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木
中国木建筑构件
替木是一种中国木建筑构件,即在令栱上方承托梁枋的短木,或是承托、枋接头的短木。
简介
替木是一种中国木建筑构件,即在令栱上方承托梁枋的短木,或是承托、枋接头的短木。
替木最早见于汉代明器,当时的替木为矩形。自两晋南北朝起,替木两侧底面渐渐出现收杀,形状类似于栱。宋朝时,木构建筑外檐上的替木演化成为罗汉枋明清建筑很少使用替木。
枋,横架在柱头上连贯两柱的横木,称为枋。
中国传统建筑的枋以其位置之不同分为四种:
古代树木,木质硬,可制车。许慎·说文解字:“枋,木。可作车。” 方柱。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蚕架,阁蚕盘筐具也。以细枋四茎竖之,高可八九尺;上下以竹通作横桄十层。”
檩,亦称为桁、桁条、檩子、檩条,唐宋时称槫,是建筑物中的水平结构件,平行于建筑物的正面,垂直于梁。屋檐的椽木,是垂直地架在檩之上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9:15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