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豫斋墓,又名明石人石马墓,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道金银山南坡
广东工业大学校区内,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八年(1590年)。
历史沿革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曾豫斋与妻子葬于此,修墓。
。
20世纪80年代,番禺市文物普查时发现石人石马墓。
2003年3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番禺区文物管理办公室组成文物考古工作队对石人石马墓复查,确认需要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7月—8月,石人石马墓全面清理发掘,揭露出茔园全貌。
建筑格局
曾豫斋墓坐北向南,长约50米、宽约20米,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玄武岩石砌筑,该墓为夫妻合葬,为交椅墓。由享堂、山手、平台、神道及两侧石人、石马、石羊等组成。
神道、祭台、坟圈三级次递增高。残存墓圈直径约4.5米,左右墓手相距约2.9米。山手分两级,一级山手内地面低于享堂,两边与享堂相接处立面雕有精美的花纹图案。一级山手再低一层,与平台连接处已破坏。享堂砌筑成半圆形石墙,正中立碑,碑龛仅存柱形边框,顶部“屋脊”被移动,内嵌黑色石墓碑,中刻“皇明赐进士奉政大夫福建按察司金事豫斋曾公翰封宜人黄氏墓”,上款刻“万历十八年岁次庚寅季冬十日”,下款刻“孝孙□兴、□□,曾孙承芳、承科等百拜立石”。山手分两级,第二级山手左右正面立壁原立有挂榜墓碑,现仅存碑框。
神道两侧立石雕文臣、武将及石马、石羊,一字排开,拱立两旁。石人一为文官,一为武将,文臣高2.37米,武官高2.2米,做临朝面君状,庄严肃穆;两石马高大威猛,举蹄欲腾;石羊跪卧在最前面,安祥自在;因为较矮,已经被杂草覆盖,只能看到石人和石马。
墓葬的地面建筑全部用石材砌筑,祭台和坟圈以砂岩石板铺砌。墓背靠一台地而建,墓前景观开阔。
文物遗存
曾豫斋墓墓葬的地面建筑全部用石材砌筑,虽然遭到破坏,部分构件倒塌、离散。神道两侧立石雕文臣、武将及石马、石羊各一对,除自然风化外,基本保存完好。古墓虽已毁,但墓前神道犹在,神道宽约10米,可惜原来铺砌的红砂岩石板已无一幸存,只余长满青草的泥地。残存的石构件多半已被埋在土中,但仍可见有雕刻的龙纹、石狮、华表云头等。墓前左侧有一檐顶石构件,绿琉璃瓦面,上有一釉瓷怪兽像,被人敲了头去,不知何名,后恢复墓葬地面结构的样式露天展示,已遭遇破坏残缺或缺失的石构件,可按同类构件重新雕琢安装。同时在保护范围内种植高树,利用树阴保护石构。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曾公(1482年—1590年),讳世昌,号豫斋,南海人(今广州),生于明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年),终于明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年),享年109岁。明正德二年(1507年)中举人,正德十五年(1520年)考取进士三甲,嘉靖年间(1522年—1565年)任福建、广西按察司佥事,官授奉政大夫,正五品……妻黄氏,敕封宜人。68岁时为黄衷撰《重修净慧寺千佛宝塔颂》碑书丹。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与宜人合葬于广州小谷围岛金银山南坡,坐东北向西南。
传说轶事
曾豫斋墓的六尊石像在小谷围岛乡民的心目中有着神秘的力量。据说不可触摸它们,否则会肚子痛。离奇古怪的传说一代传一代,直到说玉皇大帝有一次命雷公降雷劈这些石人石马像,认为他有害民间;又有人说这些古老的神像会成精,会吃祭墓人的冷饭。
文物价值
曾豫斋墓是广州地区所知规模最大的石砌山手形明代墓葬,不仅石构件琢刻精美、前所未见,而且六尊石俑齐备、保存完好,明代风格显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物保护
2005年9月,曾豫斋墓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2008年3月,曾豫斋墓入编《
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称此墓为“曾豫斋夫妇合葬墓”。12月19日,曾豫斋墓被认定为广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从墓边线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曾豫斋墓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道南亭村金银山南坡,
大学城中环路从其北侧经过。
交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