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那乌鸡,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彭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朝那乌鸡,具有体格高、骨骼粗壮、体长胸深、背宽平直、后躯宽而丰满、腿粗短等特点,是彭阳人民在该地气候凉爽,山场辽阔,粗饲料和动物性饲料非常丰富的生态条件下培育形成的一种地方优良品种。
药用价值
朝那乌鸡,属肉蛋兼用型乌鸡,年平均产蛋量124枚,最高达200枚,蛋大是该乌鸡种的主要经济性能,平均蛋重59-60克。胴体美观,屠宰率高,公乌鸡屠宰率为75.9-78.5%,母乌鸡屠宰率为68.8-79%。另外,该品种还具有耐粗饲宜放牧、抗逆性强、肉质鲜美、肌酐酸含量高等优点,尤其是乌鸡和青皮蛋更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是滋补的珍品。
产地环境
彭阳县土壤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地貌以梁、塬、沟谷、丘陵为主,西部为小关山地,中部、东部为茹河河谷地,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彭阳县境内建有乃河、东海子、碱沟、店洼、上温沟等水库,有南北两条干渠。人畜饮水以地下水为主,水中富含锶,以彭阳矿泉水为名。草场广阔,土质松软,黄土深厚。
彭阳县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区,空气新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6-8℃,≥10℃积温2500℃,无霜期120-130天,光照时数2518,年降雨量350-550毫米,年干燥度1.55。
历史渊源
固原鸡的饲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唐时期,固原一带即设置了军事行政机构,是重要的军马饲养基地。静宁、隆德等县及六盘山一带又是丝绸之路北路的必经之地,历代交通、商贸较为发达,对禽产品需求量很大,致使不少地方以经营烧鸡而得名。烧鸡的制做有较高的加工技艺和悠久的历史。产区回民较多,传统的开斋节及亲友往来均需要大量的鸡肉和蛋品,养鸡已成为该地民众重要的家庭副业之一。由于以上特定的条件及人民生活的需要,对形成耐高寒、耐干旱和体质结实的静原鸡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彭阳县朝那乌鸡是该地人民群众在山场辽阔、气候凉爽、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非常丰富的条件下培育形成的一种地方优良品种,已有30年的饲养历史。
生产情况
2008年,彭阳县朝那乌鸡总生产规模65万只。
2010年,彭阳县乌鸡产量在100万只左右。
产品荣誉
2008年11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朝那乌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朝那鸡产地位于宁夏东南部,六盘山东侧,泾河水系上游。地处东经106°32′-106°58′,北纬35°41′-36°18′,北靠甘肃省环县,东与甘肃镇原县毗邻,南与甘肃省平凉市分界,西与固原市原洲区接壤。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朝那乌鸡彭阳县千家万户饲养,饲养场建设在地势较高、干燥、采光充分、易排水,周围无工矿污染源且污染物排放处理符合GB14554的要求;周边环境及乌鸡舍内空气质量符合NY/T388要求;病死禽尸无害化处理和消毒分别按GB16548和GB/T16569进行。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品种为朝那乌鸡为主,不允许生产有注入其它血液的杂牌乌鸡种。
(3)生产过程管理:朝那乌鸡实行全年均衡饲养,均衡出栏;采取自由饮水方式,并符合NY5027要求;饲料以该地自种自产的玉米、麸皮、小秋杂粮为主;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增色剂及激素类等禁用药物;不允许使用发霉、变质、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雏乌鸡、育成乌鸡预防和治疗所用药物应符合NY5040的要求;产蛋阶段禁止使用任何药物;乌鸡群的免疫要符合NY5041的要求;养殖场门口要设立消毒池,用强力消毒灵或0.2-0.4%过氧乙酸等消毒药物,定期更换消毒液;乌鸡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液或生石灰消毒1次;县防疫监督机构定期对养殖场户进行疫病监测;定期对喂料桶、引水器等用具用0.1%新洁尔灭进行消毒。
(4)产品收获:屠宰等规定,养殖户所饲养的朝那乌鸡体重达3.5斤以上后县中介组织统一收购并屠宰包装,且符合屠宰加工的卫生标准。
(5)生产记录要求:对养殖户所有乌鸡应准确、可靠、完整进行记录,要求有引进、购入、饲料消耗记录;主要生产性能记录;饲料使用记录;疫病防治记录;并且最少保留3年。
按照《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养殖基地的管理,通过引进和吸收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严格执行NY5150、NY/T5151、NY5148、NY5149、NY5147的无公害食品生产的国家标准。
真空包装并设计特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包装盒,采用冷库贮藏,低温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