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慢的是活着
乔叶著中篇小说
《最慢的是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乔叶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收获》2008年第3期。
内容简介
《最慢的是活着》讲述了一段孙女和祖母之间的动人故事:重男轻女的祖母在幼年时期不喜欢“我”,为此“我”多次和奶奶顶嘴、置气。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奶奶见证了“我”的工作、恋爱、堕胎、结婚生子,“我”了解到奶奶裹脚放脚、嫁给爷爷后又守寡、爱慕下乡干部却最终堕胎、因为烈属身份当妇女主任等诸多经历。小说中,祖孙两代女性命运交错映照,得以看到生命在痛楚与慈悲中绵延不息、博大深邃。
创作背景
“书写故乡,一开始是不自觉的选择,后来成为主动的选择。”谈起《最慢的是活着》写作的缘起,离不开乔叶最朴素的愿望——怀念奶奶。在她心里,奶奶是“特别难以言说的情感母体”,承载了多重情感:生活上的养育、情感上的培养、精神上的照耀。她坦言,对于奶奶,她的写作是“不由自主”的,内心有无穷的情感想要释放。同时,奶奶作为一名乡下老太太,饱含朴素的民间文化,因此对故乡的书写就水到渠成。
人物介绍
奶奶
“奶奶”这一形象的内心是复杂的,有太多的纠葛存在。生于1920年,死于2002年,这中间有着八十二年的时间跨度。再从大的社会背景来看,从1920年到2002年这个时间段,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1949年之前,“奶奶”既接受了父辈灌输的封建观念,她生活在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这种封建礼教的影响更是严重,但是,又不同于以往的时代,新的时代潮流带来了一定的松动。从缠足不再是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仪式这事件就可以看出,多元观念意识互存是那个时代的必然趋势。
“奶奶”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内心世界既有着复杂得让人捉摸不透的一面,也有着简单到清如明镜的一面。她一生所遵循的是良心和伦理规范,活得真实真切,却也让人心生恻隐和不解,在文本中,人们不难找到“奶奶”所信奉的原则,如“死了的人死了,活着的人还得活”一切东西对她来说似乎都是有用的:“总是点东西,扔掉了可惜”“宁可让东西等人,不能让人等东西““有些理,啥时候都是一样的”这些通俗易懂的道理,就这样伴随“奶奶”一生,支撑着她度过艰难、漫长岁月。她不仅要拉扯大儿子,还要操持儿子、孙子的家庭,她一生勤劳、节俭、能干、倔强、坚韧,为了家人而奉献自己。这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一个足以让男性汗颜的女性。
但是,这也是一个可怜的女性,因为固有的封建观念,迷信命运、保守固执折磨着她的一生。为了李家的后代,为了儿子不寄人篱下,不遭人怠慢,她放弃了再嫁的机会。因为自己的命硬,也因为孙女的命硬,她时刻担惊受怕着。从父亲生病住院到去世,没有人告诉“奶奶”,而她也始终不提要去看,只是话也越来越少后来父亲的遗体回家,大家都在哭,只有她始终躲着不敢出来。直到入殓的时候才出来,“把身子掷到了地上,叫了一声‘我的小胜啊’”。这样的举动是何等震撼人心。而且,作者还如此写道:“这么多天都没有说话可她的嗓子哑了。”没有说话,嗓子却哑了,这样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更是让人见出“奶奶”精神上的崩溃。
“我”(二妞)
“我”的出生就带着命硬的符号,从而碰触了祖母最忌讳的一点,于是就成了最不受宠的孙女,也就是借助这样一个起因,小说进而从“我”这样一个有距离的视角,比较客观地描述了一位艰辛同时亦是伟大的女性。“我”从小孩子的时候,就与祖母处于对峙关系,甚少有柔软的对话。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经历到处闯荡的困难,“我”逐渐理解了祖母所给予“我”的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后来祖母性情改变,以及对现实的表象屈服,都使“我“得以重新审视她,重新理解“我”与祖母从争锋相对到和平相处,最后形成一种延续关系这样的过程。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在奶奶的葬礼上,一直和奶奶敌对的二妞竟然变成了奶奶的家庭代表,她要说出“我代表我的祖母王兰英,谢谢大家”的话,在这个两代人生命交接的瞬间,两种社会形态也完成了链接,二妞与奶奶之间产生了真正的融合。
作品鉴赏
《最慢的是活着》取材自豫北农村的生活现实,其中描绘了许多随处可见的生活琐事,以及由这些琐事引发的易于共情的生活烦恼。这种从“小”处着眼,叙述日常的写法,十分考验作家观察生活和驾驭语言的能力,稍有不慎便可能成为作品整体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制约。但正如文中的“奶奶”能够将普通的杂面烹饪成可口的美味那样,《最慢的是活着》虽然从日常生活切入,却为人们展现了广阔的时代画卷,提供了多彩的审美体验。首先,从小说诸多“小”情节,可窥见其背后的宏大文化内涵。如从“奶奶”童年时的缠足经历、少年时的包办婚姻、勤劳却又自私的小农意识、重男轻女的性别偏见之中,能察觉到从近代以来一直根深蒂固却又不断发展演变的乡村伦理的影响;从“奶奶”向灶王爷许愿、为受惊的孩子叫魂、分发银锁等行为背后,可以发现豫北农村极富特色的民俗文化;从“奶奶”的革命烈属、村妇女主任、公社食堂炊事员、派饭户等身份不断更新的过程中,不难探寻到特定时代政治文化生活的痕迹。
其次,小说中“奶奶”这一“小”形象,映照着千千万万中国妇女的影子。“奶奶”不是一个平面化的人物形象,在小农思维之外,她还以视死如归的倔强反抗缠足的命运:以坚强的内心原谅失手杀死自己孩子的邻居;以超越世俗的勇气追逐自由的爱情……可以说,在“奶奶”的身上,既有旧伦理糟粕的一面,又有新观念进步的一面。这种复杂性最终赋予了她一定的典型性。同时,这种典型性还突出地体现在其独立、坚韧、包容的伟大的母性人格上。她以一己之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李家祖孙三代人的幸福生活。她的功绩是如此伟大,以至于不仅“祖父”“父亲”“母亲”像她的孩子,甚至“仿佛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她的孩子,她的怀抱适合每一个人。……她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母亲”。“奶奶”的身上投射出了无数母亲的光辉形象,这显然超出了“小”的范畴。
再次,小说语言并没有机械地局限于“写实”这一狭窄的范畴,而是实现了灵活多变的风格转换。例如,小说在描述“奶奶”的织布技艺时写道:“她去世那一年,那架织布机散了。”“她去世”和“织布机散了”这两个事件之间客观上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只是两个并列的事件,但在主观上,两者被同一种悲凉的情绪联结起来,不仅有了因果关系,抒情性也呼之欲出了。这种写法模糊了内在主体与外在世界的界限,带有典型的现代主义小说的色彩。此外,小说并没有刻意追求故事性,而是大量使用短句,并有意减缓了小说整体的叙事节奏,读来能够使人感受到散文化的语言风格,从而更加丰富了小说的审美体验。
作品影响
(参考资料:)
作品评价
在以往的小说里,我们更多地是注重人性善与恶的对立,恶与恶的对立,而乔叶的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里,祖孙两代人却是善与善的对立,是善与善的对立中祖孙两代的对立和芥蒂如何融为相濡以沫的爱。在祖孙两代看似水火不容的背后,是那前世今生都斩不断的血脉亲情和深埋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的民情之根,亦慈亦悲亦折亦让,感动,温馨。(文学批评家彭学明评)
《最慢的是活着》透过奶奶漫长坚韧的一生,深情而饱满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家族伦理形态和潜在的人性之美。祖母和孙女之间的心理对峙和化芥蒂为爱,构成了小说奇特的张力;如怨如慕的绵绵叙述,让人沉浸于对民族精神承传的无尽回味中。(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
出版信息
《最慢的是活着》首次发表于《收获》2008年第3期,后收录在乔叶的小说集中。
作者简介
乔叶,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著有小说《宝水》《最慢的是活着》《认罪书》《藏珠记》及散文集《深夜醒来》《走神》等。多部作品被译介到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人民文学奖、北京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等多个奖项。《宝水》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21:5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