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湾村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木棉湾社区下辖村
木棉湾村,位于布吉街道东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0.5千米。相邻自然村有南岭村、大芬村。始建于明末清初,蓝姓先祖最早从梅州兴宁迁入此地,后曾姓迁入,繁衍生息而形成村落。因村内多木棉树,山上、路旁木棉树开满木棉花,故取名木棉湾村。该村地处丘陵地带,主要山岭有九尾顶,海拔293米;有布吉河流经村中。
明清时期,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1949年10月,属宝安县布吉乡;1958年10月,属红旗公社;1959年1月,属布吉公社;1979年1月,属深圳市龙华区布吉公社;1981年10月,属深圳市宝安县布吉公社;1983年7月,属布吉区;1986年10月,属布吉镇;1993年1月,属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2004年,属布吉街道木棉湾社区。
世居村民主要有曾姓、蓝姓。第一大姓为曾姓,据传该村曾姓是山东曾子的后代,木棉湾曾姓的祖先历经数次大迁徙,从山东迁移到江西庐陵(今吉安),再到今广东梅县、兴宁,清康熙年间在此地落地生根。当时的木棉湾被群山环绕,好像一个聚宝盆,曾姓先祖曾延潘决定落户于此。过去,村头曾有先祖曾延潘的墓地,墓碑上记载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蓝姓,早年由河南迁至今广东梅州、兴宁;明末清初由梅州、兴宁迁至此地。2015年末,户籍人口294人,其中男性118人,女性176人;80岁以上4人,最年长者88岁(女);实际在村人口29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1.8万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40人。世居村民为汉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传统经济以种植水稻、养鱼,经营果场为主。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企业。现集体经济以厂房出租为主。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性收入、村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出租。传统节庆食品有春节的圆笼板、喜板,冬至的萝卜板。该村主要进出通道有龙岗大道、沿河路、布沙路,深圳地铁3号线在该村设有木棉湾站。1968年通电话,1972年通电,1984年通自来水,1990年实现村内道路水泥硬底化,1998年通互联网。村内有2所学校、3所幼儿园。2015年,木棉湾小学有6个年级、30个班,在校学生1659人、教职工97人;木棉湾实验学校,有9个年级、36个班,在校学生2400人、教职工138人;木棉花幼儿园,在园幼儿250人、教职工35人;木棉湾幼儿园,在园幼儿320人、教职工48人;金宝贝幼儿园,在园幼儿240人、教职工30人。木棉湾实验学校由原木棉湾戏院改建而成,戏院建于1990年,即画作《美丽的木棉湾》中远处的建筑,2003年被改作学校会堂和宿舍使用。村内还有篮球场、健身路径、乒乓球场、木棉湾社区公园等。
该村存有曾氏宗祠,始建于清代,重修于2002年,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为单间单进建筑,门额有匾“曾氏宗祠”。现已不作为宗祠使用。过去,每年春节和祭祖之日,外地的曾氏宗亲黼越岭集中到该村曾氏宗祠里举行拜祭仪式。村里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要在宗祠里举办仪式;村里有威望的老人过世,还要在宗祠里停放儿天,供人凭吊祭奥。
村中保留清明繁祖的习俗。每年清明节早上9点,该村曾姓村民集中出发到整园祭拜先祖,清扫墓碑边的杂草,放上乳猪等祭品,烧香祭拜,结束后聚餐,分食乳猪。
20世纪90年代初,木棉湾曾遭受两次大的自然灾害。1992年9月6日,15号热带风是进入布吉,日降雨量148毫米,至翌日晨,木棉湾、大芬、南门墩水位高2米,包括木棉鸿在内的3个自然村有11家工厂及村屋受淹,居民受困,直接经济损失4000万元,间接损失达2亿元,1993年6月16日,布吉遭受特大暴雨袭击,日降雨量200毫米,三联、南门墩、大芬、木棉湾受灾严重。
代表性人物:曾汉明(1945—),曾任龙岗区民政局局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6 09:1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