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传周,字端义(1734—1819)。深圳市坪山新区
大万世居的建造者。
大万世居的建造者曾传周,年轻时与父母分家,靠放养鸭鹅和给人运送石灰维持生活,后稍有积蓄,因好赌致贫,欲建屋而借贷不遂。这件事使曾传周深受触动,他忍痛砍断右手拇指,立誓戒赌,重振旗鼓。后来,曾传周在坪山、龙岗、淡水开办油糖厂、开设店铺,逐渐发达。有了足够的积蓄后,他终于了却心愿,在坪山建造了这座宏大气派的客家围屋。
据族谱记载,曾传周敦厚诚实、仗义疏财。乾隆末年,惠州水患,曾传周及其长子曾光斗积极捐纳赈灾,被朝廷分别诰授儒林郎捐职员和捐监生。大万世居的建成,其所费人力、物力、财力非同小可。单是外侧围墙,就需近5000立方米泥沙灰石。所用石头重者达数十斤、上百斤,这些石头是从几里外的大山陂铜锣潭运来,费时之久,耗资之巨,是难以估量的。《汉书·刘向传》云:“营起邑居,功费大万百余。”唐颜师古注疏:“大万,亿也;大,巨也。”大万世居的“大万”二字极有可能是因此得之。
西汉末年,曾参第十五代后人曾据不愿与王莽同流合污,弃官率全族千余人,由嘉祥南下渡长江,到达江西庐陵吉阳开基立业。庐陵曾氏人丁渐旺,当地成为其南方发祥中心。传至第三十八代,曾游立、曾洪立、曾宏立从抚州徙居南丰,其后裔人才辈出。曾氏第五十一代曾惇于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由江西徙居福建宁化。曾氏第五十三代曾佑孙因避元兵,徙至粤东海阳(今潮阳),两年后又徙五华高竹园。曾佑孙是广东曾氏开基祖,其后代以五华、兴宁为基地,向川、桂、粤及海外发展,形成继南丰后又一曾氏家族人脉发展中心。
曾简辉是
坪山曾氏始祖之一,为曾氏六十八代。他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携其弟简良从
五华移居坪山龙背村,兄弟筚路蓝缕,先在赤坳烧木炭为生,频遭虎狼之患,其弟简良为虎所噬,仅剩一腿。曾简辉节衣缩食,积聚钱财,购田地,开商铺,致富后多次往返五华,将五副先人金骸搬来坪山,择吉地安葬。
如今,距曾简辉迁居坪山已有314年,繁衍后裔12代。简辉公后裔现有人口4000余人,在
深圳有2000余人,分别居住在8个自然村,房屋规模都比较大,保留着传统客家人住居特色,同时都建有祭拜先祖的宗祠。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大万世居”,就是坪山研究客家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坪山区最大最古老的围龙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