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开时:那些年,我在16班的日子》是2013年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廖子逸。
内容简介
《木棉花开时:那些年,我在16班的日子》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90后作者廖子逸难忘的高中学习、生活点滴,细致描述了自己人生阶段中重要的成长轨迹,字里行间流出对高中母校无限怀念、对老师和同学无限追忆之情。
《木棉花开时:那些年,我在16班的日子》内容简介:一个无心之念,记录下一段平凡而刻骨铭心的回忆。16班,佛山一中。这是两个值得铭记一生的名字。在这里认识的人、发生的事,我尽我所能将他们写了下来。于是就有了这本《木棉花开时:那些年,我在16班的日子》的诞生。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书中将向大家展现一个独特而真实的佛山一中。是在重点中学、高升学率、名师荟萃、精英学生这些光环背后,一个平凡的、给了我们三年美好青春的佛山一中。青春的欢笑、泪水、迷茫、奋斗、理想……都能在书里找到踪迹。面对人生的大命题,我们用自己的视角,交上了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答卷。
图书目录
序一青春就应该用文字来纪念/龙建刚
序二一样的青春,别样的风采/吴创峰
第一章相逢
第二章老师驾到
第三章与你同桌
第四章校运会
第五章青春如歌
第六章恰同学少年
第七章“大事件”
第八章暂时的告别
第九章征程再启时
第十章人不犯二枉少年
第十一章学业水平测试纪实
第十二章世界杯前后
第十三章趣谈两则
第十四章复习交响曲
第十五章痛苦的角力
第十六章第一波考验
第十七章剑锋初露
第十八章危机与信念
第十九章100天
第二十章暴风雨前的平静
第二十一章高考!高考!
第二十二章你赠给我的回忆
第二十三章终章后的新章
后记
作者简介
廖子逸,生于汾江之畔佛山,祖籍客家之乡梅州。佛山一中201l届毕业生,2011年佛山高考语文状元,目前就读于广州大学。性格尚算温和,只是颇有些小闷骚。所好无多,唯书与动漫两事,因此常被斥“呆”与“幼稚”,对这些评价我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与三五知音一起,谈书论道,共追新番,实乃人生一大乐趣。受射手座的影响,生性懒散,最爱自由自在。平生所愿,一双白球鞋,一个大背包,独自走遍全世界。
图书序言
一样的青春,别样的风采
吴创峰
岁月沧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迷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也当有一代人的青春。
提起90后,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这样的情境:松松垮垮露肩露背的衣服,流里流气阴阳怪气的表情,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长发,男孩子耳朵上戴着的本该是女生专利的耳环,爱电脑游戏胜过爱读书。更有肯德基、麦当劳、苹果1Phone5、耐克鞋,“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鼠标的一代”等等词语。
本文的作者廖子逸以及他的同伴——佛山一中2011届学生以及高三16班也是90后,但是他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另一种景象:
运动场上的拼搏与汗水,比赛场上的泪水与呐喊,母亲节里的感恩祝福,教师节中蜂拥而至的谢师短信,更有高考场上的辉煌。
他们虽然没有60后的执着,无需为了考上大学而没日没夜地吟咏屈原的《离骚》,浅唱《谁是最可爱的人》,沉醉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透过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企盼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但是他们同样有着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天刚放亮,校园里已响起晨读的书声;夜幕降临,教室里静静地坐着冥思苦想的学子;深夜里宿舍窗口透出的夜读的灯光。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坚信成绩来自于“九十九分的汗水加一分的聪明”。他们还有着我们60后所缺乏的激情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苦的倔强。
拜读了子逸同学的纪实性文章后,仿佛让我回到了我们一起为实现目标而共同顽强拼搏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到了和16班朝夕相处的那两年里,还让我身临其境般地体验了90后中学生的真实生活:纯真的憧憬,率真的微笑,随性的嬉笑怒骂,本性的懈怠洒脱,青涩的初恋,成功的喜悦以及失败的失落与苦闷……
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知道“幸福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注:摘自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2013年5月25日
图书后记
终于,开始写这个系列的后记了。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这是我的第一感觉。
我自认为并不是一个特别勤奋和善于坚持的人,同样的,当我一年前在电脑前敲下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时,我从没想过能写这么久,写这么多字。到最后统计字数时,我才发现,庞大的字数后面,是一年跌跌撞撞的前进。
我是一个喜欢幻想结果的人,所以早在开篇时,我就已经在想,有朝一日写完之后,我要怎样写这篇后记。可以说,按照“时间跨度”来说,我考虑得最久的一篇,应该是这个后记。
但是那时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时,我总觉得那是一个很遥远的事。因为一开始纯粹只是为了回忆,以及图个好玩。漫无目的,没有计划,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集结出书的话自然是说过的,但只是当作一个玩笑来调侃。
真正让我产生责任感的是在敲下第二篇文章后。因为这篇文章,当晚16班的班群空前热闹,大家都在讨论文章里提到的点点滴滴,并仔细回忆,当年的细节。
作为一个热衷于码字的写手,我承认这样的情景给我带来无限的快-乐,这是一个作者价值的最大体现。
然而快乐之后就是惶恐。我怕我接下来的文章没办法再给大家带来这种回忆,所以我必须倾尽全力去写好每一篇。这种惶恐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写作过程,既是动力,也是折磨。所以到后来,我跳票时间越来越长,就是个白写得太仓促会破坏文章的质量。
因为这种责任感,我开始调整自己的身份,从一个写作者,变成了一个记录者。每写一篇,都要去征询同学们的意见,或者询问事件的当事人,获取更完整的资料。在事件的真实与小说的笔法之间艰难平衡,左右逢源。这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来说,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托幼时母亲对我写周记的严格要求,我隔三差五就爱码一篇文章聊以自娱或发泄,然而多是对时政指手画脚、胡言乱语,至今写不出一个好玩新奇的故事小说,深以为憾。至于能有这么一本书的出版,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奇迹。”不管我信不信,它反正已经出现在大家面前了,所以今后也请各位读者多多指教了。假如蒙上天眷顾,我还能想到点好故事的话,希望我们还会再见。
然后,就是老土但是必不可少的感谢。
谢谢张智聪、高华亮、索新宇三位同学,不但每篇必看,还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此我铭感于心;谢谢林泳钶同学和陆艳珊同学的鼓励,使我在写作中途最迷茫的时候获得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谢谢黎思鹭同学对全文的修改批评,使文章更完善。
感谢龙建刚老师对我写作的指点。没有老师的建议,就不会有这本书的出版。
感谢一中的老师们,谢谢你们让我 年有了如此美好的记忆。
感谢出版社编辑们的辛勤工作,谢谢你们耐心修改一个新人的作品,让它能漂亮出版。
还有所有支持这个系列的16班同学以及诸位亲朋好友,谢谢你们。谢谢你们陪我坚持到了完结,谢谢你们对这个系列的厚爱。
遗憾的是,我自认并不是一个称职的记录者。限于笔力,我没办法写出16班的每一位同学,也没办法写出每一件趣事,只能写出我所知道的部分。在此,向大家说声抱歉。
如果您在翻看这本书时,能够在里面找到一点当年青葱岁月的影子,发出一声感慨的叹息,那对笔者来说,就是一年辛劳的最好报酬,和作为作家(伪)的最大胜利。
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那些年”。
而我,只是抛砖引玉罢了。
媒体推荐
索新宇:回忆的是过去,展望的是明天,愿友谊长存。
高华亮:品读此书,犹如拾起共同奋斗两年的记忆碎片。人已走,景还在,情依然!
陆艳珊:字里行间覆盖着的是刻骨铭心的情谊,蕴藏着的是点点滴滴的回忆,流露着的是手足般情深的美好,翻开它,那些曾经便历历在目,感谢他,感谢她!
蔡紫阳:兄弟子逸其人,读书尤爱鲁迅,文风颇似孔庆东,在文学快餐化的当代,在九零后群体中,难能可贵。一直关注其博客的连载,不知不觉,洋洋洒洒千万言,竟为之成书了,看好他!
黎思鹭:不知不觉间已经离开高中两年了,踏入大学第三年就说明我们已经离社会不远了,高中的青春可能会变模糊,曾经以为会牢记一辈子的记忆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就从我们的脑海逃跑,但是,这本书帮我们留住了我们的青春,只要翻开书本,高中的种种就像一部电影一样在眼前放映。但愿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相见,还能叫出大家的名字,还能说出大家的趣事,离别时,还能说一声:“朋友,珍重,再见。”