1日,七堵区内的大字八堵、暖暖、碇内(当时分七里)分出改设暖暖区至今。
1988年时进行部分行政区面积调整,区数目维持不变。
旅游风光
安德宫
安德宫是暖暖最古老的庙宇,建于嘉庆六年(1801),主要奉祀天上圣母,并从祀泉州人所信仰的清水祖师、保仪大夫。
咸丰初年,漳泉械斗时,泉州人即以此庙为中心与市区的漳州人对抗。清代咸丰与
光绪年间都增修过,暖暖国小落成之前,亦以此庙为学堂。1958年大修,现在只剩下门前的石版庙埕以及一对石狮子还是嘉庆年间的古物,其他都已为现代混凝土所代替。
金山寺
金山寺俗称「菜庙」,建于
昭和二年(1927),为暖暖地区颇负盛名的佛寺,原开山堂主均带发修行,而带发修行称为菜姑。本寺开山堂主原以月眉山灵泉寺住持善慧法师为师,因染重病而诚心求佛,痊愈后乃募集捐献建寺。由暖暖街沿山麓拾级而上,即可抵达金山寺;沿途在浓荫苍翠的树林中,俯瞰山下滚滚河水,景色清新脱俗。
暖暖老街
昔日的暖暖街是河运中心,大菁、茶叶、煤矿都在此转运,当年的暖暖街虽然只有两尺宽,却是重要的商业大街。不过随着
基隆港、铁路兴建、基隆河淤浅及茶、矿逐渐没落,暖暖街的风华也由绚烂趋于平淡。
暖东峡谷
暖东峡谷,位于暖暖东势坑山区内,谷中溪流经年细水长流,清澈见底,为一露营、烤肉、捉虾之休闲避暑胜地,也是东势坑居民主要饮水来源。
峡谷的入口处树叶繁茂,林木苍翠,并有大型广场可提供基隆市童子军露营协会之露营场地,并因场地规划完善及风光秀丽,已被指定为北区国家
童军训练营,营区可容纳三百人在此活动。
暖东峡谷区内可分二条景观步道,一边可见峭壁峡谷风光,一边可欣赏小桥流水景致,或登高望远,或缓步小憩,伴着清脆的潺潺流水声,自能渐入佳境,让人忘却凡尘琐事。
暖东苗圃
暖东苗圃位处
基隆河支流东势坑溪西侧小支流一暗坑,基地以北向坡为主,南向坡为煤渣石场堆积而成,地势陡竣,不甚稳定。其间并夹有一溪溪山涧,水量不算丰富,但于干旱季节仍常有流水,水质清澈甘美。
自然步道位于东南侧天然次生林内。透过森林浴场的规划,建立良好的自然步道系统,让人们流览其间,聆听山涧溪流、风吹林动、鸟叫虫鸣,观赏着山林演替、花开蝶舞、果熟鸟啄.
暖东苗圃保存着一块可以非常容易亲近、呼吸、摸触......的低海拔天然散生地阔叶林,它不但拥有非常丰富而复杂的树种,更是提供野生动物一个极佳栖地,由于诱鸟植物的栽植成功,让这里成为自然研习、野鸟群居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