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天节(1906 - 1995年6月25日),别名曾志文、曾勣,广东
五华人。国军起义将领。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中央陆军大学特五期将官班毕业。 1927年5月,接受中共广东区委的指派,回五华协助古大存领导五华的农民革命运动。 初时担任共青团五华县委书记。 8月担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中共五华县委书记。 1929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师(由第四军缩编)教导营一连排长。 1931年任张发奎上尉侍从秘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军校第四分校少校学生队长、中校参谋队长、第十五期学生总队上校大队长。 1939年春任广东省保安总队长,保安干部训练班教育长。 1942年春任第四战区司令部少将高参,兼第四区战干训团教育处副处长、特别训练班主任。 1944年春任第四战区越南战地工作总队长,靖西指挥所副主任。 1946年任广州行辕少将高参,广东保安第十三团团长。 1949年5月14日在基隆率部起义,任粤赣湘边纵队第四支队司令员。 后任广东省交通厅长,广东省政协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
人物生平
1906年,曾天节(清光绪三十二年)出生于广东五华。
1926年考入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回乡参加五华农民运动,积极领导反土豪和“二五”减租的斗争,曾任共青团五华县委书记、中共五华县委书记、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大革命失败后脱党,转投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929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师(由第四军整编)教导营一连排长。1931年任
张发奎上尉侍从秘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少校学生队长、中校参谋队长、第十五期学生总队上校大队长。1939年春任广东省保安总队长,保安干部训练班教育长。1942年春任第四战区司令部少将高参,兼第四战区干训团教育处副处长,特别训练班主任。1944年春任第四战区越南战地工作总队长,靖西指挥所副主任。1946年任广州行辕少将高参,广东保安第十三团团长。
1948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14日在广东老隆率部起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
粤赣湘边纵队第四支队司令员,为扩大粤东解放区和配合大军南下解放广东以及协助地方巩固新生政权尽心尽力。
1950年转业地方,任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厅长、顾问,为广东的公路交通事业发展和筹划五华水寨大桥建设作出贡献。曾天节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协第二、第三届委员会常委,省政协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
1995年6月25日曾天节在广州病逝,终年89岁。著有《回忆淇澳岛激战》、《老隆武装起义回忆》等。‘
主要事迹
武装起义
1948年,曾天节出任广东保安第十三团团长。是年4月,革命形势急剧变化,解放战争正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迅速发展。1949年初,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和国民党反动统治风雨飘摇的境况,更加促使曾天节及其部属不得不考虑选择起义的道路。曾天节本人在大革命时期,曾经参加过中国共产党,接受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影响。脱离中国共产党之后,与中共党组织及共产党人
古大存等有过接触和交往,故曾天节选择弃暗投明的道路是有思想基础的。
曾天节产生“重返老家”(起义投靠中共)的想法后,即在曲江约见同乡和大革命时期共事的同僚
魏鉴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水电厅副厅长、省民革委员会主任委员),商谈起义事宜。通过魏鉴贤的关系,曾天节与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秘书长
饶彰风取得联系。魏鉴贤将曾天节早年参加革命的情况及与古大存的关系向饶彰风作了介绍,并转达了曾天节脱离国民党、投向人民的意向。
1949年1月中旬,遵照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和粤赣湘边区党委的指示,东江第二支队司令员
钟俊贤及政治部联络科长
钟雄亚,利用与曾天节同乡、同学的关系,写信给曾天节,指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劝告曾天节弃暗投明,举旗起义。曾天节复函钟俊贤、钟雄亚,向东江第二支队表示坚决起义意愿。1949年1月31日,双方进行了第一次谈判,通过三点协定:(一)即日起双方停止敌对行动;(二)对保安第十三团起义绝对保密;(三)接济东江第二支队枪支弹药。并决定,由东二支队派刘坚(当时代名刘云)同志进入保安第十三团,以团长秘书的名义,协助曾天节进行有关起义的准备工作。后来双方领导人又经过多次谈判,对起义时间、步骤、作战要求及起义后部队的改编等问题,都作了认真的商讨,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1949年3月,曾天节通过魏鉴贤疏通,二人冒着危险先后赴香港会见了中共华南分局(原名香港分局)
饶彰风和分局领导人
方方,表明他们准备率部起义的决心,并请示了有关起义时间的选择和部队的整编问题。4月,曾天节由港返回该团驻地河源蓝口,一面动员部下做好起义行动准备,一面亲往游击区与粤赣湘边纵队负责人订定具体计划。
起义前夕,曾天节在保十三团内部动员的同时,利用开会之机强迫蓝口、黄村、叶潭、康禾、柳城、南坝、石侧、黄洞各据点的伪乡长、自卫队起义,不参加者速捕扣留,反动武装大部缴械。这一带地区全部解放。接着又解放了龙川县城(佗城),将拒绝起义的伪县长黄学森加以逮捕。
5月14日,曾天节首先率部起义,发动攻击
老隆国民党省保安第十团
列应佳部,并协同东江游击部队行动,当天解放老隆镇。同时曾天节与
吴奇伟(广东省绥靖公署副主任)、
李洁之(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魏汉新(省保安十二团团长)、
肖文、魏鉴贤、蓝举初、张苏奎8人联名发表起义宣言,同时以曾天节暨全体起义官兵名义,向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出起义通电,揭露和痛斥国民党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表示“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了广大人民和自身的自由解放”,“脱离国民党反动阵营、坚决地自动地投到人民方面来”,“诚心诚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指挥,彻底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坚决执行共产党的各项政策主张。”
6月21日,毛泽东、朱德电复吴奇伟、李洁之、曾天节等起义将领,欢迎他们加入人民解放军行列,勉励他们“遵守人们解放军制度,改造部队,与人民解放军整个力量共同一致,为解放全广东而奋斗。”
解放老隆
1949年5月上旬,东江上游和老隆周围的国军布防情况是:保四师少将副师长彭健龙率领师直属及保五团一个营共约700人驻老隆,保五团另三个营分别驻五华、和平的林寨,距老隆30余公里;保四师副师长兼保五团团长列应佳率直属营驻和平县城,距老隆45公里;龙川自卫总队黄道仁、谢鸿恩部300余人驻龙母;国军96师驻河源县城,保一团一营驻连平忠信,均距老隆90公里。
在解放军南下大军即将入粤作战的形势下,中共九连地委和东二支司令部认为九连地区军民与反动派决战的时机到来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
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东江第二支队和曾天节起义部队相配合及时抓住战机,果断发起解放老隆的战斗。
在进攻老隆之前,东二支队和曾天节团的主要指挥员,在边纵参谋长
严尚民主持下,召开了作战会议,根据敌情作拟定作战方案。5月14日凌展2时,边纵参谋长严尚民及魏南金、钟俊贤、
郑群等率东二支主力三团,配合曾天节部包围了老隆守敌,曾部同时宣布起义。指挥部命令曾派出一个营配合东二支四团一部于老隆东南的南关,警戒五华之敌。当时彭键龙守敌发出呼救,企图负隅顽抗。是日下午1时左右,敌副师长兼保五团团长列应佳率部集结两个营共7个连近千人,从和平沿东江河而下,企图救授老隆守军。当列应佳部到达距老隆约四公里的乌石坝时,突然遭到东二支队和曾天节的搜索连的阻击,战斗十分激烈,列部企图强攻通过未能得逞。东二支主力从左右两翼迁回侧击敌阵,经过4个小时激烈战斗,将保五团两个营的兵力全部打垮,毙敌副团长龚耀辉以下100余人,俘敌3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步枪、弹药一大批。列应佳化装成伙夫,趁黑跳水逃回四都,连夜收容其残余部队窜回和平东水固守。
乌石坝阻击战是解放老隆的关键一仗,也是曾天节团起义胜利的一仗。老隆之敌获悉列应佳部惨败,彭健龙又受伤,待援绝望,不敢再顽抗,不得不于5日上午8时缴械投降,我方俘保四师副师长彭健龙以下400余人,缴获步枪600余支,机枪、迫击炮一批。乌石坝阻击战的胜利和老隆的解放,不但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也缴获了敌人大批武器、弹药,改善了我军的装备。
老隆战斗结束后,东二支司令部从河西根据地迁驻老隆,边纵司令部也由副司令员
黄松坚、副政委
梁威林、政治部主任
左洪涛带领从江南转移到老隆。边纵党委决定,将保十三团起义部队及保五团一营等一批地方起义部队扩编为边纵第四支队,司令员曾天节、政委郑群、参谋长刘勉、政治部主任黄华、副主任卓扬,配合边纵主力四团、六团以及南下大军作战,为解放广州,作出了贡献。
镇压暴乱
起义后,曾天节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第四支队司令员。1949年7月下旬,五华登畲地主温伯洲勾结陆丰县和本县棉洋地方反共人士,纠集武装500多人围攻乡政府,洗劫乡农会干部家产,煽动叛乱。获悉后,曾天节先派出所部1营兵力协同民兵反击,随后又派来炮连、搜索连增援,炮轰暴乱据点,于8月6日晚迫敌投降。8月25日,原民国时大田乡乡长张贤彦纠集地主武装140多人,在该乡设立据点,武装进犯大田乡政府机关,公开暴乱;26日,中共五华县委书记兼新3团政委张日和率该团两个连和东二支钢铁连及附近民兵包围敌据点,曾天节所部(东四支队)派出两个连兵力增援,俘敌一批,并迫使逃至山上的几名首犯下山投降,及时平息了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