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创作的长篇小说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创作的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讲述的是发生在1941年俄亥俄州洛林市某个黑人社区一个11岁的黑人小姑娘皮科拉的悲剧生活。其故事源于作者童年时代的一位女友,她整天向上帝祈祷,请求赐她一双象白人姑娘那样的蓝眼睛。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中心人物是一个名叫皮科拉·布里德洛瓦的黑人女孩,她整天憧憬一双蓝眼睛。因为在幼小的她看来,如果她有了象白人女孩一样的眼睛,她的生活就会变得象她们一样:父亲不会再酗酒、殴打母亲保琳,母亲保琳不会再嫌她丑而冷落她、虐待她,哥哥也不会频频离家出走,学校的老师与同学也不会再鄙视她、嘲笑她。某一天,皮科拉的父亲在酩酊大醉中糟塌了她。
内容简介
《最蓝的眼睛》是一部悲伤的悲剧小说,该小说叙述了主人公皮科拉·布里德洛瓦所受到的虐待和遭遇。皮科拉是一个年轻的美国女孩子,她的母亲早就知道她的这个非常黑的女儿将来长大后不会是一个吸引人的女孩。小说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41年,小说的第一人称是克劳蒂亚·麦克蒂尔,她比皮科拉小两岁,是皮科拉惟一的朋友。在一个白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作为黑人的皮科拉开始相信:如果自己的皮肤是白色的,那么她的生活就会美好得多,而且她还把蓝色的眼睛视为是一个白人的象征。她眼看着自己的父亲乔利·布里德洛瓦随着梦想的破碎而逐渐变成了一个暴徒,而且作为一个非裔美国人,父亲也不断地因为其出身而他遭受挫折和羞辱;她的母亲波林则进入了一家清洁而整齐的白人家庭做女仆。
在一个春天的下午,当皮科拉的父亲喝完酒回家后,就强暴了皮科拉,那时,家中只有她和她父亲两人。当父亲再次强暴皮科拉之后,她怀孕了。由于身心遭受伤害,皮科拉更加渴望逃避现实,于是她拜访了骗子牧师迈卡·伊莱休·惠特科姆——迈卡在有名的索阿菲德教堂担任牧师,皮科拉请求迈卡给她一双蓝色的眼睛。为了钱,迈卡声称自己可以帮助皮科拉实现她的理想,但条件是,皮科拉必须首先为他执行一个任务。迈卡早就想除掉一只生病的老狗,于是,他给皮科拉一块有毒的肉,让皮科拉拿这块肉去喂那只老狗,并欺骗皮科拉说,只有这样她才实现自己的愿望。当皮科拉眼看着那只老狗吃了有毒的肉之后在地上痛苦地挣扎并最终死去后,她吓坏了。这次的惊吓,再加上前面的被强暴事件,这一切地遭遇使得皮科拉变疯了、使得她完全丧失了与现实的接触。皮科拉认为,她的确已经拥有了一双蓝色的眼睛,而且还幻想自己拥有一个亲密的朋友,这个朋友总是不离自己左右,因为自己拥有世界上最蓝的眼睛。
创作背景
《最蓝的眼睛》以1941年前后美国黑人遭受到的精神奴役为背景:美国黑人遭受到美国白人竭力以文化泯灭黑人古老质朴传统的“精神奴役”。虽然,美国白人贩卖黑人到美洲充当奴隶黑人的“肉体奴役”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在美国却留下了美国南方黑人的贫困潦倒和处处隐含著的种族歧视。“精神奴役”其恶果是一部分黑人津津自乐於得到改善的物质生活,全盤接受了白人的价值观,美国黑人在不知不觉之中抛却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
美国奴隶制结束后,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体仍然被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身体政治支配。这种现代的权力运作和支配不像在奴隶制下那样血腥残忍,但却同样险恶。在莫里森所著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将白人优越、黑人低劣的种族主义思想内化为自觉要求。
该小说意图“打击种族自卑神经的痛处”,并揭示“将整个民族妖魔化这等荒诞不经的事如何能在社会最脆弱的成员——孩子,和最易受到伤害的成员——女性,身上扎下了根。”黑人女孩皮科拉将她本人遭遇的生活的种种不幸归咎于自己非白人(即不可爱)的身体,因此渴望拥有一双白人女孩拥有的蓝眼睛。在皮科拉看来,蓝眼睛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通行证。
作为最脆弱、最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的一员,皮科拉无力言说自己遭受的痛苦,也无力反抗这种普遍作祟的种族自卑感。回顾历史,黑人种族自卑感是历经白人主流社会刻意锤炼,反复巩固形成的。谎言被编织成真理,黑人种族长期在偏见被合理制度化的政治语境中生存。科学成为了解释奴隶制和种族歧视合理性的工具。哲学家将黑肤色种族妖魔化。黑人的身体被利用,被污蔑,被摧毁,被白人根据需要而定义。翻过奴隶制黑暗的篇章后相当长时间,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思想仍然继续肆意泛滥,继续影响和主宰黑人的精神和肉体。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并未直接驳斥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身体政治的荒谬,而是探索它对黑人精神世界造成的毁灭性后果。莫里森回答了种族自卑感如何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扎根,也就回答了种族自卑感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主要人物
皮科拉·布里德洛瓦(Pecola Breedlove)
皮科拉,11岁。生活在美国俄亥俄州洛林市某个黑人社区。皮科拉渴望从家庭和同学那里得到温暖和爱。她认为自己被别人厌恶是由于她的黑皮肤黑眼睛造成的丑陋。
糖果店的老板约卡鲍乌斯基(Yocabow ski)是个白人移民。皮科拉捏着三分钱满怀喜悦和期待来到糖果店买“玛丽·简”糖,这种糖果的包装纸上印着有一双蓝眼睛的白人小女孩“玛丽·简”的头像。当皮科拉站在柜台前,约卡鲍乌斯基隔着柜台根本不屑看她一眼,因为她是黑皮肤;而当小皮科拉摊开双手付钱时,约卡鲍乌斯基犹豫着不肯用手去碰。买糖果的满心喜悦和期待化成了小皮科拉心中的羞耻。小说的这个情节说明对于一个尝试着与成人打交道、依赖别人的评价确定自己价值的黑人小女孩而言,这种漠视意味着对皮科拉黑人种族身份的否定。
通过对不同阶层、各类人物的描述,莫里森向读者生动展现了由于白人强势文化价值观的内在化造成的意识上的压抑和控制而令人窒息的黑人社区。被白人价值观念所操纵的黑人在追求心中理想时,不仅失去了原先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且还落入了一个可怕的永远无法逃脱的陷阱,最终丧失了一切。心灵受到扭曲的黑人群体,终于导致了皮科拉的彻底疯狂。
皮科拉除了经受种族主义环境的压力,此外,更可悲的是,她的父母没有给予她任何力量对抗白人价值观和审美观。皮科拉的父母(Breedlove一家)是为了追求向往的生活从南方迁到北方小镇的底层贫穷黑人。母亲葆琳(Pauline)由于现实的贫困和无助,在好莱坞影片中找到了一种虚幻的幸福——清洁的生活,金发碧眼的女郎,彬彬有礼的绅士,蓝眼睛的白人娃娃。只有在影院里,葆琳觉得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仿佛找到了归宿。当皮科拉出世时,母亲葆琳感叹:“上帝啊,她真丑” 。她的美丑标准来源于好莱坞的教化。醉心好莱坞影片的葆琳再也无法面对自己的家。不久,她找到一份在白人家中当保姆的工作。主人夫妇富裕有教养,住宅豪华舒适,还有可爱的洋娃娃般的孩子,她忠诚投入地履行仆人的职责,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这份工作。她把主人家的一切料理得井井有条。可是葆琳把这种秩序和美只保留给自己,从没有把它们带回家,带给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皮科拉害怕成长,害怕他人,害怕生活。因此,心理、性格变异、扭曲的母亲孕育了一个悲剧的皮科拉。而父亲查理酒后强暴彻底毁灭了皮科拉的生活。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一、《最蓝的眼睛》的主题思想之一即只有保留并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抵制白人强势文化的内在化,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健康地生存、发展。莫里森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讲述皮科拉的悲剧生活令人窒息,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白人文化价值观内在化的黑人社区。
莫里森通过小说中的象征意象——金达莱花指出“那年全美国的土壤都栽种不活金盏花。因为土壤本身就不适合某些花的生长,有些果实也是注定结不出来的。”皮科拉的悲剧是黑人社区的悲剧,是将白人文化价值观内在化之后黑人逃脱不了的命运。在白人主导的社会制度和意识中,将黑人及其文化、制度和肤色都是低等的观点内化为自身心理的内在部分。
二、《最蓝的眼睛》的主题思想之二即爱美。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是伴随女性一生的愿望。对于年幼的小女孩来说,美不仅意味着对其外表的肯定,更是一种爱的象征,是对其美好天性与品行的褒扬。
皮科拉对蓝眼睛的憧憬绝非一种简单的爱美之心。它反映出一个被剥夺了母爱与童年、被剥夺了人的尊严与价值的黑孩子对爱的向往,对温暖与友谊的憧憬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朦胧寻求。在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情形下,皮科拉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上帝,寄托于奇迹。自然,当“奇迹” 幻灭之时,也就是她的毁灭之际。皮科拉最后不可避免地精神失常对美国几代黑人所遭受的心灵创伤提供了有力注解。
写作特色
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的叙述结构兼容了乔伊斯等人的风格精华,采用的是多元化视角的叙述形式。故事的主要叙述者是与皮科拉年龄相当,却极具叛逆性格的女孩克劳迪亚·麦克蒂尔。她是皮科拉的玩伴,当她以“我”和“ 我们”的口吻讲述故事时一下子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感,使读者很快地融入其中,这种无形的亲密度也使读者从克劳迪亚天真无邪的语气中,深深体味出小皮科拉在倍受众人歧视、凌辱的困境中极度渴望获得关爱和幸福的绝望心境。然而,克劳迪亚毕竟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对于所发生的一切除了困惑不解,无法达到更深层面的理解。莫里森跳出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赋予读者以成人的目光去洞察一切。
在总体结构布局上,小说大胆突破了传统的篇章安排,另辟蹊径,将整个故事划分成许多支离破碎的片段,粗读起来颇为费神。然而,只要耐心品味就会发现,这些看似不相关联的部分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黑人少女小皮科拉催人泪下的生活轨迹是一条无形的线,将它们紧密串联起来,生动、真实地折射出许许多多像小皮科拉一样的黑人,深受白人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和摧残,迷失自我,在夹缝中痛苦挣扎的生活全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说开头未命名的引言部分,有一个连续重复三遍之多的“迪克和简”的故事,这个似乎毫不相关的内容却是整部小说的点睛之笔。这是美国人耳熟能详的小学读本里面的内容:漂亮的房子,里面住着高大、健壮的爸爸,和蔼、可亲的妈妈,还有他们的一双儿女,迪克和简,活泼可爱的简撒着娇,央求着一个陪她玩耍的伙伴。这是典型的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形象,充满温馨和幸福,与将要展开的黑人女孩皮科拉毫无温暖欢乐可言的贫困家庭形成鲜明对照。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迪克和简”的故事每一次重复都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第一遍是正常的描述,带有停顿的标点和词与词之间的间隔;第二遍似乎加快了语速,去掉了标点符号,读起来十分困难;而到第三遍则删除了所有的标点和间隔,一段完整的故事演变成急促而模糊不清的乱语。这正如小皮科拉的生活,她美好的梦幻与残酷的现实相距得愈来愈遥远,最终陷入无法自拔的狂乱之中。然而,即使皮科拉的精神完全崩溃之后,也没能逃脱出她所生存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的羁绊。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语言就像那些慌乱堆砌起来的字母不再对她产生任何意义,但其中所包含的强大冲击力仍然牢牢地笼罩着她脆弱的心灵。她在自己虚幻的世界里,终于拥有了一双渴望已久的最蓝、最美的眼睛。除了开篇,莫里森还将“迪克和简”的故事进行恰当的裁剪分配,分别作为相互对应的各个篇章内容的引子,黑白两个世界相互对照, 形成强烈的反差和讽刺意味。
此外,莫里森将小说的主体别具匠心地划分成秋、冬、春、夏四个独立部分。恒定不变,周而复始轮回出现的季节命名暗示出,书中讲述的故事以前发生过,将来还会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每一个季节都与故事的发展相互联系。比如,自然界春播秋收,而在小说里的秋天,皮科拉的一家“收获”的却是他们在春天种下的充满贫困、屈辱、憎恨、没有丝毫爱的“种子” 。
《最蓝的眼睛》故事情节让人感觉苦涩和压抑,但莫里森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如诗般生动、传神的语言又给人以美好悠长的回味。蓝眼睛作为小说的题名具有深刻的含义:皮科拉渴望拥有一双白人女孩一样的蓝眼睛,只因为这样的女孩被所有人——不论是白人亦或黑人宠爱有加。小皮科拉坚信,通过这样一双蓝眼睛看到的世界必定不再是黑暗和丑陋的,而是充满美好和爱的天堂。蓝眼睛充满着诱惑,是皮科拉竭尽一生所追求的目标,最终迷失其中无法自拔。
蓝眼睛的寓意直指美国黑人三百多年的蓄奴制历史。蓄奴制废除多年之后,黑人为劣等人种的种族偏见仍然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美国黑人从幼年时代起就处于白人强势文化的熏染之中,教科书中,电影、广播、广告等大众传播媒体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渲染着这样的主题:白皮肤、蓝眼睛为美,黑皮肤为丑。这种彻头彻尾的白人式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强加于黑人身上是对黑人自身传统价值观念的肢解。在《最蓝的眼睛》中,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大多数黑人完全迷失在白人文化之中,造成审美观的错位。
他们无法抵御白人文化的侵蚀,只有寻找比他们更加黝黑、更加丑陋的黑人代表作为他们发泄不满的替罪羊,而小皮科拉就是这样的可怜的替罪羊。蓝眼睛作为象征白人文化和审美价值观念的语言道具非常具有说服力和鲜明、生动性。另外,小说中还有许多作者似乎不经意间提及的事物都被赋予了深远的寓意。
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处呼应出现的金盏花就是一例:故事一开始,已经长大成人的克劳迪亚回忆道:“1941年的秋天,那是一个没有金盏花盛开的季节。”小克劳迪亚和她的姐姐曾在那一年种下金盏花的种子,企盼着如果种子能够长大开花,那么小皮科拉肚子里怀有的她父亲的孩子也就会顺利生存下来。在故事的最后,克劳迪亚解释说:“我现在甚至认为,那一年,我们这个国家所有的土地都栽种不活金盏花,因为土壤本身就不适合某些花朵的生长。在这样的土壤里,有些种子注定得不到营养,有些果实也是注定结不出来的...…”小皮科拉和许多黑人一样,就像是这些找不到生存土壤的金盏花,在白人世界所设定的价值观念中逐渐萎缩直至湮灭。
另外一个也是关于花的隐喻同样勾勒出小皮科拉在外在环境的重压下完全丢弃自我的茫然心态。那是去雅克伯基斯先生的杂货店买印有金发、蓝眼女孩头像的糖果的路上,皮科拉看到一丛开放的蒲公英:“她奇怪,为什么人们称它们是杂草,她却觉得它们很美。”而当她在杂货店饱受雅克伯基斯先生的蔑视和羞辱之后,再一次经过这些蒲公英时,她霍然发觉:“它们的确丑陋,它们的确是杂草。”再有就是书中提及的一只小猫,这是只乌黑的脸上长着一对碧蓝眼睛的宠物,但它很快厄运当头,被它的小主人残忍地摔死,这一切冥冥中预示着即将来临却又无可避免的悲惨命运。那是来自另一个世界“蓝色眼眸的诱惑”,是白人文化占主导的世界所设定的审美标准,也是小皮科拉在现实生活中永远也无法企及的对于“美”的奢望。所有这些都生动地描绘出种族歧视、种族偏见对人们心灵至深的渗透,不仅白人,就连黑人本身也对其黑人血统深恶痛绝,他们相互憎恨,在白人文化中寻求成功和幸福的同时,也在否定着自身传统的存在价值,这是多么可怜又可悲的事实。
《最蓝的眼睛》的故事如同封存已久的往事,在莫里森魔术师般变幻不定的引导之下,读者于浑然不觉中融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清晰地目睹了一个梦想拥有一双最蓝的眼睛就能获得幸福和爱的黑人少女充满辛酸的心路历程。
社会评论
《最蓝的眼睛》运用语言如此精确忠实,如此犀利深刻,读者会惊诧于小说为什么变成了诗……不仅是诗,还有历史、社会学、民俗学、梦魇和音乐。
——《纽约时报》专栏书评家约翰·莱纳德
作者简介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美国著名作家。曾在兰登书屋担任高级编辑,后赴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宠儿》、《爵士乐》、《天堂》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29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