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
汉语成语
有教无类(拼音:yǒu jiào wú lèi)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有教无类”。
成语典故
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注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等基础知识。然而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
到了东周,战乱频仍,礼乐崩坏。周王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制度开始崩解,诸侯开始为政一方。为了培养本国人才,诸侯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这时候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学吸收培养。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孔子本人非常认同扩大教育范围的做法,同时他还提出教育是教化民众、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培养有潜力有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
孔子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所有愿意学习的人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故而,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民族,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三千弟子则是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家,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
成语寓意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践,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全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体现了朴素的教育平等精神。平等是教育制度、考试制度、教学授业和教师言行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个国家教育兴旺的基因。“有教无类”不仅是教学的指导思想,而且是招生、选拔优秀学生不容背弃的规则。成语告诉人们,无论是笨拙或聪明的、富人家或穷人家的、农村或城市的孩子,都应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享受平等的学习、深造条件。贯彻这一教育平等原则,是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和广出人才的根本保证,也是坚持教育道德的表现。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有教无类”指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对哪类人都一视同仁。紧缩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定语、宾语。
运用示例
唐·魏征隋书·李德林传》:“有教无类,童子羞于霸功;见德思齐,狂夫成于圣业。”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三六回:“安老爷是有教无类的,竟熏陶得他另变了个气味了。”
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
同源成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2 19:05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