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阿尔丰斯·都德创作短篇小说
《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1873年首次发表于《月曜故事》。
内容简介
普法战争后,战败的法国被迫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禁止这两地的学校再教授法语。这里的乡村小学迎来了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学生小弗郎士因为上学迟到了非常担心被老师韩麦尔先生惩罚,但是到了学校却看到这样一番景象:教室里不再乱糟糟一片,老师也不再那么严厉。这一切让小弗郎士感到奇怪。但是当他得知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他非常震惊!他顿时对以前读书的不努力感到后悔。在最后一堂课结束时,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尽可能大地写出了“法兰西万岁!”
创作背景
都德经历了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当时还被征召入伍。普法战争是欧洲近代史上一次战争。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国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又称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并为着维持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向普鲁士宣战。但战争开始后,法军屡战屡败,1870年9月在法国东部的色当决战,法军更是惨败,路易·波拿巴本人也当了普鲁士人的俘虏。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也是野心勃勃的家伙,打败法国、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后,他进而觊觎法国的领土,同样想称霸欧洲大陆。乘法军色当之败、法国国内混乱之机,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直到包围巴黎,普鲁士士兵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激起法国各阶层人民的忿怒。这时战争性质已经变为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战争,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抗击普鲁士侵略者,保卫祖国,巴黎的工人还于1871年3月18日起义,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可是,在第二帝国灭亡后临时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国防政府却向侵略者卖身求荣、与人民为敌。他们仰仗普鲁士人的刺刀,血腥镇压了巴黎公社,同侵略者缔结了丧权辱国的协定和条约。1871年5月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答应赔款五十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的一部分割让给普鲁士。从此,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人民惨遭异族蹂躏,饱尝亡国之苦,为时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回到祖国怀抱。都德目睹了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惨状,受到了人民爱国精神的感染,战争生活使他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的创作源泉。出版于1873年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结晶,其中有一组直接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或者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讽刺军事将领的卑劣无能,或者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抗侵略的意志,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这个集子的第一篇。
人物介绍
小弗郎士
普法战争后,小弗郎士生活、学习在法国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镇上,他是一个顽皮淘气的小学生,经常迟到逃学,祖国与普鲁士之间的战争对他来说似乎很遥远。可是老师在课堂上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文课,小小的心灵立刻充满了对入侵者的憎恨和对过去荒废时光的追悔。
韩麦尔
《最后一课》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韩麦尔先生执教40年,把一生都献给了阿尔萨斯人民。他热爱祖国,深信法兰西语言是世界上最美、最清楚、最严谨的语言。40年来,他勤勤恳恳地为学校服务,就是在被迫离职前的最后一堂课上,还耐心地讲解,“想在他走以前把自己全部的知识都传授给我们,一下子把它们灌输到我们的脑子里”。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爱国主义
《最后一课》虽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却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方法,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里的一堂课,来表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情感。虽说巨大的非常的历史事件都是由普通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的,但这并不是说任何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都能表现出某个巨大的事件,正如不是每一朵花开都代表春天到来一样。都德所选择的正是集中表现了这一巨大事件的生活片断: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祖国的语言了,学生们从此要学异国统治者的语言了!作者把意义巨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从而把一堂小学法语课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仪式的高度,这就使得普法战争悲剧性的结果表现得异常鲜明,从而使得作品的主旨——普通人民的爱国情感和反抗侵略的意志不断地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所理解所颂扬。
一旦日常生活的场景有了庄严的非常的意义,就会使每一个普通的细节都具有一种动人的力量。作者所要表现的严肃的民族感情是从一个孩童的精神世界出发,完成了他想着如何逃学到后悔没有好好学习自己民族语言的情感的转变。普鲁士人在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后,推行德语教育,禁止在这两地教法语。然而可悲的是,孩子们以前由于不重视学习并未掌握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大人们以前只知道让孩子们去干活挣钱,不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现在时间只有一天了,明天学校就要改教德语了,矛盾就这样尖锐地摆在了人们面前。面对这无力扭转乾坤的一堂课,法兰西人民该如何去面对,这就是这篇小说最摄人心魄的地方。在强烈的爱国心的驱使下,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气教完了最后一课,奥塞老头也捧着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发出颤抖的声音,教室里每个人都恨不得一口气学完所有的法兰西语言。最后当韩麦尔先生用尽全身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法文)时,这两个字就不仅仅是写在黑板上,而是刻在了每一个法国人的心中。作者在无声地呐喊:法国人民,尤其是法国的孩子,只要牢牢记住你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就永远不会被征服。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
艺术特色
行文结构
《最后一课》的结构十分紧凑,作家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安排情节的。从纵向看,作品以一个孩子上学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机地组织起来。小弗郎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从横向看,教室是一个串起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小镇上的居民们,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了同一个地点,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现了出来。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小弗郎士作为结构的中心线索,从他走出家门、跑向学校,到“最后一课”结束,情节的发展层次清晰、紧凑、井然有序,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也自然而生动地展示出来。作者把普鲁士侵略者颁布禁教法语令作为情节发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描写了小弗郎士、韩麦尔老师以及奥塞老人的爱国热情和他们的感人形象。爱国主义的主题,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充分揭示,自然地流露出来。随着最后一课的结束,情节也发展到了高潮,并急转到了尾声,小说的主题进一步升华,每一个读者的心中也升起了激情——这样的民族是不会灭亡的。
叙述角度
《最后一课》采取第一人称写法,用天真的儿童口吻来叙述事件的经过,通过小弗郎士的心灵来感知周围发生的一切。本来,“少年不识愁滋味”,尽管战火早已燃烧在法兰西的国土上,但天真的小弗郎士却仍然是无忧无虑的,因为他还没有切身感受到战争带给祖国的灾难。而现在,战争的恶果终于成为摆在他眼前的可怕的事实:他再也不能学习祖国的语言了。直到这时,他才猛然感觉到与祖国的语言分离是何等的悲哀,而这悲哀又是和亡国之痛揉合在一起、并通过韩麦尔先生等人的脉搏传导给他的。不言而喻,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幼小心灵的感受,极其鲜明地表现了祖国所蒙受的灾难以及处于灾难之际的法国人民的忧愤。同时,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读来也使人感到亲切。
人物刻画
《最后一课》在刻画人物上出色地运用了心理描写。作者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与心理活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来表现人物的整体形象寥寥几笔就使得人物跃然纸上。最典型的就是对小弗郎士的描写,把他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融为一体。如作品开头描写小弗郎士的心理“天气是那么暖和,那么晴朗!”“还有锯木场后面,里佩尔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进行操练,这一切都比分词规则更吸引我,但是我有力量控制住自己,迅速朝学校跑去。”这样就把景物描写与直接的心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小弗郎士那种因怕迟到而急于到学校去,却被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恋又不敢停下来观赏玩耍的复杂心情。此外,作者描写人物,就像在口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并没有把人物描写得完美无缺尽善尽美。如韩麦尔先生,他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不够尽责的地方,但是在民族命运面前,他身上却能激发起某种崇高的情操。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在少许几笔白描中勾勒出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在短短的篇幅中表现出不同人物的典型形象。
语言特色
《最后一课》的语言也是一个很大的亮点,是高度精练的典范。作为短篇小说,它以短小的篇幅表现了重大的主题和题材,描写出了生动的人物形象,而所有这一切又是以平易的风格和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如作者多次重复“最后一课”,每次出现这句话,用意都有不同,而意义却一次比一次深刻。又如作品并没有像当时一般的战争题材小说一样对外国侵略者进行直接的谴责,只是在少数几个地方写到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以后不许再学法文的命令。言语虽少却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处处透露着战争的痕迹,这种沉默的无言的控诉使得对侵略者的揭露和谴责更为深刻有力。反之,他通过对小学师生和村里老百姓的悲伤和痛苦的具体描写,无尽地扩大了爱国主题。作者凭着得天独厚的敏感气质,通过精心的剪裁,记叙详略得当,并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加入了真挚感人的爱国热情,以情动人,使主题开掘得很深,读者仿佛听得见都德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在怦怦跳动。
作品影响
小说通篇体现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激励过法国人民,多年以来,也深深感染了世界各国的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一课》是阿尔丰斯·都德流传很广的一部短篇小说,曾被译成各种文字,选入许多国家的语文课本,为亿万个不同国籍的青年读者所传诵。
1912年,胡适首次将这篇文章翻译介绍到中国。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中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文学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
在新中国的教科书史上,《最后一课》初见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5年出版的初级中学文学课本第一册第11课。
作品评价
原复旦大学教授蒋孔阳《读〈最后一课〉》:《最后一课》的好处,不仅在于它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感情,是深刻的、真挚的、动人的,而且也在于它的艺术结构和描写,是成功的、生动的。这篇作品的结构,可说是非常简朴而又紧凑的。作者没有任何多余的话,也没有任何空洞的议论,他只是用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小弗郎士亲身的见闻和感受,来把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但是极其生动地展开了出来。我们一打开书,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他把一切看得那么天真,甚至战争都没有惊动他。像这样的孩子,应当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忽然他却面临了亡国的悲痛!这该是多么残酷的事!作者就按照生活本身的铁的逻辑,以小弗郎士作为结构的中心,强烈地突出了爱国主义这一个主题思想。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作者用谐趣、朴素、恬淡的语言描写了一所小学师生的最后一堂法文课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情状和心情,集中典型地表现了法兰西人民失去祖国的无限沉痛的感情和在异国统治下的精神痛苦。而这悲惨的事件又是通过一个无知顽童还带稚气的语言叙述出来的,这最后一课甚至也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剧烈的震动,并由懵懂而觉醒,这就更加强了小说撼人心魄的力量,同时读来又觉得非常亲切。
作者简介
阿尔丰斯·都德(1840—1897年),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曾在小学里任监学。17岁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66年以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成名,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生活为题材,流露了深深的乡土之恋。之后,又发表了自传性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时,他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个剧本和4个短篇小说集。长篇中较著名的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
参考资料
语文 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8 11:0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