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唐代李商隐诗作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爱情诗,前二句谓月下幽会的爱情生活和道教修炼的生活很难两全齐美,想同深锁在道观里的宋华阳姊妹是何等艰难,后二句月色美好,诗人希望与宋华阳姊妹共赏明月,料想玉楼上的水晶帘仍像以前那样透明光洁。这首诗前两句运用典故,后两句正反相合,加浓了情深意厚,美事难成的寓意。
作品原文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⑴
偷桃窃药事难兼⑵,十二城中锁彩蟾⑶。
应共三英同夜赏⑷,玉楼仍是水精帘⑸。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宋华阳姊妹:作者在玉阳山学道时暗恋的宋华阳姊妹,均是女道士。
⑵偷桃:道教传说,谣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东方朔曾三次偷食,被谪降人间。窃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嫦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⑶十二城:亦作十二楼、十二层城,道教传为仙人居处,此借指道观。彩蟾: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因借以指月,此指代宋华阳姊妹。
⑷三英:三朵花,指三位女性,即宋华阳姊妹。
⑸水精帘: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子。
白话译文
偷桃窃药是两件美事,可惜难两全。玉阳碧城十二楼,曾经幽禁过彩蟾。
本来我应跟三位美女,一起欣赏月光团圈。那华阳观玉楼,仍然像透明的水精帘。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太和八年(834),长安城发生了震撼朝野的“甘露之变”,李商隐也受其影响,在彷徨中决定到玉阳山去“学仙”,约为四年,这时结识了女道士宋华阳姊妹,也可能因此产生了恋情。《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就写下了当时这种初恋的情感。诗人早已向宋华阳姊妹发出过自己情爱的信息,但始终未收到宋氏姊妹返回消息,当然诗人仍存有幻想,实现自己的情感愿望,于是在“月夜”重寄自己的相思,因而创作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首两句是诗人心中发出的感喟,一种深情的阻隔,即使近在咫尺,也形同天涯,可望而不可即。先引用两个典故来喻意,一是用嫦娥偷灵药得仙人月,来喻宋氏姊妹已飞升成仙,一是用东方朔三次偷王母蟠桃事来喻诗人自己,作者说:但仙、凡两境界,“事难兼”啊,今夜我只能望着高楼,“彩蟾”被锁在深阁,城关重重,哪能相见呢?这两句中“兼”与“锁”两词写出了人间种种阻隔,心愿与现实总是相违,在情爱生活中同样如此,对诗人而言,人间无形阻难感受更深了。
后两句点出“月夜”,诗人此时此景的想像与感受应是如此的:在这明月皎洁,月光如银,安详宁静的夜晚是多么好的时光啊,如果我们三人相聚于山水亭角之间,开怀言志,情感交触,共赏明月,然而这仅是一种梦幻和想象了,抬头一望,我只能出神地仰视一下你们高楼上悬挂的水精帘了。这时抒情主人公的心情只能是诗人在绝句《嫦娥》诗中写的两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了。
此诗后两句在构思上有一个特色,即“应”与“未”对举,“正”与“反”相合,这更加浓了情深意厚,美事难成的寓意。句中“共”与“仍”也是相反相承的,“共”是美好的意愿,而“仍”却蕴藏了生活中多少阻碍与不测。看来李商隐是深于情感的,但是否能冲过对于功名之企求,恐怕也只是“玉楼仍是水精帘”了,做人的难度也就在这里。
名家点评
清·姚培谦:谓情愫之难达也。暗用方朔朱鸟窗窥王母事。(《李义山诗集笺注》)
清·屈复:偷桃喻求仙,窃药谓夫妇也。月夜同赏有姊妹也,而玉楼帘隔无异孤眠也。(《玉豁生诗意》)
清·纪昀:观诗意,宋华阳乃女冠也,殊无风旨可采,诗亦不佳。(《抄诗或问》)
清·张采田:偷桃窃药,道家常语。此必有借讽,不须如纪氏所解也。(《李义山诗辨正》)
清·冯浩:“偷桃”是男,“窃药”是女。昔同赏月,今则相离。(《玉谿生诗集笺注》)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6:15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