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良(1914—1943),河南固始人。193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班长、排长、队指导员和队长、营长。1943年,他在山东曹县后张楼村北组织实施时,被多枚手榴弹碎片击中牺牲。时年29岁。
人物生平
曾玉良(1914—1943),河南固始人。
1927年8月跟随哥哥曾维贵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班长、排长、队指导员和队长、营长。
1937年4月西路军失败后,曾玉良随西路军左支队突围到新疆,任西路军(对外称新兵营)三大队副队长。
1938年1月奉中国共产党驻新疆代表邓发指示,到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驻喀什骑兵四十八团二连任少校连长,跟苏联哥萨克骑兵马术专家萨哈诺夫学习骑兵战略战术。1938年9月,受盛世才军阀内部派系倾轧的牵连,被捕人狱。 1939年9月出狱后,任西路军总支队干部队队长。
1940年1月1日,在新疆的西路军余部中营职以下人员360余人,编成一个营辖四个中队返回延安,曾玉良任营长。到达延安后,曾玉良人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8月18日,曾玉良在山西和顺县石拐镇,列席参加刘伯承、邓小平召开的第一二九师参与百团大战三路突击部队指挥员会议后,接任第一二九师骑兵团副团长。曾玉良当日即赴冀南地区的堂邑、宋家、郑家一带,开始了施展才华的战斗。百团大战使华北日军受到严重打击,日军遂加紧调整部署,回师“扫荡”华北,使驻华北的日军人数,达全部侵华日军的70%以上。在这严峻形势转折的关头,1940年10月5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命令曾玉良接任骑兵团团长。
1942年4月29日凌晨,骑兵团正在故城县郑家口西南元兰屯进行紧张训练,曾玉良和政委况玉纯站在一座土砖窑上指挥骑兵操练,突然发现日军的铁壁合围,马上意识到这是日军有组织、有预谋的、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三分钟的短暂时间,全团在曾玉良的指挥下集合完毕,放弃突围,为解救冀南党政军机关,直奔武城县以西的十二里庄。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宋任穷到师部开会了,主持工作的军区参谋长范朝利和政治部主任刘志坚,见骑兵团主动到达,非常感动,立即决定,由军区新七旅、特务团断后,曾玉良、况玉纯率骑兵团,引导、掩护机关群众突围。
1943年2月,骑兵团调归冀鲁豫军区直属。8月22日,李仙洲部在军区部队的打击下,向陇海铁路南撤去。担负追击任务的骑兵团,在曹县后张楼遇到顽军傅同善部的阻击。对于这股匪顽,曾玉良想,自己指挥攻击,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胜。然而,他想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指挥员的能力。他召开会议引导大家各抒己见,即在步、骑结合不同情况下,采用哪种方式进攻代价最小,以利不断提高部队指挥水平和实战水平。不幸,他在山东曹县后张楼村北组织实施时,被多枚手榴弹碎片击中牺牲。时年29岁。
人物事迹
一二九师骑兵团、“红色哥萨克”、朱德骑兵师、内蒙古骑兵部队,这些在我军军史上赫赫有名的骑兵部队,曾有过许多不为人知的经典战例。
1942年4月下旬,冀南军区党、政、军等二十多个机关部队进行移防休整训练。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得知这一情报后,于4月29日向我军驻地发起大“扫荡”。凌晨,三万多日伪军在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和骑兵掩护下,从六十里以外分三层横队前进,疯狂向我冀南军区党、政、军机关和直属部队驻地进行“合围扫荡”。上午10时,敌人“合围”圈越来越小,危急时刻我军决定组织部队分路突围。一二九师骑兵团带一部分机关人员向西突围,七旅二十一团带一部分干部向南突围。由于遇敌顽固阻击,没有冲出去。我军通过侦察发现,西南面敌人力量比较薄弱,鬼子少伪军多。军区领导研究决定组织部队干部向西南面突围。一二九师骑兵团在前面开路,七旅二十一团、冀南军区警卫团在左、右两翼掩护,党、政、军机关夹在中间,跟在一二九师骑兵团后边前进,各团再抽出一个连的兵力,断后阻击敌人。骑兵团在团长曾玉良、政委况玉强率领下向敌人猛烈冲击,打开了一条一公里左右的缺口,大队人马紧跟着冲过去,突破了敌人的第一层包围圈。
曾玉良曾打过马家军骑兵,专门研究过三年骑兵战术,在抗战中指挥一二九师骑兵团纵横冀鲁豫,是八路军有名的骑兵专家。一二九师骑兵团是一支轻骑兵,主要是拼马刀。1940年10月始,一二九师骑兵团经过曾玉良正规化训练后,战斗素养得到较大提升。在敌后奔袭征战过程中,作为唯一一支团级建制的骑兵部队,对日军威胁很大。尽管敌后斗争环境艰苦,但一二九师骑兵团始终坚持与敌作战,行踪飘忽,神出鬼没,牵制了敌军大量兵力。由于这个“共产军骑兵集团”(日军对一二九师骑兵团的称呼)机动性好,战斗力强,日军不得不将自己的骑兵第四旅团放置在河南,以求抓住战机,消灭或至少达到限制其活动范围的目的。事实上,从1942年开始,除了豫湘桂作战期间该旅团曾被抽调参战外,这支日军骑兵部队大部分时间都驻在河南,主要就是因为有一二九师骑兵团的存在。
冲出第一道包围圈以后,敌人骑兵部队又组成了第二层拦截包围圈。这支日本骑兵部队隶属于第四旅团二十六联队。该旅团是日军骑兵中唯一一个始终保持全乘马建制的旅团,组建于1901年,编制950人,曾参加过日俄战争。从1931年起,该部一直在中国作战,战斗经验丰富,且马匹均为经过改良的高头大马,即所谓“东洋马”,旅团长为小原一明少将。而刚刚经过突围血战的一二九师骑兵团兵力损失很大,人困马乏,加之骑兵团后勤补给远不如日军,使用的马匹又较为驳杂。这一次,中日两支骑兵部队相遇,在大辛庄厮杀。
团长曾玉良命令骑兵团在开阔地前端摆出准备列队冲杀的战斗队形,军刀出鞘,战旗飘扬。同时,在两侧的道沟里,部署埋伏了集中起来的十二挺机枪和二十一团的步兵。曾玉良给埋伏部队下令:敌人进入射程后,机枪不许停,用最猛烈的速度把子弹全部打光。不一会儿,三四百号骑着高头大马的鬼子骑兵部队,在骑兵团正面平行列队,戴着白手套举着大马刀的几个鬼子军官骑马站在队伍最前面,用马刀上下左右比画一番后,率领身后的三列横队开始进攻。日军的马队从慢步行进转成快步行进,速度越来越快,冲击力也越来越强。可是,八路军这边却还站在原地不动,就像不懂指挥和骑射一样。据参战的老八路回忆,骑兵作为比拼冲击力的兵种,日军的队列排得正规,率先发起了冲锋,冲到一半时八路军的骑兵还没动窝儿,双方进入对杀时,八路军肯定会吃大亏。
“杀!”一声叫喊后,鬼子骑兵开始提速冲锋。鬼子速度冲起来以后,曾玉良大手一挥,道沟里的机枪和步枪立刻开始射击,最前面的鬼子骑兵全部被撂倒。在运动提速时,战马很难实施有效规避,前扑后叠,后面的马匹立刻被绊倒不少,刹那间日军的队形没了,速度也没了,乱作一团。我军骑兵团乘势开始冲锋。日军重新布置战线已来不及,马上拼杀又没了速度,特别是部队已经混乱,失去控制,只能丢盔弃甲,落荒而逃。第二道封锁线就这样被八路军突破了。冲出约二里多地,又遇到了由少数鬼子与伪军组成的第三道防线,八路军边打边冲,将冈村宁次精心策划的第三道防线冲了个七零八落,取得了突围战的胜利。
影视印象
宁海强导演的电视剧《中国骑兵》宗团长原型即为曾玉良团长,由演员冯国庆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