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志感》是元代无名氏创作的一组
散曲,由两首重头
小令组成。这组曲子题为“志感”,实是元代知识分子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怨刺,表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第一首锋芒直指元代政治制度,第二首抨击元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实。全曲语言通俗,对比鲜明,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这是两首讽世的作品,作者可能是一个潦倒的失意文人,题为志感,实是元代知识分子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怨刺。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是以读书明理,参与政治为理想的人生道路。至唐宋两代,科举取士已成为一项固定制度。广大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皆系于此。元代废除科举制长达三十六年,延祐二年(1315)重开科举之后,又一度取消。而且实行科举期间,也是徇私枉法,弊端百出。不读书、不识字的作官享俸禄这种怪现象,势必引起知识分子的极大愤慨。这两首曲子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第一首,锋芒直指元代政治制度。“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转写知识分子的命运。“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的倒有人夸荐”为全文主旨。此曲对当时社会颠倒贤愚的现象表示深切的不满,是对元统治者摧残文化、轻视读书人的愤怒谴责。
第二首,抨击元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实。这一首与前一首章法相同,“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两句也是全篇枢纽,以下转写价值观念颠倒下的元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此曲抨击元代毁灭文化、道德沦丧的现实,抒发读书人怀才不遇的愤懑。清浊莫辨,好歹不分,智和能不如鸭青钞有用,两相对照,主旨鲜明。返观全篇所写,两种人,两种命运,形成了鲜明、尖锐的对照。
讽刺的依据是正义感。作者对不读书有权、不读书最高、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智和能不及鸭青钞的丑恶现实,实抱有无比的轻蔑,暗含莫大的嘲弄。这是直面黑暗的真正讽刺。作者的态度,不是遁世,而是愤世。他的精神所本,仍是当时已被践踏了的文化传统。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这一种基于自己信仰的正义感,也就不会产生震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邓元煊《元曲:彩图版》:此曲抨击元代的政治制度,抒发读书人仕进无路、地位低下的满腹牢骚。贤与愚,两种人两种命运,对照鲜明,控诉有力。语言通俗直露,笔锋犀利,可谓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