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相传由宋代谢氏建村。村中的五岳殿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据《从化文物志》记载,其建筑为宋朝风格,约一千年历史,其梁架、斗拱、柱式、出挑、开间等早期建筑构件和风格做法尚存。村中另有宋清时古建筑约六七百间,皆保留原貌,可惜年久失修,多成残垣。村中有古码头一个,为昔日船只经商往来之重地。村中环境清幽,民风淳朴,于流溪河畔自成一隅,怡然自得。木棉村是从化区第一大村。
基本概况
木棉村位于太平镇北部,神棋公路贯穿其中。村现有人口7450人,农户1720户,下辖35个经济社,村总面积约5000亩,其中耕地面积3500亩。
木棉村委距离市区 13 公里,离太平墟镇约 13 公里, 地处丘陵地带,地缘优势较弱。木棉村委积极带动发展集体经济,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形成种植荔枝、龙眼,种植水稻、花生和外出务工的发展模式。
位于从化市太平镇,这里的闹元宵活动从唐代就开始。每到大年十一便会举行颇具特色的“上灯”仪式,上灯就是“添丁”的意思,因“灯”与“丁”谐音,以往生了男孩后第一个元宵节,要到祠堂或社坛挂一个灯笼,也可以直接挂在家里,并由家中男子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也可以挂灯笼“上灯”了,而且不局限于添丁,只要家有喜事,例如盖新房、买汽车、开工厂、结婚等都可上灯。以前上灯所用的灯是需要点燃灯芯的油盏灯,所用的是用干电池或直接用交流电的造型别致、图案精美的灯盏。上灯当天,该村五岳庙前便会传出喧天的锣鼓、鞭炮声,人们通过舞狮的方式进行“接灯”。直到正月十五,人们再前来“取灯”,随后挂于在家中,让灯一直亮着,持续到来年再换上新的,这样才可以保平安、走好运。另外,元宵节当天,在庙前榕树下,村民们也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猜灯谜、象棋比赛等。该村位于105国道旁,交通便利,出105国道沿神棋公路前行1.5公里即到,从化汽车客运站有公共汽车直达。
2014年党(总)支部班子成员情况及分工
2014年村委会(联社常务理事会)组成及分工
地理环境
木棉是谢氏族人的聚居地,后间杂李、梁、陈诸姓。据说,木棉是从化第一大村,人口近7000,其中谢姓村民占5000多人。
人民公社时期,木棉共分28个生产队。
历史故事
木棉村外有东阁、西阁、南阁和北阁四座门楼环卫,中有两座四层高的防匪炮楼(一为“德仁公楼”,另一已坍塌,不知名)雄踞,谢氏大宗祠、榕溪公祠、清逸堂祖祠、羽善西公祠和宝珊书舍、永坚书室、文植公书舍则分列于南北两头。呈南北向的里巷有乐善里、万合里、文植里、宝珊里,另有在“文革”中被改名的红卫里、红星里、永红里、学兵里。虽然建筑格局井然,但鲜有人迹,作为文化和生活形态的村落聚居实已消亡。
在木棉村的“羽善西公祠”前,坐着四五位老伯,其中一位双目失明,两位呆痴。问健全者谢伯,村民何时弃旧(屋)迁新(居),已随儿子住在古村外围的谢伯说,邓小平领导时开始搬出,毛泽东领导时没得搬。
在一条不知名的里巷,在木棉小学读幼儿园大三班的谢婉宜悄悄说:“没钱住旧屋”。搬不出去的大人总不住叹息已不知到哪里赚钱盖新居了。原来,几年前“公家”在木棉建“菜蓝子工程”基地,村里上好的300多亩水田(木棉人均水田面积仅6分)被强行征走,并且签约20年,农民得到的回报是每年每亩900斤稻谷,但眼睁睁失去了自己种菜赚钱的机会。木棉盛产荔枝,每户都有上百棵荔枝树,每年可获果六七千斤。但果滥价贱,当地的收购价仅每斤四五毛。有的果农不甘,便用摩托车载小量荔枝到广州市区零售,却屡遭交警及“城管”的围追驱赶。
由于大多数人已入住散落四周的新居,更由于村民忙于一日三餐而无暇他顾,所以,原以为传统深厚的木棉,在节庆上竟出奇地寡然无色,除正月十五元宵节有人到祠堂前广场烧炮仗外,再无其它民俗,即便是婚嫁迎娶,也没人愿到祠堂里摆酒宴客。对此,谢伯的解释似乎简洁有力:“没钱,没生活”。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