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可轧厚度
轧辊产生弹性压扁时可能轧制的最小板厚
轧辊产生弹性压扁时可能轧制的最小板厚。在一定轧机上轧制一定的产品时,随着板带的逐渐变薄,压下越来越困难。当板带薄至某一限度后,不管如何旋紧压下螺丝或加大液压压下的压力,不管反复轧制多少道,由于轧辊产生弹性压扁而不可能再使产品变薄。这一极限厚度称为最小可轧厚度。
计算公式
在轧制中,轧件与轧辊相互作用,轧件在轧辊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轧机、轧辊等受轧件的反力产生弹性变形。当然,轧件也伴有微小的弹性变形,通过轧辊后有极小的弹性变形量恢复,增加了轧件厚度。(如图1)所示,厚度为H的轧件经过轧辊压下Δh总,但由于轧辊弹性变形,轧件减少压下Δh1;同时轧件出轧辊后,由于弹性变形恢复,轧件压下减少Δh2。结果,轧件实际压下量Δh=Δh总-Δh1-Δh2,当Δh总=Δh1+Δh2当时,轧件通过轧辊将不产生压下,这时的轧件厚度即是最小可轧厚度。斯通(M.D.Stone)、罗伯茨(W.L.Roberts)、福特(H.Ford)、亚历山大(J.M.Al-exander)等人都对最小可轧厚度公式做过理论推导。按斯通推导的计算公式,最小可轧厚度:
hmin=3.58DμK / E
公式中D为工作辊辊径;μ为摩擦系数;K为金属平面变形抗力;E为机械弹性模量。为了轧制出更薄的板带材,必须减小工作辊辊径,采用高效的工艺润滑剂(见塑性加工工艺润滑),减小金属的变形抗力,增加轧辊的弹性模量,有效地减小轧辊的弹性压扁。现代20辊轧机上采用直径小达10mm的碳化钨轧辊,可轧制厚度小到0.001mm的极薄带钢。
工程上,一般可按下式确定工作辊辊径与成品带材厚度的比例关系
D≤1000h,当增加中间退火和轧制道次时,D≤2000h。
采用异步轧制技术可突破上述最小可轧厚度的限制,其原理已不同于一般的轧制理论。
理论应用
根据最小可轧厚度计算公式,要想轧制更薄的带钢,显然应该:
(1)有效地减小金属在轧制过 程中的实际变形抗力,减小工作辊 径,采用高效率的工艺润滑剂,适当 采用张力轧制,适当穿插软化热处 理。
(2)增加轧机的刚性,主要是减 小轧辊的弹性压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6 11:19
目录
概述
计算公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