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封诰楼
广东化州市新安镇辖区内的建筑
在广东化州市新安镇曲径村北约0.5公里。该楼坐北向南,面向石山凤凰岗,占地200平方米,楼高9.5米,为二层建筑。
景点介绍
封诰楼坐北向南,面向石山凤凰岗,占地2000平方米,砖木结构,楼高16米,进深11米,横宽20米,为二层建筑。该楼重檐四脊四坡瓦盖揭角,正脊二龙戏珠,肋脊分级翅起,上级神龙穿云,下级麒麟俯地,翼墙灰塑鼠吊花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大门上方挂“彭凤岗公祠”刻匾,三垮砖拱,中厅作通道,厢房通联。前后设廊,砖柱支撑,廊顶架原木雕兽作枕,墙壁绘二十四孝图,鸟兽人物,工艺精细。底层1厅2厢相通,地板铺砖,天板雕花,四侧斗拱飞檐。红樯绿瓦,彩色壁画。楼上四面回廓。
金匾“奉天诰命”挂正门楣,祠堂之右建有三圣堂,楼、祠、堂为一体,是古朴幽雅的园林建筑群。第二层四面回廊,12根朱柱支撑,高6.5米,二楼中厅正壁碑文嵌入墙的“奉天诰命”,是咸丰皇帝批的奏折用碑文刻出,用汉满两种文字。在封建皇朝时代凡路过此地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现在凤岗公祠已经不存在了(新建了曲径小学),另封诰楼也确实是“桁木虫蛀,后檐垂倾”,外梁已经断折,二楼里面到处是虫蛀,没人管理;当时一楼被用于堆放建筑用竹栅。迫切希望封诰楼能得到保护,否则,无法修补!
景点历史
化州曲径封诰楼1986年定为县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1998年被列为茂名市文物保护单位。该楼位于粤西茂名市化州新安镇曲径村北约0.5公里处,始建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有150年历史。据县文物志和族谱记载:
咸丰九年皇帝在粤西筑建封诰楼和彭凤岗公祠的意义是:
1、对彭应鲤家族四代人的表彰,让其家风益振以后世纪念;
2、历史上粤西被认为是南蛮之地缺少教化,皇帝为了让这里的人民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彭应鲤家族是化州曲径村人,一家四代人才辈出,于是以此为学习的典型和教育的场所,用政令的形式进行宣传以“勤宣令问用阐幽光”。
彭应鲤曾祖父受为中议大夫和文林郎;祖父为乡贤儒学研经者著有“中庸讲义”一书;父亲44岁考取为举人文武双全,被朝廷派往湖北省先是任咸丰等几个地方的知县后升侯补知州,他英勇战斗牺牲在战场,追认为中议大夫;彭应鲤同父一齐作战,父阵亡而子全胜立下赫赫战功受皇帝嘉奖官加二级赠为中议大夫。
彭家对教育的贡献和英勇事迹得到社会的公认和赞许,故此皇帝在当地以彭家为榜样,建起封诰楼。时年还钦旨宠锡任湖北罗田县知县彭应鲤尽孝扶送曾祖父彭性生(凤岗)和曾祖母灵柩回家乡安葬落叶归根,
碑文又表彰彭应鲤之曾祖母对后代的影响具有肃雍的风范,家教有方堪称为模范以树立学习榜样,让母仪的淑德如春风般吹开传播,并将其四代人的事迹存入国典。湖北黄冈罗田县人在当地建起昭忠专祠以纪念。
彭氏对于教育的重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追溯,当今世彭教育基金会已把此传统发扬光大。封诰楼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过贡献,李宗仁先生利用该楼有“奉天诰命”的牌匾作保护,驻兵在此。还拨款在该地附近建起两座炮楼放武器弹药进行抗日,同彭氏兄弟结拜。
六十年代李宗仁先生回国时(1965年)行走到高州时提出要到化州新安镇入村探望,可惜未能如愿。
历史人物
父子老爷勇猛兵一齐上战场
彭仲芳:字杏村,广东化州新安曲径村人。是彭凤岗之孙(圣教公三子通公第十一世孙);村中乡贤彭督溪的中间子;彭应鲤之父。彭仲芳小时好嬉戏游荡,被父亲斥责:“你太没出息了,既不建功立业又不能光宗耀祖,那你就去耕田作农夫罢了”。“他感到十分惭愧,从此发奋读书,时年四十四岁中道光壬辰恩科举人。初时授官委署湖北咸丰知县,那时土地贫瘠民顽固不懂礼仪,彭仲芳为振兴教育在当地办学数年让人们知书识礼社会风气好转,由于他的能力显著再受任到长乐、东湖、黄安等县均有好政绩。而到任罗田知县时正值湖北太平军四起,进攻州县,大队敌众犯境,他仓卒招募数百士兵据防御,但因众寡悬殊,被击溃。被迫退到多云镇团结村堡,进行训练乡勇以备再战。
不久敌军来犯,他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以一当百,敌稍退,他乘势追击,收复罗田。第二日,太平军复来鏖战,他亲斩敌首,杀敌百余名,于是传颂有罗军猛勇如虎的事迹。这时军威大振,承胜已收复蕲水、黄州和安徽的英山等府县。彭仲芳屡立战功后,得到湖广总督嘉奖将其战绩向朝廷保奏。授为侯补知州后,就后带领勇兵猛将随何道剿太湖捻军,何道兵败被部下所杀。
咸丰三年冬杨霈军败于田家镇,黄州府沿江州县再次被捻军占据,罗田县只因城墙坚固而未被攻陷,彭仲芳唯有独力支撑危局。
冬去春来已是第二年,杨霈军路过县境,彭仲芳向他献策说:“我率领的军队已身经百战,若果能与大帅军协同作战,守军肯定勇气百倍,趁现在出击破敌,定能成功。”但杨霈却不听,令其死守孤城,彭仲芳无奈也就只好死守城池。二月二十日,捻军拥众数万兵分路直扑罗田县,彭仲芳命令其子彭应鲤率军往东路守龙河,为防备捻军从背后攻击,而自己亲自率领守军向西路与捻军作战于中界河。捻军伪装败退,穷追之下彭仲芳误入圈套,自知不能脱身,手持大刀劈贼二名并厉声大骂捻军后阵亡,年时已六十八岁。而在东路守护作战的彭应鲤这时已大获全胜,听到父亲率的军队溃败,痛不欲生,回兵奋勇进攻,斩首千余,生擒百余人,扎营二十余里收葬战死士兵尸首。咸丰七年彭应鲤卸任罗田知县次年上任蕲州的时候局势已经稳定。
咸丰九年皇上嘉奖彭应鲤战功显赫,下旨晋升知府加二级,子孙世袭骑尉,在他的家乡曲径村建起一座占地面积近百平方的三座两层封诰楼和彭凤岗公祠,罗田人在当地建昭忠祠纪念他。彭应鲤四十五岁英年早逝。
彭凤岗(性生)圣教公三子通公之第九世孙(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于乾隆十三年(1788年),受封为中议大夫和文林郎。
彭增生(名芬、字天葩、别字睿溪;生于乾隆戊寅年卒于道光乙酉年;彭凤岗之子)化州乡贤儒学,从三品诰封中议大夫。
彭仲芳(杏村1785年—1853年,是彭凤岗之孙)44岁中举后被委派任湖北省蕲州知州,历任黄安、东湖、咸丰、长乐等县官;彭应鲤(禹门,彭仲芳之子)父子一同上战场,父亲彭仲芳在罗田县的对敌战斗中以身殉职,彭应鲤痛父遇害奋不欲生,陷阵摧锋英勇作战大获全胜,这次战役扭转了清兵一直溃败的战局。地方将彭家父子两代人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和拼命杀敌的大无畏精神上奏朝廷,皇上嘉奖彭应鲤战功显赫下命知府加二级,赠为中议大夫四世其昌;并拨款在他家乡筑建封诰楼和彭凤岗公祠。彭应鲤在咸丰九年奉圣旨用国典仪式,尽孝扶送曾祖父和曾祖母灵柩回家乡安葬,并率湖北罗田人建起封诰楼和彭凤岗公祠,竣工时间是1861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4 08:03
目录
概述
景点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